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飛燕
摘 要:在現實的數學教育過程中,學生的性格特征、對數學知識的把握程度和學習水平都有著一定程度的異同。假如要完成新課程的教學任務,那么就應該依據學生自己的現實情形,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差異教育,努力提升課堂成效與水平。
關鍵詞:新課程;差異教學;初中數學
一、前言
最近幾年,實施教育改革是學校與教師始終努力發展的方向,新課標也指出了使不同水平的學生獲得綜合發展的需求,特別是初中數學教育,課堂教學一直強調學生要全部參加到教學課程的所有過程中,教師也始終努力提升學生學習的熱情。由于學生的熱情、學習水平、個性特征等方面的差異,教師開始引入差異教育的教育方式,旨在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與培育,適應學生對學習不一樣的要求,讓所有學生共同發展,進而增強課堂教學成果而且提升教學水平。
二、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建立檔案
在現實的教學中,想要把差異教學有效地進行下去,就要全面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接著按照學生的不同情況對學生分別建立他們的檔案。因為每個學生的生活環境與家庭情況都是不一樣的,要完成對學生情況的全面了解是有困難的。對于這種情形,教師可以適當地采用某些方式。例如,進行家訪、開家長會和師生之間密切交流等都是有效的方式,教師依據自己獲得的情況,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進行分類與歸納,從多個角度來肯定學生的整體能力,最后依據一定的分類標準建立檔案。比如,教師能夠按照學生的學習情況與學習結果把所有學生分成三類。其中,第一類是優秀生,這類學生具有主動學習的能力,可以自主完成學習作業。第二類是中等生,這類學生盡管具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可是需要在教師的監督與指示下才可以完成學習目標。第三類學生是后進生,這類學生與前兩類學生相比,他們的自主學習還有待提升,不只在理解、把握知識的方面表現不好,他們對學習的熱情也不是很高,學習目標沒有辦法實現。另外,盡管對學生分別進行檔案管理,可是這也不可以完全確保分類的有效性與科學性。所以,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定期審核,接著,再對分類不科學的地方進行有效的改變。這樣一種分類建立檔案的方法,能夠促使學生努力學習新的數學內容,進而為后期差異教學的展開提供基礎。
1.對不一樣的學生設立不一樣的學習任務
給學生分類建立檔案之后,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結合數學教學需求與教學知識,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立不一樣的學習任務,就是基礎教學任務與具體的學生個體任務?;A任務就是每個學生要求完成的任務,而個人任務就是依據學生的現實情形設置的,在設立任務時,一定要在基礎任務的條件下,綜合考慮所有學生的性格特點、對數學知識的把握程度與學習水平等情況,給學生設置合理的學習任務,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可以真實地領悟到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進而讓他們的整體水平得到提升。當然,教師還可以依據任務完成的難易程度把任務分成長期任務與短期任務。
2.設置針對性的教學知識
因為不同級別的學生的學習任務不一樣,因此,教學方案也應該具備針對性。當然,這并不表明是對學生的一種蔑視與不正確對待,針對學生不一樣的學習任務,教師可以借由合作學習、個別學習與團隊學習等方式來實施針對性的教學,幫助學生實現各個學習目標。合作學習,主要是使用小組的方式,使不同級別的學生互相幫助。比如,兩個學生一同學習,溝通學習技巧,一起探討課本內容,達到互相幫助的目標。而個別教學,就是針對某些學生進行的特殊輔助,教學方式與思維都有點不一樣。團隊學習,與合作學習方式有點相似的地方,就是學生互相激勵與互相學習,可是這個方法適用于平常的學習,并且學生結合也相對自由,能夠是所有類別,主要是協助學生養成一個積極端正的學習數學的態度。
3.布置不一樣的課后練習
初中數學中的差異教學所要求的主要是身為教師應該依據學生的不同,把學生當作中心,實現學生共同發展的教學目標。所以,課后的訓練作為復習數學知識的步驟是不可缺少的。對于不同級別的學生,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和學生的學習水平相適合的課后練習,完成鞏固學習成果與加強學習效果的任務。因此,教師可以在“質”與“量”這兩個方面入手,“量”指的是依據學生的不同,來設立不一樣的作業方式。比如,可以在量上設立應用題等多種方式,使學生依靠自己的水平來挑選符合自己學習的方式。而“質”就是在應用題的本質上來設置一些具備發散思想的練習題,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水平,開拓他們的解題思維。
總之,差異教學主要是根據學生在性格、學習水平等方面的不一樣,對學生實行分類檔案,而且結合現實情形,給不同級別的學生設立不一樣的學習任務,再設計有較強針對性的教學知識。最后,布置不一樣的課后作業訓練,完成所有學生發展自身的任務。伴隨新課程的改變與新的教學思想的深入,作為教師,必須關注差異教學對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作用,而且把差異教學不斷地進行下去。
參考文獻:
[1]張才朝.新課程標準下初中數學分層教學初探[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8(03).
[2]馬海琳.差異教學小議[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8(02).
[3]楊璐.差異教學策略研究:來自美國的經驗[D].華東師范大學,2009.
(作者單位 浙江省諸暨市浣江教育集團浣東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