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自彬
摘 要:本地有著豐富的鄉土資源,因地制宜地將其作為課程資源的素材,在語文教學中加以開發和利用,不僅能豐富語文課堂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而且對兼顧教育的地域性差異,培養學生的鄉土觀念,促使他們了解、認識家鄉,熱愛家鄉,發揮語文學科獨特的德育功能,進而推進語文課程的改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鄉土資源;語文教學;愛國主義
一、目前農村小學語文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現狀
1.語文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水平低
大部分教師對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還處在無意識階段。自己即使使用過也不知道,所用的資源也是極為簡單、最為常見的,諸如,樹、小草、花、藍天、白云等自然課程資源或簡單直觀的社會課程資源。對課程資源的開發水平僅僅依靠教師的教學經驗和生活閱歷,所以,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只停留在較低層次上。
2.校內外資源相對匱乏
農村小學,在課程資源方面,相對城區學校要匱乏得多,一方面,條件性資源嚴重不足,如,場地缺乏、設備陳舊、媒介單一等;另一方面,校外課程資源中的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就目前我們當地而言幾乎沒有,這些情況,直接影響到課程的建設。
3.學生的學習相對封閉
新課程強調:要“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系。”而在農村小學,由于課程資源的缺乏以及必須考慮的安全因素等,學生的學習局限于學校、局限于課本,沒有很好地與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社會相聯系。
所以我們認為,農村小學課程建設必須發揮農村特有的鄉土資源優勢,如,自然資源、社區資源、人文資源等,只有充分開發和利用農村當地的鄉土資源優勢,加強課程資源建設,才能彌補資源相對匱乏的狀況,才能豐富學生的實踐活動,把學生的學習和社會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有效地促進課程改革目標的實現。
二、如何充分利用鄉土資源進行語文教學
我們學校是一所農村小學,要充分利用鄉土資源進行教學工作,鄉土資源潛藏著豐富的課程資源可以進行開發和利用,結合我們當地農村的實際,充分挖掘和利用當地鄉土資源,使之與課程進行整合,形成互補,啟發學生關注生活,關心農業生產,促進不同個性的學生最大限度地發展。究竟如何充分利用鄉土資源進行語文教學,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1.挖掘鄉土資源,開展研究性學習
語文教學要“鼓勵學生對問題進行獨立思考、發表自己的見解,培養他們的創造意識和創新精神”“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激勵他們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究的精神”。因此,開展研究性學習已經成為目前語文教學改革和發展的一個新內容。語文研究性學習的資源有多種,其中鄉土資源具有分布廣、普及度高,貼近學生生活的特點。因此,開發鄉土資源,進行歷史研究性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結合當地實際,我們打算充分利用一些優質資源對學生進行培養和教育,使他們感受大自然的無窮魅力。比如,我們帶領學生參觀李橋品玉綜合養殖基地,帶領學生到我們家鄉特有的風景旅游區世博故里“焉支山”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風光,帶領學生到田間地頭讓他們感受勞動的光榮和豐收的喜悅。通過這些活動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陶冶他們的情操。
鄉土教學資源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注重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學習語文,培養學生發現歷史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探究式學習的習慣”。語文教育應該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著力培養其研究性學習的能力,教師要努力充當學生研究性學習的促進者、幫助者和欣賞者。
2.利用鄉土資源,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語文教學中利用鄉土資源,可以使學生更全面地認識家鄉、熱愛家鄉,通過對家鄉歷史發展的認識,促進他們對家鄉現狀的研究。鄉土資源還是愛國主義教育具體而生動的材料,它使愛國斗爭離學生更近、愛國人物與學生更親。愛國主義教育是從深入認識家鄉開始的。
3.開發鄉土資源,提高課堂實效
有效地開展鄉土資源的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提高課堂實效。小學階段正是學生情感、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共同認可的學習方式就是實踐活動和體驗性活動。隱藏在他們身邊的鄉土資源便成為激發和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思想情感的最好素材。生動翔實的內容,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這是解決當今中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和主動探究的一劑良方。
4.課堂中滲透鄉土文化,使學生深深地愛上家鄉
通過在課堂上滲透鄉土文化,在口語交際、習作課上說寫鄉土文化后,學生已對鄉土文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已深深地熱愛于、自豪于家鄉的鄉土文化。此時,只要稍稍激勵、指導,他們就會在你的帶領下愉悅而輕松地完成寬帶網、展示臺所要求的任務了。如,做風箏、寫春聯、編傳統文化手抄報等。上寬帶網:讓我們搜集更多反映祖國風光和物產的資料,感受祖國的美麗和富饒。課外搜集有關我國“世界遺產”的資料,可以是圖片、詩詞、楹聯,也可以是故事、傳說,從中感受“世界遺產”的魅力。所以,我們完全可以讓學生去感受家鄉文化遺產的魅力。
大自然是一個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在我們這里,各種各樣的瓜果蔬菜、植物種子常年不斷。這些形態質地各異的自然物,成了我們極好的內容和材料。例如,我們將各種玉米粒、豆子、小麥等運用到裝飾中去,通過貼貼、畫畫、剪紙等形式,將它們做成漂亮的小包和頭飾等。將蘿卜、土豆、紅薯、黃瓜等裝飾成各種小動物、小玩具,既好玩,又可以布置教室,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
大自然到處都充滿著美妙的聲音,我們可以聆聽溪水的潺潺聲,可以聽聽小雨的沙沙聲,可以聽聽小鳥的唱歌聲……這些豐富的資源既能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又能陶冶學生的情操。
(作者單位 甘肅省山丹縣李橋中心小學)
?誗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