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繼 方軍 方獻英
多西他賽聯合奧沙利鉑和替吉奧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觀察
馮繼 方軍 方獻英
目的聯合使用多西他賽、奧沙利鉑和替吉奧三種藥物對晚期胃癌患者進行治療, 觀察效果, 研究藥物的安全性和患者的耐受性。方法回顧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間收治的晚期胃癌18例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對所有患者進行安全性和療效評價, 其中2例患者完全緩解, 11例患者表現部分緩解, 3例患者病情穩定穩定, 2例患者病情進展, 病情進展率為11.1%, 總有效率72.2% 部分患者發生不良反應, 常見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以及外周神經炎等, 無患者由于化療不良反應死亡。結論以上三種藥物聯用對晚期胃癌患者進行化療效果較好, 不良反應耐受, 應進一步推廣使用。
多西他賽;奧沙利鉑;替吉奧;晚期胃癌;臨床觀察
胃癌是現今我國最為普遍的惡性腫瘤疾病之一。其患者發病率及死亡率高居首位, 其復發性和轉移性之高是致使胃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1]。胃腫瘤對化療較為敏感,治療時常采用化學治療的方法[2]。現以河南省信陽市中心醫院收治的18例晚期胃癌患者為研究對象, 使用多西他賽、奧沙利鉑和替吉奧三種藥物聯合對患者進行化療, 研究治療效果, 探討毒性反應。分析如下。
1.1一般資料 以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間收治的18例晚期胃癌患者為資料進行研究。包括12例男性和6例女性, 年齡在32~57歲之間, 平均(44.3±3.3)歲, 參與實驗前均經病理切片證實為胃癌, 對患者進行系統的常規檢查包括心電圖、血尿常規以及肝功腎功等, 均在正常水平, 患者身體狀況良好, 對化學治療有耐受性。
1.2治療方法及療效評價 使用多西他賽、奧沙利鉑和替吉奧三種藥物聯合對患者進行化療。化療前口服地塞米松進行預處理。靜脈滴注多西他賽60 mg/m2和奧沙利鉑130 mg/m2,奧沙利鉑應與葡萄糖注射液混合, 緩慢滴。替吉奧40 mg/m2,于治療周期首日至14 d之間早晚兩次口服。治療以21 d為一周期, 至少進行兩周期。治療后采用RECIST標準對治療效果進行判定。若患者病灶完全消失, 視為完全緩解;病灶縮小超過原有30%及以上, 視為部分緩解;若病灶保持一定程度, 不發生進展, 視為穩定;若病灶增生, 視為進展。完全緩解和部分緩解之和視為有效。
1.3統計學方法 該次研究結果數據均采用 Excel 數據庫整理且所有統計數據全部在SPSS17.0統計學軟件上予以處理。
治療后對所有患者進行安全性和療效評價, 該18例患者中, 有2例患者完全緩解, 11例患者表現部分緩解, 3例患者病情穩定穩定, 2例患者病情進展, 病情進展率為11.1%, 總有效率72.2%。部分患者發生不良反應, 常見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以及外周神經炎等, 無患者由于化療不良反應死亡。 對外周神經毒性進行檢查, 表現為輕度毒性, 部分患者手足末端有麻木感。所有毒副反應均可耐受, 進行對應處理后緩解或消失, 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見表1。

表1不良反應發生情況(n/%)
胃部腫瘤是一種多發的惡性腫瘤, 早期患者病情不顯著,癥狀不明顯, 很容易漏診, 因而胃癌患者確診治療時一般為晚期腫瘤或已發生轉移。晚期腫瘤采用手術治療效果不佳,因而胃癌進行治療一般采取化學治療的方法, 胃部腫瘤對化療較敏感。且化療時最值得關注的是藥物產生的毒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胃腸道反應和外周神經毒性等[3]。臨床一般使用多西紫杉醇類藥物對胃部腫瘤進行化療。而替吉奧屬第四代5-Fu衍生物類口服抗癌劑, 屬于復方制劑。具有優良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能在活體內轉化為5- Fu。奧沙利鉑屬第三代鉑類藥物, 由鉑原子與DNA鏈形成交聯來阻斷DNA的復制和轉錄。三種藥物聯合使用, 無交叉耐藥性, 其能夠對胃癌細胞株具有顯著地抑制作用, 且不良反應輕微[4]。
本次研究聯合使用多西他賽、奧沙利鉑和替吉奧三種藥物進行治療, 效果較好, 有效率較高, 不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 藥物毒性較低, 可耐受。
綜上所述, 靜脈滴注多西他賽和奧沙利鉑, 聯合口服使用替吉奧治療晚期胃癌效果較好, 毒性低, 值得進一步研究推廣。避免毒副作用仍是是胃癌治療的主要研究方向。
[1] 孫燕, 石元凱.臨床腫瘤內科手冊.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7:142-156.
[2] 劉麗英, 陳小兵, 高明.普多西他賽聯合奧沙利鉑卡培他濱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研究.中國腫瘤臨床, 2011, 38(8):470-472.
[3] 陳明明 .多西他賽聯合奧沙利鉑和替吉奧膠囊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研究.中外醫學研究, 2013, 11(11):27-28.
[4] 郭穎英, 方偉虹, 謝淑萍.替吉奧聯合奧沙利鉑治療進展期胃癌療效觀察.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0, 34(5):783.
464000 河南省信陽市中心醫院腫瘤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