吳詩華
新疆阿拉市9年內陰道炎病因的轉化分析
吳詩華
目的分析阿拉爾市9年內陰道炎病因的轉化。方法2005~2013年間, 5次婦科病普查陰道炎感染情況比較。結果陰道炎患病人數百分比有所下降。患者患病類型發生轉變。結論阿拉爾市假絲酵母菌陰道炎感染率居高不下且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
陰道炎;病因轉化;分析
女性生殖道感染是婦科常見疾病, 而病原引起的陰道炎的發生普遍現象, 患者有不適感, 影響生活和工作, 嚴重危害婦女的身心健康。對育齡婦女進行婦科普查體現出國家對婦女的關心和重視。
新疆阿拉爾市2005年1月~2013年12月9年間共進過5次婦科病普查, 由新疆阿拉爾醫院配合疾病控制中心完成普查工作, 主要完成普查中陰道分泌物檢查, 確定陰道炎的發病原因, 數據顯示發病類型有所轉化。本文針對轉變趨勢進行分析, 并對阿拉爾市疾病控制中心和廣大育齡女患者提出合理的相關建議。
1.1一般資料 阿拉爾市接受婦科病普查的已婚婦女。
1.2主要試劑 10%KOH溶液, 貝索深藍(珠海貝索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3檢測方法
1.3.1白帶常規檢驗 采集被檢婦女陰道分泌物, 用無菌棉簽涂于載玻片上, 經涂片生色后通過高倍鏡觀測滴蟲, 霉菌及其他菌的形態特征進行分類。
1.3.2溫生理鹽水懸滴法檢查滴蟲 于載玻片上滴1滴生理鹽水, 自陰道后穹窿取少量分泌物混于載玻片上鹽水中,立即在低倍鏡下檢查, 若有滴蟲可見其呈波狀運動和移動及增多的白細胞被推移。
新疆阿拉爾醫院婦產科每兩年配合防疫站對孕齡婦女進行婦科病普查, 進過9年共5次調查結果的分析, 陰道炎患病人數有所下降, 2005年為25.4%, 2013年下降至15.7%。陰道炎患者患病類型發生轉變, 由過去的以滴蟲陰道炎為主(28%)轉向以假絲酵母菌陰道炎為主(48.3%)的現象。詳見表1。

表1婦科病普查中陰道炎患者患病類型統計表
3.1陰道炎發病類型的轉變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婦女地位的提高, 及國家對公共衛生的大量投入和基層醫院的普查和宣傳作用。使廣大育齡婦女在生活方式和衛生習慣有了很多的改變, 普查結果顯示陰道炎患者的發病率有明顯下降。但是患病類型卻發生了改變, 假絲酵母菌陰道炎感染率由2005年的35.9%, 上升為2013年的48.3%, 呈現明顯的年度遞增趨勢。
3.2滴蟲陰道炎感染率下降分析 滴蟲性陰道炎是感染了陰道毛滴蟲后引起的一種陰道炎癥。少數患者陰道內有滴蟲存在而無癥狀反應[1], 稱為帶蟲者。一般認為滴蟲單獨存在時不能引起炎癥, 但因其消耗陰道上皮細胞內糖原, 改變了陰道酸堿度, 破壞了防御機制, 促進繼發性的細菌感染, 故常在月經期前后、妊娠期或產后等陰道pH改變時, 引起炎癥發作[1]。婦科病普查結果顯示阿拉爾市婦女滴蟲性陰道炎的感染率呈現明顯下降趨勢, 這與婦女文化素質和生活質量提高有直接關系。
3.3假絲酵母菌陰道炎感染率增高分析 假絲酵母菌陰道炎是由陰道內的念珠菌, 主要為白色念珠菌引起的陰道及外陰的炎癥性疾。白假絲酵母菌為條件致病菌, 10%~20%非孕婦女及30%孕婦陰道中有此菌寄生, 但菌量極少, 呈酵母相,并不引起癥狀[2]。在無癥狀的帶菌狀態下, 假絲酵母菌主要呈非菌絲狀態, 細菌數量相對較少, 在此情況下, 假絲酵母菌與寄居處有保護作用的菌絲存在, 以及其局部防御機制之間保持巧妙的平衡。當存在使假絲酵母菌毒性增強的因素或局部防御機制減弱時, 就會出現有癥狀的陰道炎。
念珠菌生長最適宜的pH為5.5, 陰道的弱酸性環境能保持陰道的自潔功能, 正常人為3.7~4.5, 但陰道的弱酸性改變為pH 5.5后, 假絲酵母菌大量繁殖, 并轉變為菌絲相, 才引發陰道炎癥狀。主要危害有造成不孕、影響胎兒發育、影響生活質量及引起其他疾病。發病增高原因有妊娠、糖尿病、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劑、大量使用廣譜抗生素等因素[3]。
3.4建議采取的措施 針對阿拉爾市已婚婦女假絲酵母菌陰道炎感染率居高不下且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 建議該地女性采取以下方式積極預防。首先是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如勤換洗內褲并放于通風處晾, 盆具、毛巾自己專用, 內褲與襪子不同盆清洗。而對于已婚女性來說, 平時做好陰道保健也很重要, 除了日常清洗外, 還應該讓陰道保持一定的酸堿度, 通過功能鍛煉等恢復肌肉組織彈性, 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免細菌的侵擾。 其次放棄濫用抗生素, 很多女性遇到咳嗽、發燒、頭痛, 就自己到藥店購買抗生素, 抗生素可能抑制部分有益菌群, 霉菌就會乘機大量繁殖[4]。最后切忌過度清潔,頻繁使用藥字號洗液、消毒護墊等, 容易破壞陰道弱酸性環境, 正常陰道的弱酸性環境能保持陰道的自潔功能。
[1] 谷學英, 劉志強, 張玲華, 等.一般育齡婦女人群滴蟲性陰道炎感染的流行病調查與分析.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05(8): 502.
[2] 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8:636.
[3] 黃醒華.妊娠期滴蟲性陰道炎及念珠菌性外陰陰道炎的診斷與治療.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 2001, 17(12):705-707.
[4] 李丹, 林修潔, 顧慶成, 等.上海市徐匯區部分育齡婦女生殖道感染情況調查.上海預防醫學雜志, 2004, 16(1):28-29.
843300 阿拉爾,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醫院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