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榮吉
【關鍵詞】數學教學 應用意識 解決問題 能力
數學教學應從學生所熟悉的現實生活出發,從具體的問題到抽象的概念,得到抽象化的知識后,再把他們應用到新的現實情境中去,通過數學的應用,培養學生的應用數學的意識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讓學生經歷“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過程
為了使學生體會應用數學的過程,教學展開時采取“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過程,這個過程的基本思路是:經過比較現實的、有趣的或與學生已有知識相聯系的問題引起學生的討論,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出現新的知識點或有待于形成的運算技能,學生帶著明確的解決問題的目的去了解新知識,形成新的技能,反過來解決原先的問題。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體會數學的整體性,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比如,“用正方形的紙折出一個蓋的長方體,使其容積最大”,本課從學生熟悉的折紙活動開始,通過操作、抽象分析和交流,形成問題,再通過收集有關數據,以及對不同數據的歸納,猜測“體積變化與邊長變化之間的聯系”,最終,通過交流與驗證等活動,獲得問題的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體會到圖形的展開與折疊,字母表示和制作與分析統計圖表等方面知識的聯系與綜合應用。
二、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與現實世界是緊密相關的,要讓學生在學習時,善于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發現問題。比如,在學習了乘法計算后,安排如下活動:某花店有若干標明價格的花,讓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如5支同樣的花要多少錢,10元錢可以配哪些花,某幾種花共多少錢。讓學生提出問題,發展解題方法。
讓學生學會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發展他們有不同的認識方式和解決方式。要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徑來思考和解決問題。如學生在認識平行四邊行和梯形時,各有自己的觀點,教師要鼓勵學生可以從邊的特點看,還可以從角的特點看,還可以從這類圖形與其他圖形(長方形等)的區別來看。這樣就可以開展學生的思維,在更深的層次上認識所學的內容。
三、注重數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與綜合
數學教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綜合是一個重要的研究和實踐的趨勢。我們要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研究數學教學與其他學科聯系的問題。不僅要從現實生活題材引入數學,而且要注意加強數學和其他科目的聯系,打破傳統格局和學科限制,允許在數學課中研究與數學有關的其他問題。數學與自然、語文等學科有關,是學習這些學科的重要基礎。相反,數學可以從這些科目問題中找到應用的廣闊途徑,理解數學的豐富內涵,也可以從這些科目那里吸收豐富的營養。
解決實際問題,往往不只涉及數學的一招一式,可能涉及其他知識與能力,應用的過程是一個綜合性的思維活動。數學能力與許多一般能力應協同發展,如合作、實驗、分析、推理、觀察、交流等。在數學教學中,應重在興趣,并適當發展學生綜合思維的能力。讓學生有機會綜合地運用各門課程的知識和技能,培養自己發現問題的意識,培養自己思考判斷能力,培養以問題解決、探究活動為主的創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