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一夫
摘 要:地理課堂教學活動是一個完整而又復雜的系統,它包括課前的準備、課中的實施和課后的反思總結。一個出色的地理課堂不僅包括新課導入、講授、提問、媒體運用、活動組織和課堂總結等技能,還包含課后的教學反思、評課等技能。因此,對地理圖像在提高課堂有效教學的作用做了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重要性;新課標;地圖
一、新課標對高中地理的要求
新課程標準的產生是貫徹素質教育思想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結果,即貫徹了舊教材人地關系的主題,又體現出新時代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突出和強化了人地關系為原則選擇內容,形成一條“自然環境—人類活動與人文環境—環境與區域發展”的主線,充分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方向性。課程內容設置更加突出了地理學科的地理性、實用性和發展性,注重學科基本能力的培養,地理規律和原理的理解與運用,提高學生從地理學科的角度、以地理學科的思維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教材不是教學依據,更不是考試與評價的依據,而真正的依據是地理課程標準。因此,從這個意義出發,我們要實現由“教材本位”向“標準本位”的轉型。這就要求教師將新課標的理念貫徹到平時的教學中,以學生為本,摒棄枯燥。
二、高中地理學習現狀
高中地理課程與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相銜接,是高中階段學生學習地理知識,認識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進一步掌握地理學習和地理研究方法、樹立可持續發展觀的一門基礎課程。但我在教學中,發現學生普遍感覺地理不好學。大部分文科生認為地理是文科所有學科中最難的一科,甚至有一些理科生說地理就是他們不肯讀文科的原因。我不禁思考,為什么學生學習高中地理如此困難,作為地理老師,我們該怎樣改變這種狀態呢?通過調查,我對這種現狀的原因分析如下:
1.對地理學科缺乏正確的認識
不少學生認為高中地理很難,尤其是高一新生在接觸地球運動部分的知識后,認為付出后看不到成效,就此放棄。這種錯誤認識讓學生放棄地理,更加重了學習地理的難度。對此,教師應該在高一時注意糾正學生中不正確的認識,并培養學生積極、愛學的態度,這樣教師才能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上有所作為。
2.缺乏科學的學習方法
大家都知道,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地理的學習只有記憶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邏輯能力和理解能力。在多年的教學中,我發現有些學生在學習地理時只是死記硬背,即使能把知識點都背下來,做題時也非常吃力,這就是沒有將邏輯思維運用到地理學習中。教師應做的就是引導學生培養起科學的學習方法,在教學中讓學生以理解和思考為主,而不能所有知識點都是以記憶為主。
三、提高課堂有效教學的探究
烏申斯基說:“把圖片帶進教室,就是啞巴也會說話。”由此可見地理圖像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地理圖像包括地圖、地理圖表、地理圖像、地理示意圖等,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地理圖像是地理知識的承載和延伸,地圖學習甚至比文字學習還要重要。遺憾的是目前大多數學生無法認識到地理圖像的重要性,更無法充分利用地理圖像來學習地理。
1.學好地理要先認清地理圖像的價值
地理圖像的作用主要有確定地理事物的位置,闡明其分布特征;表示各種地理事物大小、高低、遠近等形態特征;培養學生觀察、想象、理解、分析等思維能力。它既是學生汲取地理知識的源泉,又是幫助學生鞏固地理知識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師教學的重要工具。因此可以說,沒有地理圖像就沒有地理學。
2.學好地理要將知識落實到圖上
圖像往往比文字更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第一印象。拿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吧,一個教師在接手一個新的班級時,是通過將學生的姓名和樣子相結合來認識學生的,若只有花名冊是難以認清一班學生的。再回到地理課堂上來說,地理中有些概念和規律性的文字很抽象、很難記,若讓學生先從地理圖像上發現規律,用通俗易懂的話語概括出來,然后再對比課本上的專業定義和規律,效果將要好很多。只有讓文字與圖像相聯系,學生才能掌握抽象的地理知識和規律,才能加深知識理解的層次,才能達到高考的要求,以至于應對多變的考題。
3.對比地圖,可以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地理圖像直觀明了,通過對比,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更重要的是還能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在世界地圖和中國地圖上,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出有很多國家或者地區在地理位置上有相似的優勢,那么在做題中學生就可以憑借自己腦中所留下的各個地區的大概位置來做。如,分析完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特點和貿易關系之后,通過類比,學生也能分析出山東半島的經濟特點和貿易關系。
地理課是一門富有人文色彩的課,我們可以通過地圖了解各個國家,各個大洲來了解我們整個星球,這是神秘的又是有趣的。我們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地理課程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用生動、形象的課堂講解帶領學生去探尋自然、世界的奧秘。
參考文獻:
[1]徐文.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課堂有效教學的思考與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8.
[2]許亞鵬.高中地理有效教學與低效教學的課堂行為差異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
(作者單位 湖南省常德市第六中學)
?誗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