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佳
【摘 要】實現“中國夢”,需要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作出不可替代的貢獻,大學的第一使命是培養有靈魂的人才,這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因素。大學教育要成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源泉和整個國家創新體系的核心力量,必須把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目標聚焦到世界科技和文化發展的前沿。使每個大學生都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關鍵詞】中國夢 共享精彩 人才培養計劃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創造能力和為社會服務的精神,通過科研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及“精英藥師”培養計劃把大學生自身發展與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緊密地結合起來,使每個學生都能有“出彩”的機會。
一、科研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大學生科研創新人才培養基地
成都中醫藥大學生科研創新基地以“醫藥結合、系統中藥、實踐創新”為理念,探索多層次大學生科研創新培育機制,建立并完善大學生科研創新平臺,著力打造高水平大學生科研創新團隊,培養科研基礎扎實、創新能力強的高素質人才,并輻射到校內外大學生,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結合大學生科研學術方面積累的經驗,形成一基地兩平臺三項目的建設格局。
圖1-1:科研創新人才培養模型
為達到這一建設目標,我們將按照以下計劃實施科研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建設:
(一)一基地:大學生科研創新基地
為提高本科生科學素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鼓勵和支持本科生盡早地參與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社會實創新活動,開創本科生科技創新實踐的新局面。
(二)兩平臺:大學生科研創新協會和本科生開放性實驗室
以“立足科研,促進交流”為宗旨,提高大學生的學術水平,活躍學術氣氛,以大學生科協和開放性實驗室為主體,形成“科研實踐—理論創新”兩大模塊。
1. 大學生科研創新協會:為適應中醫藥現代化的需要,提高學生動手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為有志于從事科研學術工作的本科生提供一個參與科研、師生溝通、學術交流的平臺,籌建本科生科研創新協會成為一個必然趨勢。
2. 本科生開放性實驗室:實行項目負責制,本科生以團隊和科研項目為主體申請使用,并有導師負責指導學生實驗,提升學生動手技能。
(三)三項目:本科生SRT科技發展基金、科研學術節系列活動以及院刊《本草新悟》的出版發刊
以兩大平臺為基礎,結合科研實踐與理論創新,培養大學生實踐應用和綜合創新能力。
1. 本科生SRT科技發展基金:該發展基金嚴格按照科研項目管理,以培養大學本科學生科技項目立題的創新性和科學性,提高本科學生的科研思維及動手能力,鼓勵學生跨年級、跨專業申報,并由校內外專家進行評審和指導。
2. 科研學術節系列活動:貫徹“實踐創新”的教學理念,提高本科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科研思維,以國家級重點學科、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依托,從學術思維、科研設計、實踐能力等方面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素養,營造良好的科研文化氛圍。
3. 《本草新悟》:成都中醫藥大學《本草新悟》以學生學術交流為中心,從不同角度探索廣袤藥學天地,用創新思維打造全新學術平臺,展示大學本科生科研創新的價值成果。
二、“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實踐人才培養工程
本科生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學科人才培養的重點之一,學科點以培養與時俱進的綜合素質人才為導向,根據學生發展需要,多層次、多方法、多方向進行特色人才培養。
學科點建立以提升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為主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注重理論聯系實踐,建立野外實習、產地實習、醫院實習、企業實習等多種實習基地,培養適合社會發展的綜合素質人才。
圖2-1:建立校企資源共建共享聯合培養體系
本工程引進校、企兩類資源開展卓越人才教育,為被培養者的知識積累、能力提升、素質拓展提供更廣闊、更真實、更具時效性的平臺。在人力資源方面,既要發揮校內專家理論指導作用,又要引進行業精英的實戰經驗;智力資源方面,結合高校學術前沿信息與行業精準發展動向優勢;空間資源方面,構筑校內實驗室與校外實訓基地相結合的教育平臺資源;社會資源方面,充分調動高校影響力與企業合作伙伴資源。
(一)三段式“校企合作”課程設置
企業、學校、專家三方協同參與,從知識、技能、能力三方面協調整合建立“校企合作”的特色課程。按照“雙元制”的教育理念,結合大學生現狀及學校課改進程并在企業協助下,采用三段式“校企合作”課程設置。
(二)體驗式“校企合作”培養方案
高校在實施“體驗式學習”人才培養過程中,除關注與實際工作密切聯系,能夠在特定環境中加以運用的各種知識和技能以外,更多地是讓學生通過各種體驗方法進行企業文化、職業道德、人際溝通等技能素質,注重人的長遠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精英藥師”培養計劃──專業人才培養工程
為了改變我國目前日益凸顯的健康需求與社會藥學服務水平不相適應的矛盾,改善流通和使用領域專業人才的缺乏,指導患者合理用藥及提供高水平的藥學服務。“精英型”人才培養計劃旨在探索藥學教育與執業藥師所需技能的對接,為我國藥品經營、使用環節提供高質量的執業藥師人才。
具體實施方案:在本科二年級,針對就業意愿為藥品的經營、使用的學生中實行“一體兩翼三模塊”經營藥師人才培養計劃,即以藥學教育為主體,補充藥品經營、使用知識和技能的教育,教學體系分為理論教學模塊、實踐教學模塊和考核競賽模塊,最終形成藥品經營、使用環節精英執業藥師人才培養模式。
通過三年的項目實施,對比接受和未接受精英藥師人才培養計劃的畢業生,對工作一年的畢業生及其用人單位進行就業質量反饋,確認本計劃的成效。
結語
以科研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及“精英藥師”培養計劃為平臺的大學生系列培養計劃,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積極樹立大學生服務社會的精神品質,把自身的發展與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緊密地結合起來,為每位學生實現“人生出彩”提供廣闊的平臺。
endprint
【摘 要】實現“中國夢”,需要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作出不可替代的貢獻,大學的第一使命是培養有靈魂的人才,這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因素。大學教育要成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源泉和整個國家創新體系的核心力量,必須把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目標聚焦到世界科技和文化發展的前沿。使每個大學生都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關鍵詞】中國夢 共享精彩 人才培養計劃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創造能力和為社會服務的精神,通過科研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及“精英藥師”培養計劃把大學生自身發展與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緊密地結合起來,使每個學生都能有“出彩”的機會。
一、科研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大學生科研創新人才培養基地
成都中醫藥大學生科研創新基地以“醫藥結合、系統中藥、實踐創新”為理念,探索多層次大學生科研創新培育機制,建立并完善大學生科研創新平臺,著力打造高水平大學生科研創新團隊,培養科研基礎扎實、創新能力強的高素質人才,并輻射到校內外大學生,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結合大學生科研學術方面積累的經驗,形成一基地兩平臺三項目的建設格局。
圖1-1:科研創新人才培養模型
為達到這一建設目標,我們將按照以下計劃實施科研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建設:
(一)一基地:大學生科研創新基地
為提高本科生科學素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鼓勵和支持本科生盡早地參與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社會實創新活動,開創本科生科技創新實踐的新局面。
(二)兩平臺:大學生科研創新協會和本科生開放性實驗室
以“立足科研,促進交流”為宗旨,提高大學生的學術水平,活躍學術氣氛,以大學生科協和開放性實驗室為主體,形成“科研實踐—理論創新”兩大模塊。
1. 大學生科研創新協會:為適應中醫藥現代化的需要,提高學生動手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為有志于從事科研學術工作的本科生提供一個參與科研、師生溝通、學術交流的平臺,籌建本科生科研創新協會成為一個必然趨勢。
2. 本科生開放性實驗室:實行項目負責制,本科生以團隊和科研項目為主體申請使用,并有導師負責指導學生實驗,提升學生動手技能。
(三)三項目:本科生SRT科技發展基金、科研學術節系列活動以及院刊《本草新悟》的出版發刊
以兩大平臺為基礎,結合科研實踐與理論創新,培養大學生實踐應用和綜合創新能力。
1. 本科生SRT科技發展基金:該發展基金嚴格按照科研項目管理,以培養大學本科學生科技項目立題的創新性和科學性,提高本科學生的科研思維及動手能力,鼓勵學生跨年級、跨專業申報,并由校內外專家進行評審和指導。
2. 科研學術節系列活動:貫徹“實踐創新”的教學理念,提高本科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科研思維,以國家級重點學科、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依托,從學術思維、科研設計、實踐能力等方面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素養,營造良好的科研文化氛圍。
3. 《本草新悟》:成都中醫藥大學《本草新悟》以學生學術交流為中心,從不同角度探索廣袤藥學天地,用創新思維打造全新學術平臺,展示大學本科生科研創新的價值成果。
二、“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實踐人才培養工程
本科生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學科人才培養的重點之一,學科點以培養與時俱進的綜合素質人才為導向,根據學生發展需要,多層次、多方法、多方向進行特色人才培養。
學科點建立以提升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為主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注重理論聯系實踐,建立野外實習、產地實習、醫院實習、企業實習等多種實習基地,培養適合社會發展的綜合素質人才。
圖2-1:建立校企資源共建共享聯合培養體系
本工程引進校、企兩類資源開展卓越人才教育,為被培養者的知識積累、能力提升、素質拓展提供更廣闊、更真實、更具時效性的平臺。在人力資源方面,既要發揮校內專家理論指導作用,又要引進行業精英的實戰經驗;智力資源方面,結合高校學術前沿信息與行業精準發展動向優勢;空間資源方面,構筑校內實驗室與校外實訓基地相結合的教育平臺資源;社會資源方面,充分調動高校影響力與企業合作伙伴資源。
(一)三段式“校企合作”課程設置
企業、學校、專家三方協同參與,從知識、技能、能力三方面協調整合建立“校企合作”的特色課程。按照“雙元制”的教育理念,結合大學生現狀及學校課改進程并在企業協助下,采用三段式“校企合作”課程設置。
(二)體驗式“校企合作”培養方案
高校在實施“體驗式學習”人才培養過程中,除關注與實際工作密切聯系,能夠在特定環境中加以運用的各種知識和技能以外,更多地是讓學生通過各種體驗方法進行企業文化、職業道德、人際溝通等技能素質,注重人的長遠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精英藥師”培養計劃──專業人才培養工程
為了改變我國目前日益凸顯的健康需求與社會藥學服務水平不相適應的矛盾,改善流通和使用領域專業人才的缺乏,指導患者合理用藥及提供高水平的藥學服務。“精英型”人才培養計劃旨在探索藥學教育與執業藥師所需技能的對接,為我國藥品經營、使用環節提供高質量的執業藥師人才。
具體實施方案:在本科二年級,針對就業意愿為藥品的經營、使用的學生中實行“一體兩翼三模塊”經營藥師人才培養計劃,即以藥學教育為主體,補充藥品經營、使用知識和技能的教育,教學體系分為理論教學模塊、實踐教學模塊和考核競賽模塊,最終形成藥品經營、使用環節精英執業藥師人才培養模式。
通過三年的項目實施,對比接受和未接受精英藥師人才培養計劃的畢業生,對工作一年的畢業生及其用人單位進行就業質量反饋,確認本計劃的成效。
結語
以科研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及“精英藥師”培養計劃為平臺的大學生系列培養計劃,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積極樹立大學生服務社會的精神品質,把自身的發展與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緊密地結合起來,為每位學生實現“人生出彩”提供廣闊的平臺。
endprint
【摘 要】實現“中國夢”,需要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作出不可替代的貢獻,大學的第一使命是培養有靈魂的人才,這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因素。大學教育要成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源泉和整個國家創新體系的核心力量,必須把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目標聚焦到世界科技和文化發展的前沿。使每個大學生都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關鍵詞】中國夢 共享精彩 人才培養計劃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創造能力和為社會服務的精神,通過科研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及“精英藥師”培養計劃把大學生自身發展與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緊密地結合起來,使每個學生都能有“出彩”的機會。
一、科研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大學生科研創新人才培養基地
成都中醫藥大學生科研創新基地以“醫藥結合、系統中藥、實踐創新”為理念,探索多層次大學生科研創新培育機制,建立并完善大學生科研創新平臺,著力打造高水平大學生科研創新團隊,培養科研基礎扎實、創新能力強的高素質人才,并輻射到校內外大學生,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結合大學生科研學術方面積累的經驗,形成一基地兩平臺三項目的建設格局。
圖1-1:科研創新人才培養模型
為達到這一建設目標,我們將按照以下計劃實施科研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建設:
(一)一基地:大學生科研創新基地
為提高本科生科學素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鼓勵和支持本科生盡早地參與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社會實創新活動,開創本科生科技創新實踐的新局面。
(二)兩平臺:大學生科研創新協會和本科生開放性實驗室
以“立足科研,促進交流”為宗旨,提高大學生的學術水平,活躍學術氣氛,以大學生科協和開放性實驗室為主體,形成“科研實踐—理論創新”兩大模塊。
1. 大學生科研創新協會:為適應中醫藥現代化的需要,提高學生動手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為有志于從事科研學術工作的本科生提供一個參與科研、師生溝通、學術交流的平臺,籌建本科生科研創新協會成為一個必然趨勢。
2. 本科生開放性實驗室:實行項目負責制,本科生以團隊和科研項目為主體申請使用,并有導師負責指導學生實驗,提升學生動手技能。
(三)三項目:本科生SRT科技發展基金、科研學術節系列活動以及院刊《本草新悟》的出版發刊
以兩大平臺為基礎,結合科研實踐與理論創新,培養大學生實踐應用和綜合創新能力。
1. 本科生SRT科技發展基金:該發展基金嚴格按照科研項目管理,以培養大學本科學生科技項目立題的創新性和科學性,提高本科學生的科研思維及動手能力,鼓勵學生跨年級、跨專業申報,并由校內外專家進行評審和指導。
2. 科研學術節系列活動:貫徹“實踐創新”的教學理念,提高本科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科研思維,以國家級重點學科、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依托,從學術思維、科研設計、實踐能力等方面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素養,營造良好的科研文化氛圍。
3. 《本草新悟》:成都中醫藥大學《本草新悟》以學生學術交流為中心,從不同角度探索廣袤藥學天地,用創新思維打造全新學術平臺,展示大學本科生科研創新的價值成果。
二、“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實踐人才培養工程
本科生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學科人才培養的重點之一,學科點以培養與時俱進的綜合素質人才為導向,根據學生發展需要,多層次、多方法、多方向進行特色人才培養。
學科點建立以提升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為主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注重理論聯系實踐,建立野外實習、產地實習、醫院實習、企業實習等多種實習基地,培養適合社會發展的綜合素質人才。
圖2-1:建立校企資源共建共享聯合培養體系
本工程引進校、企兩類資源開展卓越人才教育,為被培養者的知識積累、能力提升、素質拓展提供更廣闊、更真實、更具時效性的平臺。在人力資源方面,既要發揮校內專家理論指導作用,又要引進行業精英的實戰經驗;智力資源方面,結合高校學術前沿信息與行業精準發展動向優勢;空間資源方面,構筑校內實驗室與校外實訓基地相結合的教育平臺資源;社會資源方面,充分調動高校影響力與企業合作伙伴資源。
(一)三段式“校企合作”課程設置
企業、學校、專家三方協同參與,從知識、技能、能力三方面協調整合建立“校企合作”的特色課程。按照“雙元制”的教育理念,結合大學生現狀及學校課改進程并在企業協助下,采用三段式“校企合作”課程設置。
(二)體驗式“校企合作”培養方案
高校在實施“體驗式學習”人才培養過程中,除關注與實際工作密切聯系,能夠在特定環境中加以運用的各種知識和技能以外,更多地是讓學生通過各種體驗方法進行企業文化、職業道德、人際溝通等技能素質,注重人的長遠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精英藥師”培養計劃──專業人才培養工程
為了改變我國目前日益凸顯的健康需求與社會藥學服務水平不相適應的矛盾,改善流通和使用領域專業人才的缺乏,指導患者合理用藥及提供高水平的藥學服務。“精英型”人才培養計劃旨在探索藥學教育與執業藥師所需技能的對接,為我國藥品經營、使用環節提供高質量的執業藥師人才。
具體實施方案:在本科二年級,針對就業意愿為藥品的經營、使用的學生中實行“一體兩翼三模塊”經營藥師人才培養計劃,即以藥學教育為主體,補充藥品經營、使用知識和技能的教育,教學體系分為理論教學模塊、實踐教學模塊和考核競賽模塊,最終形成藥品經營、使用環節精英執業藥師人才培養模式。
通過三年的項目實施,對比接受和未接受精英藥師人才培養計劃的畢業生,對工作一年的畢業生及其用人單位進行就業質量反饋,確認本計劃的成效。
結語
以科研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及“精英藥師”培養計劃為平臺的大學生系列培養計劃,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積極樹立大學生服務社會的精神品質,把自身的發展與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緊密地結合起來,為每位學生實現“人生出彩”提供廣闊的平臺。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