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峰
靜脈血與末梢血在血常規檢測中的臨床分析
劉峰
目的研究使用血常規檢測方式對靜脈血以及末梢血進行檢測的效果。方法將50例患者隨機分為末梢血組與靜脈血組, 末梢血組用指尖血檢測, 靜脈血組采集靜脈血, 在30 min內進行三次檢測, 研究其對比差異性。結果靜脈血組在0 min、10 min、30 min三個時間段的檢測結果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末梢血組10 min與30 min的血小板以及白細胞結果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但是0 min與30 min時的檢測結果存在較大差異。結論通過靜脈血進行血常規檢測的準確率、可重復性較為優異, 能夠避免末梢血的不穩定因素對檢測結果帶來不良影響。
靜脈血;末梢血;血常規;臨床
血常規檢測在臨床上已經得到了普遍的應用, 并且伴隨其技術的不斷成熟, 檢測的質量與效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目前血常規檢測主要依靠的設備是血細胞分析儀。其具有多種特點, 包括檢測速度快、檢測結果準確、重復性好等等。而使用血細胞分析儀檢測靜脈血以及末梢血的結果呈現明顯差異, 主要是末梢血在抗凝靜置10 min內血細胞與血小板的直方圖顯示異常, 產生數量不準確的情況, 10 min后才恢復正常, 而靜脈血則處在正常狀態。本文正是基于此, 研究兩者檢測結果出現差異的原因, 通過實驗對比得出詳細結果,具體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1.1.1檢測人員 本次接受檢測的50例患者中男25例,女25例, 年齡范圍均處在10~60歲之間, 平均年齡36.9歲。其中39例身體健康, 11例為各科室患者, 包含呼吸道感染患者5例, 腰椎間盤突出者3例, 前列腺增生2例, 胃腸外科疾病患者1例。排除血液疾病或者凝血功能異常的患者。兩組分別為靜脈組與末梢組, 均為25例, 每組男13例, 女12例。兩組人員均在早晨采集血液, 末梢血使用稀釋液適當稀釋, 靜脈血則使用EDTA-K2抗凝劑, 兩組在2周內采血3次, 于0、10、30 min檢測, 兩組相比, 病癥、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具有可比性。
1.1.2檢測設備及試劑 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為日本SYSMEXXE5000, 檢測前對分析儀進行保養、檢查, 全程嚴密監控質控物, 確保檢測儀器正常運作。與儀器相配套的試劑有質控液、溶血素、清洗液、稀釋液。
1.2一般方法
1.2.1采血 保證兩組血液提取時間均在清晨空腹期, 以保證檢測準確性。末梢血組均使用安全末梢采血針提取末梢血, 后用相配稀釋液稀釋。靜脈血組使用定量真空采血管抽量為2 ml的靜脈血, 末梢血取20 μl指尖血, 與1.6 ml稀釋液混合均勻。
1.2.2檢測 靜脈血組首先使用吸管將靜脈血放入抗凝管,混合均勻之后取適當置于血細胞分析儀中, 進行血常規檢查,同時記錄檢測信息。待10 min、30 min后再次混合均勻再次進行常規血檢驗, 同樣記錄檢測結果。末梢血組與靜脈血組檢測方法基本相同, 同為三個時間段混勻檢測, 記錄檢測數據。
1.3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上述治療進行統計學分析, 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 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在0 min、10 min、30 min三個時間段檢測結果對比( x-±s, 109/L)
通過分析發現, 靜脈血組0 min、10 min與30 min相比白細胞與血小板檢測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末梢血組10 min后檢測結果與30 min時檢測結果無明顯差異, 但是0 min血小板計數明顯低于30 min時檢測結果。
通過以上研究發現, 使用血細胞分析儀對靜脈血以及末梢血進行血常規檢測, 其結果基本一致, 沒有明顯差異。但是相比靜脈血而言末梢血的血小板以及白細胞變化較不穩定, 末梢血采集30 min內進行檢測會發現白細胞會增加, 而血小板下降, 產生不準確結果。導致這種情況原因眾多, 可能是指尖血液采集時檢測人員擠壓不當或者是采血過程中血液標本中混入組織液。由于末梢血液采集方式的局限性, 組織液混入檢測樣本是難以避免的, 而一旦進入就會影響血小板的正常狀態, 血小板的外膜會產生微小管游離端并且向外伸展, 與血小板內部的微絲共同組成偽足, 如果有多個血小板出現偽足, 那么聚集后會形成類似于淋巴細胞的細胞群,血細胞檢測會反映為白細胞計數升高。此時淋巴細胞計數上升, 雖然沒有影響到粒細胞的計數, 但是其所站百分比率也會下降, 使得淋巴細胞的百分比上升。隨著時間接近10 min, EDTA-K2開始體現其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因此改善了末梢血一開始假性聚集的情況, 血小板偽足消失并且恢復為正常的球狀, 所以血細胞分析儀中的計數準確性得到保證。本次對25例末梢血檢測者在10 min、30 min的時候檢測結果一樣, 說明在10 min前血小板的假性聚集狀態已經得到消除。靜脈血則不會出現此類情況, 因為靜脈內血液因環境影響而改變的概率很低, 能夠反映出血液的真實情況, 同時靜脈采集的血液比末梢血液采集的量要多許多, 適合使用較大的血液分析儀, 也能重復測試。另外末梢血不能完全反應循環血液的情況, 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出現檢測偏差。因此可以得出結論, 在使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進行血常規檢測時, 選擇靜脈血的檢測效果更佳。
靜脈采血還有利于延長儀器的使用壽命, 由于末梢血是用棉球拭擦消毒, 因此棉球脫落的棉簽容易進入計數系統,影響儀器使用性能, 使計數的準確度得不到保障, 也減少了儀器的使用年限。同時末梢血一般都是指尖采血, 但是手接觸許多外界物品, 因此衛生得不到保障, 有可能導致傷口感染, 靜脈采血則沒有以上問題, 能夠避免交叉感染等問題。
綜上所述, 使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可以提高血液檢測的準確性和高效率, 同時為后期臨床治療提供了依據。但是為了避免不穩定因素導致的檢測結果不準確, 應該使用靜脈血進行血常規檢測。
[1] 夏冬.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規檢驗中的對比與結果分析.健康大視野(醫學版), 2013, 21(9):876-877.
[2] 陳麗芳.末梢血和靜脈血血常規檢測結果對照分析.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2013, 34(18):2462-2463.
[3] 牛威.末梢血與靜脈血血常規結果分析.中國農村衛生, 2013 (04Z):382-383.
[4] 劉建枝.不同采血方法進行血常規檢驗的臨床價值分析.基層醫學論壇, 2013, 17(23): 3068-3069.
2014-03-18]
463000 河南省駐馬店市中醫院檢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