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紅
〔關鍵詞〕 教師;人格魅力;習慣;人品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 09—0047—01
由于語文學科的特殊性及特殊地位,決定了語文教師同學生接觸更多、思想溝通也更多,因此語文教師對學生有著更大、更直接的影響。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人格魅力常常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怎樣發揮教師的人格魅力呢?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以真摯的情感感染學生
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情感是人們心理活動的一大特點,學生本身就有一種情感潛勢,這種潛勢在外界的刺激下引發出來。語文教師運用自己的情感來引發學生的情感潛勢,使學生為之所動,從而轉化為對語文學科的熱愛,這是獲取良好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
以真摯的情感感染學生。首先對待學生要真誠。課堂用語、課下鬧聊,都要親切、委婉,言真意切,處處體現出濃郁的情味,溫暖每位學生的心。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我們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而沒有興奮的情緒怎么能激勵人,沒有主動性,怎么能喚醒沉睡的人,沒有生機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
其次,課堂教學要充滿激情。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充滿哲理和閃爍著優秀品德光芒的內容。有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如《誰是最可愛的人》《最后一課》;有盛贊民族氣節的,如《白楊禮贊》《談骨氣》;有宣傳傳統美德的,如《儉以養德》《愚公移山》;有表現親情的,如《背影》《母親架設的橋》等等。因此語文教學過程中,激情尤為重要。“文章不是無情物”,語文學科較其他科目具有更豐富的情感性,這情感性甚至超過其科學性。只有教師充滿激情地授課,才能打動學生,感染學生?!拔唇浫朔e極情感加溫的知識將使人變得冷漠?!保ㄙ澘煞蛘Z)初中生對真、善、美的認識有時還比較模糊,這也需要教者在滿懷激情的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去引導學生。
“文如其人”,一個不會愛的人,是寫不出好文章來的。以滿懷激情感染學生,教會他們去愛,愛親人,愛友人,愛生活,不斷地用真心去感受周圍的一切,才能寫好他一生一世的文章,語文教師的思想、言論、道德與情操即人格力量,會給學生以深刻的影響。應愛憎分明,教會學生辨別真正的是非、善惡、美丑。
二、以純正的人品教育學生
語文作為最重要的文化載體,其豐富的人文性、社會生活使語文教師的“人格”素質特別突出,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語文教師應多關注社會生活,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感受生活,做到大語文和小語文的統一。在此中,教師的為人,教師的胸懷都會成為學生模仿的榜樣,所以教師應格外注意自己的語言行事,要公允、正直。
中國有句古話:“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小事最見真情,小事最見真心。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內心的平靜與滿足是最重要的,一生幸福即源于此。學生們沉默了,我想如遇此事,至少他們內心會有一番斗爭,而不是不加思索地丟掉,那么教師的做法會令他們有所選擇吧?在日記評改中,作文指導中,授課中,語文教師常遇到各種思想、行為的沖突,教師的人格光芒,無疑會成為一盞導航燈。
三、以良好的習慣影響學生
人類與生俱來的模仿本能,是后天學習和接受訓練的重要基礎。這表明教師的示范性非常重要。語文教學是個博大、深遠而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語文教師的行為、習慣也會影響學生,所以教師應首先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在教學過程中,要踏踏實實,精益求精。要求學生養成查字典的習慣。我首先字典隨身帶,不論課上,課下,不論課內的還是課外的,無論是語文學科的還是其他科目的,只要遇到需要校正的字,馬上查字典。哪怕只為驗證一下音調。久而久之,學生都會不厭其煩地查字典,對每個字音都苛刻起來。推而及之,在求學過程中,處處都需要有這種踏實、求實的精神。
根據語文學科特點,要求學生擴大閱讀量,除了認真指導閱讀課本中的經典名作,還適時地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教師要做在前面,多年來在繁忙的教學之余,我始終堅持閱讀,堅持做閱讀筆記。報刊圖書、文學名著是我閱讀的主要對象,同時及時向學生介紹、推薦好的作品。我的閱讀習慣、閱讀情趣把學生也引入了閱讀的海洋。另外,定時讓學生列閱讀的書目、收藏的書籍,并定期交換閱讀心得。學生閱讀的興趣越來越濃,閱讀的范圍也越來越廣,不但提高了語文能力,也促進了其他學科的學習。
編輯:劉於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