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妍
摘 要: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的全球化使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語作為最重要的信息載體之一,已經成為人類生活各個領域使用最廣泛的語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英語教育規模不斷擴大,教育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中小學英語日趨受到社會學校以及學生家長的重視,但對多年英語課堂教學的剖析和反思發現,在目前小學英語課堂中存在著普遍的高投入、低產出的現象。小學英語作為一門貫穿學生整個學業乃至人生的基礎課程,決不能將其成果與學生成績劃等同,更應該把學生將來在英語學習方面是否有所發展作為教學成果的衡量標準,它需要小學英語教師提高英語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小學英語;實效性;興趣
一、何為實效性
根據以往的教學宗旨,學生在一節課中盡可能多地記住一些單詞,完成規定的任務,這樣就算達到了教學目的。但是,多年實踐發現,學生在記與背的過程中,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個性、探索能力、思維能力都被忽略了,這實際是以犧牲學生的發展為代價來追求短時間的教學成效,長久以此執教,是對學生對整個人類社會不負責的表現。小學生更是人之初,極易雕琢,又要細心雕琢的年紀,作為教師的我們必須重視小學課堂教學,從觀念上作出改變,要把學生是否有所發展作為教學成果的衡量標準,這樣才能算達到英語教學的實效性。
二、如何完成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英語作為一門區別于母語的外來語,在人的潛意識里是排斥不包容的。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去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感覺到學習英語是一種樂趣,并能作為一種興趣去接待、去感知英語,這樣就能事半功倍地提高教學成果,更重要的是在學生以后的發展中起到至關重要的導向作用,完成英語教學的實效性。那么,怎樣完成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呢,筆者根據自身多年的英語教學經驗,總結出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創設英語教學情景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創設情景讓學生感知語言,在真實情景中運用語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課堂中,我經常利用多媒體設備來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把文字、聲音、圖像等融為一體,創設學生主動參與語言交際活動的情景,讓學生走入情景、理解情景、表演情景,以此突破語言觀。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更容易進入角色,課堂氣氛也異常活躍。具體方法有:(1)導入法:包括直接導入,游戲導入,情景導入,多媒體教學,故事導入,歌曲導入,懸念導入,對比導入。(2)交際法:是根據意念項目和交際功能發展學生交際能力的系統教法。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運用言語進行交流,重要的是使學生能夠考慮到進行相互交流的人們的作用和地位,考慮到所涉及的題目和情景,從而能恰如其分地運用語言。(3)游戲教學法:用游戲形式復習單詞、句型,練習新語言點,使學生寓學于樂,在活潑、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自然而然地獲得英語知識與技能。游戲要求簡短易行,有趣味,而且要與本課教學內容緊密相關。(4)情景教學法:情景是教師創設或模擬的生活場景,應具有真實、生動、實用的特點,便于學生將所學語言材料進行綜合、創造性地進行表達交流。這種練習方法,有接近生活的交際功能,而且能變單調、機械的句型操練為活潑、生動的交際性練習。(5)動作教學法:在低年級英語教學中,用具體形象的手勢、動作來輔助英語學習,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6)活動教學法:就是按照學生身心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來設計、布置情景,提供材料,讓學生積極參與自由操作、觀察思考。通過活動讓學生自己認識事物、發現問題,得出答案,發掘學生潛能,等等。希望英語教學者能開發更多有趣實效的情景教學方法。
2.將英語教學滲透到生活中的每個角落
興趣、知識和能力是現代小學生最需要的,也是我們英語教師所追求的。從語言學習的認知規律和認知過程來看,學生的感知、理解、體驗、感悟、模仿、重復、操練、實踐等都不是立竿見影、即學即會的,而要有一個過程,是連續性的學習活動,不能截然分開。課改對學生的要求并不只是掌握知識,還包括對興趣的培養,對能力、習慣、動機、文化、策略多維目標的達成。因此,應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和評價課堂教學效果。加強有效課堂的研究,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更快的成長,也還益于教師的發展與提高。教學方式的轉變,活躍了課堂與生活的距離,學生在類似生活的情景中學習英語,輕松愉快,學生聽說英語的整體素質得到較快的提高。我們只有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多參與一些積極有效的、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他們快快樂樂地獲取知識,輕輕松松地提高他們的英語素質,從而終生受益。作為一名小學英語老師,我們肩上的擔子是沉重的,我們的任務是艱巨的。所以更需要不斷地鼓勵自己“English,I can do.”同時也要不斷地鼓勵我們的學生“English,I can do”。
(作者單位 江蘇省鹽城市鹽城小學)
?誗編輯 薄躍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