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格日勒
摘 要:初中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時期,將情感教學加入到初中英語教學中,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作為一門綜合型的語言學科,在英語教學時融入情感,能夠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有助于促進學生的情感發展,同時提高英語成績。就初中英語課堂上實現情感教學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英語教學;情感化教育;體現方式
情感對人的思維活動具有驅動作用,將情感運用到教學中,有助于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從而提升教學效率。外研版初中英語教學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資源,教師要有效開發利用,使自己的教學中融入情感。只有學生對英語產生興趣,才能主動進行學習。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本文針對外研版英語教學的特點,從不同方面闡述了情感化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體現。
一、愉快的語言氛圍
在上課前,教師要用愉快的語調來問候學生,為這堂課輕松的氛圍打好基礎,愉快的問候會成為師生之間相互溝通交流的橋梁。在課堂上,教師要用幽默的語氣、相應的肢體語言來進行教學,這樣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提問時,要多用what,why等容易引起學生注意的詞語,帶著不解的語氣提問,可以提升學生的求知欲,從而對課本進行更仔細的閱讀。
二、輕松的教學環境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改掉傳統嚴肅的課堂教學,采用靈活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在進行教學時播放與英語教學相關的視頻短片,然后用生動的英語進行講解。教師要鼓勵學生多開口,多練習英語的口語發音。在進行單詞的講解時,可以組織學生玩一些簡單的課堂小游戲,如“word game”等,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既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又能加深對所學課程的印象。
三、情景化教學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借助于不同的場景,幫助學生對所學的課程進行更好的理解和應用。如模擬問路場景,讓學生分別扮演問路人和指路人。教師也可以進行分組教學,為每個組設計不同的英語小短劇,讓學生輪流表演,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得到英語技能的鍛煉,同時也能讓學生互相配合,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總之,情感教育打破了傳統英語枯燥的學習方法,教師在教學時融入情感,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情誼。輕松的學習氛圍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為學生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情感教學需要教師不斷地創新,同時也需要學生的配合。情感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使英語學習不再處于被動模式,提升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黃振存.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現代交際,2010(5).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第十五中學)
?誗編輯 劉青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