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迎紅
摘 要:在新課改前,我國一直沿用以教師的教課為主,學生被動地聽講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近年來,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于是新課改應運而生,一些教育專家適時提出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事實證明,合作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從心理和行動上都能夠自覺地投入到功課的學習中,小組合作學習對初中英語教學的發展有著深遠意義,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能夠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和學生的英語成績,讓學生真正喜歡上學習英語,還能夠培養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和互助協作技巧。所以,在初中英語的課堂中,教師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充分發揮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了英語課之中,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
關鍵詞:合作學習;初中英語;合作課堂
在我國大部分的中小學校中,教師在教授英語時往往都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課堂的主體,學生則被動地接受學習,這樣的教學方法導致很多學生養成了學習上的“惰性”,對學習不感興趣,課堂氣氛冷冷清清,學生更不愿開口練習,但是眾所周知,英語學習必須結合聽、說、讀、寫這四個方面,如果課堂僅僅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單純地聽,卻不主動參與進課堂的過程,最后的效果可想而知。
一、初中英語課堂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對課堂的要求已經不僅停留在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上,還要求教師在課堂中要協調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兩者之間的關系,要求教師要傾向于引導學生具有獨立性和自主性,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初中英語教學的發展需要一種新的學習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就是我國初中英語教學中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新方法,是促進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的互動學習的活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同時還是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途徑之一。因此,作為新課改環境下的初中英語教學,教師要努力創設有利于學生發揮自主性的教學氛圍,創設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合作互助,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
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運用思路
1.科學分組
教師可以以學習小組作為一個基本單位,充分發揮學習小組里面每一個成員的積極性,形成組內同學互幫互助、組間互評、互相競賽的一種學習方法。學習小組分組是否科學直接決定著英語教學課堂的效率。所以分組要遵循以下原則:
(1)在分組時,遵循每個小組內成員“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
按學習成績的高低、學習能力的強弱以及性格、性別的差異組合在一起,每組大約由6個學生組成。“組內異質”目的在于讓小組成員有進行互幫互助的可能,而組間同質是為了讓每一個小組間能夠展開公平的競爭。
(2)小組的成員分配應該由教師與學生共同討論后決定
在劃分小組之前,英語教師就要深入到學生中去,掌握學生信息以及人際關系,再以此了解到的作為小組劃分的基礎,英語教師還要根據每一個學生的態度和表現,定期打亂學生的編號,這樣做對差生是一種間接的鼓勵,對優生也能起到鞭策的作用。同時,小組成員是可變動的,大約兩周左右,教師便可再分組一次。再分組的目的是為了讓全班每個小組的綜合實力更均衡,增加組間的競爭。
(3)要引導學生學會處理人際關系
尤其要特別注意那些交際能力弱的學生或者英語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同時還要鼓勵對英語不感興趣的學生去學習,爭取小組內的同學實現共同進步。
2.分工協作
在小組劃分好后,要引入相關的管理機制,明確每個學生的職責,明確每位小組成員的分工。在小組內安排幾個重要的職務:
(1)小組長
由英語成績比較好、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擔當小組長,小組長一般比較有擔當,可以扮演小老師的角色,檢查任務是否完成。
(2)副組長
可以讓性格外向的學生來擔任,可以安排副組長來負責小組紀律的維持,這不僅能夠讓性格外向的學生學會自我管理,還能夠增加自身的責任感。
3.策劃活動
(1)課前合作表演
上課之前五分鐘,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英語表演課文內容,創設一種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如果課文是講天氣的,教師可以安排學生用英語討論當日天氣,這樣有利于讓學生快速地進入到學習狀態中,創設出活潑的課堂環境,還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
(2)課中合作學習
課中合作,教師可以輪流安排每一組的小組長帶讀,然后進行小組朗誦比賽和評選,通過比賽來評定每個小組的學習效果,并給成績較好的小組進行一定的獎勵。
(3)課后合作鞏固
課后可以適當地布置小組成員一起檢查課文朗讀情況,教師可以鼓勵先獨立完成作業,之后再相互檢查,遇到困難時小組再進行合作討論,一起來解決。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作為傳統教學組織形式的一種突破和補充,有著很多優點,正好符合初中英語教學課堂,在之后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應該多提倡教師運用小組合作的模式,以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和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薛亮.合作學習應用于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1(12).
(作者單位 湖南省邵陽市武岡十中)
?誗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