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娜
對分娩鎮痛在降低剖宮產率提高產科質量的研究
周小娜
目的探討分娩鎮痛對于降低剖宮產率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8月期間收治的300例孕產婦。其中150例自愿選擇分娩鎮痛的孕產婦作為觀察組, 選擇同期150例未選擇無痛分娩的孕產婦作為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產科處理方式,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分娩鎮痛, 觀察兩組平均產程、產婦剖宮產率以及鎮痛效果。結果觀察組平均產程和剖宮產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且觀察組鎮痛優良率(100.00%)明顯高于對照組(14.29%), 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分娩鎮痛可明顯縮短患者的產程, 有效降低剖宮產率, 提高鎮痛效果, 從而提高產科質量。
產婦;分娩鎮痛;剖宮產率
對于多數產婦而言自然分娩對身體傷害較小且較安全,但在分娩過程中的強烈痛感是很多產婦所難以接受的, 使得現在的很多年輕孕婦甚至產生了恐懼心理。隨著麻醉學的進步, 創傷小且鎮痛效果好的無痛分娩技術應運而生, 隨著無痛分娩技術的應用及推廣, 其極大地減少了產婦的分娩痛苦,尤其對于初產婦而言, 可以使產婦在相對舒適平和的情緒之下配合醫護人員完成分娩, 經過產道順產的胎兒更為健康,且相比于剖宮產, 順產的母親產后恢復更快更好, 且產后并發癥少[1]。為研究分娩鎮痛對于降低剖宮產率的臨床效果,本院選取收治的150例自愿選擇分娩鎮痛的孕產婦作為觀察組, 選擇同期150例未選擇分娩鎮痛的孕產婦作為對照組, 觀察兩組平均產程、產婦剖宮產率以及鎮痛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5月~2013 年8月期間收治的300例孕產婦。其中150例自愿選擇分娩鎮痛的孕產婦作為觀察組, 所有患者均為初產婦, 年齡22~32歲, 平均年齡(27.5±2.4)歲, 孕周38~42周, 平均孕周為(40.5±1.6)周,其中觀察組行剖宮產15例, 原因:持續性枕后位2例, 持續性枕橫位6例, 胎兒窘迫5例, 社會因素2例。選擇同期150例未選擇無痛分娩的孕產婦作為對照組, 所有患者均為初產婦, 年齡22~34歲, 平均年齡(27.8±2.3)歲, 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為(40.6±1.5)周, 其中行剖宮產63例, 原因:持續性枕后位8例, 持續性枕橫位11例, 胎兒窘迫12例, 社會因素32例。所有患者均為單胎, 無頭盆不對稱以及妊娠合并癥。兩組在年齡以及孕周方面對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組可進行對比分析。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產科處理方式, 未采用分娩鎮痛措施。觀察組患者采用硬膜外阻滯或腰麻-硬膜外聯合阻滯麻醉, 麻醉成功后向頭端置管并固定導管, 緩慢注入10 ml 0.15% 羅哌卡因(75 mg/支, 成都天臺山制藥有限公司生產, H20051866)+5 μg 舒芬太尼(1 ml:50 μg, 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 H20054171)到硬膜外腔, 排除蛛網膜下腔及置入血管內等并發癥。當宮口開到3 cm時才開始鎮痛,麻醉醫生在L2~3或者L3~4處穿刺, 調整體位后接上 PCEA泵, 0.15% 羅哌卡因+ 5 μg 舒芬太尼, 每10 min 給藥1次, 5 ml/次,根據患者的鎮痛效果調整劑量, 每次自動追加3 ml。在宮口開全時停止給藥, 待胎兒分娩出后可再次給藥, 減輕側切道口縫合的疼痛。觀察兩組平均產程、產婦剖宮產率以及鎮痛效果。
1.3鎮痛效果評價標準 優:產婦安靜, 完全無疼痛感;良:產婦感覺疼痛基本消失, 但宮縮時伴有輕微的脹感;可:產婦有躁動, 但疼痛有所減輕;差:產婦疼痛感明顯, 難以耐受[2]。優良率=(優+良)/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所得數據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包,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 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 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產程和剖宮產率 觀察組平均產程和剖宮產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2.2鎮痛效果 觀察組鎮痛優良率(100.00%)明顯高于對照組(14.29%), 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1 兩組平均產程和剖宮產率分析

表2 兩組鎮痛效果分析[n(%)]
目前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分娩鎮痛方法為連續硬膜外阻滯麻醉, 待產婦宮口開大至 2~3 cm時, 由麻醉師從硬膜外導管間斷地給予注入適量麻藥, 以減輕產婦的疼痛感, 使產婦可以輕松度過分娩過程。一些產婦擔心分娩鎮痛技術對母嬰健康造成影響, 影響正常產程。而研究顯示這種麻醉總體是安全的, 具有鎮痛起效快, 濃度較低, 可控性強以及安全性高等優點, 分娩鎮痛麻藥劑量只相當于正常剖宮產麻藥劑量的 1/20~1/10, 是相對很安全的, 只有極少數患者可能會出現輕微腰痛, 頭或者下肢感覺異常, 短時間內會自然消失[3];個別產婦分娩后有尿潴留現象, 2 d內都能恢復正常;需要注意的是采用無痛分娩后產婦發生宮縮乏力的幾率相比于完全自然分娩要高一些, 一些患者會感覺到用不上勁, 但經過醫護人員正確指導, 同時配合使用縮宮素, 會有效縮短產婦的產程。由于初產婦存在害怕以及緊張等不良情緒, 產婦體內的兒茶酚胺以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量均會增加, 會嚴重影響產婦的正常生產, 再加上疼痛和緊張易造成產婦過度換氣, 引發呼吸性堿中毒影響胎盤供血, 易造成胎兒發生宮內窘迫, 導致醫生不得不采取剖宮產結束分娩[4]。
通過本組資料研究顯示, 采用分娩鎮痛的觀察組患者平均產程和剖宮產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由此可見分娩鎮痛可有效縮短產婦的產程, 降低剖宮產率, 與李偉玲等[5]報道情況相符, 分娩鎮痛對母嬰影響小, 與自然分娩接近, 具有療效肯定、安全可行以及易于操作等優點。且觀察組鎮痛優良率(100.00%)明顯高于對照組(14.29%), 可分娩鎮痛術可有效提高鎮痛效果, 應用無痛分娩技術可使分娩時陣痛程度明顯減輕, 減弱產婦的應激反應, 利于松弛盆底肌肉, 加快宮口擴張, 從而有效縮短第一產程, 使產婦能夠順利經產道分娩[6]??傊? 分娩鎮痛使分娩時陣痛程度明顯減輕, 使懼怕陰道分娩疼痛而堅持選擇剖宮產的孕產婦愿意接受陰道分娩,從而降低了剖宮產率, 值得進行臨床推廣應用。
[1] 吳方銀, 張燕, 肖兵, 等.四川省非醫學指征剖宮產現狀分析.實用婦產科雜志, 2012, 28(3):187-190.
[2] 劉姿,周瑞仁.無痛分娩技術在產科臨床的應用分析.當代醫學, 2011, 1(720):46-47.
[3] 陳蜜.無痛分娩對母嬰影響的臨床觀察.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2, 11(18):1501-1502.
[4] 趙立榮.探究分娩鎮痛術的臨床意義.中國實用醫藥, 2012, 7(31):81-82.
[5] 李偉玲, 朱紅娣.間苯三酚聯合硬膜外麻醉分娩鎮痛的臨床研究.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 2012, 13(3):173-175.
[6] 李井柱, 王明山, 紀向虹, 等.雙管硬膜外阻滯在產婦分娩鎮痛中的有效性及其對分娩結局的影響.中華婦產科雜志, 2010, 45(11):819-824.
2014-04-21]
517200 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