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勇
摘 要 現階段,建筑行業中普遍面臨著資源消耗量大、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給生態環境帶來了極大的破壞。為此,必須認識到綠色建筑技術的重要性,充分發揮綠色建筑在節約能源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作用,在引進和推廣先進經驗和技術的基礎上,不斷更新發展觀念,對綠色建筑技術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和優化,充分發揮綠色建筑技術的作用,促進建筑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綠色建筑技術;發展現狀;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TU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08-0011-01
現階段,隨著我國建筑水平的提高,節能環保的理念也逐步深入人心,發展綠色建筑成為建筑業未來的發展方向。發展綠色建筑能夠起到節約能源和資源的作用,并能夠盡可能地減少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使建筑能夠與環境和諧共生。因此,如何更好地發展綠色建筑,將綠色建筑的理念貫穿到建筑行業中來,已成為目前建筑設計領域研究的重要課題。我們必須順應綠色建筑的發展趨勢,認清目前綠色建筑技術的現狀和問題,并提出有針對性的發展策略,促進綠色建筑在我國的健康發展。
1 綠色建筑技術的發展現狀
早在2005年,我國建設部就制定出了綠色建筑的相關指導文件,對綠色建筑的內涵和技術要點進行了分析,并給出了具體的指導意見,明確了節約使用能源、水源、材料和土地等資源的原則要求,形成了相對完善的技術框架,使綠色建筑的發展有據可依,發展方向和目標進一步明確。在技術的研發方面,我國也在不斷加大自主創新力度,不斷引進和推廣國外的先進技術與經驗,通過綠色建筑博覽會等形式,加強與國外建筑行業的交流,不斷引進和推廣新型的技術成果和工藝,形成了相對完善的技術交流與共享的平臺。
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綠色建筑事業的起步較晚,發展速度與其他國家相比仍存在著不小的差距。現階段,我國很多城市都制定出了地方性發展綠色建筑的標準,如北京、上海等地區,但很多地方性標準缺乏適應性,不能得到廣泛的推廣和應用。現階段,政府相關部門正加大綠色建筑的推廣力度,并制定出了綠色建筑的行動綱要,希望能夠進一步拓展綠色建筑的應用范圍,將綠色建筑進一步推向內地和西部地區。此外,綠色建筑也能夠廣泛應用于保障性住房等建筑中,這也是未來綠色建筑的重要發展機遇。由此看來,綠色建筑將是建筑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是大勢所趨。綠色建筑業必將會對傳統的建筑業造成重大的影響和沖擊,不斷推進技術的研發與創新,實現建筑技術的更新換代,使建筑行業走向綠色產業的發展階段。此外,綠色建筑的應用與推廣,還可以推動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使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新型能源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充分發揮可再生能源的作用,提高建筑行業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具有非常明顯的發展優勢。在現有發展水平的基礎上,我國已明確了綠色建筑的發展目標,力爭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耗中的比例提升為15%,使綠色建筑技術得到更廣范圍的應用與推廣,充分發揮綠色建筑在節能環保方面的作用,促進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2 綠色建筑技術的發展策略
2.1 更新環境觀、能源觀和經濟觀,調整發展理念
在發展建筑業的過程中,人們不僅應將著眼點放在經濟效益的提高上,更要注重建筑工程的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而不能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在建筑領域,應當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將發展的中心由“人”轉換到“自然”上,更加關注建筑對自然界的影響,注重提高建筑業的生態效益,這樣才能促進建筑業的持續、穩定、可持續發展,才能切實保護人類的根本利益。在能源與資源的消耗上,我國建筑能耗一直居高不下,煤炭等資源的使用量較大。為此,必須貫徹和落實能源節約的理念,以節約能源和資源為原則發展綠色建筑,更加注重建筑設計的節能效果,切實轉變發展觀念和能源觀念,實現節能減排的重要發展目標。在經濟觀上,要更加重視建筑的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使經濟增長的同時能夠切實保護生態環境不受破壞,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同步提升。
2.2 構建多維技術體系,走分布式、集成化的發展道路
對于綠色建筑技術來說,具有多維度、復合性等特點,與傳統的建筑理念有很大的不同。對此,要不斷完善綠色建筑在單體模塊中的功能配置,并要完善建筑的技術集成系統,從整體的角度和全面的眼光來看待綠色建筑的設計和施工等環節,形成全生命周期的技術管理體系。此外,綠色建筑還應當注重與其他建筑和整個城市相協調,使綠色建筑技術系統能夠同周圍的建筑相協調,選擇更加具有適應性的技術體系。針對傳統建筑模式封閉、割裂的弊端,綠色建筑要更加注重技術系統的集成化,從整體上優化綠色建筑的技術體系,使各項技術的功能和作用都能夠充分發揮,實現綠色建筑的整體發展目標。具體說來,應當分清技術的層次和水平,結合建筑設計的目標和功能需求,有選擇地利用建筑技術,避免多項技術之間的相互沖突,從整體的角度來優化綠色建筑的技術體系,充分發揮綠色建筑的功用和優勢。
2.3 提高綠色建筑技術的適宜性,促進技術的本土化
在發展綠色建筑的過程中,應當充分結合當地的實際條件,如資源特點和氣候特點等,并要考慮到地方文化和經濟條件等因素,使綠色建筑的設計方案更加符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發展綠色建筑。從技術引進的層面上來說,綠色建筑的引進與推廣要符合我國的國情,而不能盲目地照抄照搬國際上的綠色建筑技術,必須要結合我國國情和地域特點,實現建筑技術的本土化,使綠色建筑更加符合我國的建筑條件和發展狀況,充分發揮建筑技術的能效,更加有效地推廣和應用綠色建筑技術。
3 結束語
現階段,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建筑的整體結構、美觀程度和空間利用等方面,而且要重視建筑的生態效益,從環境保護和能源節約等角度來看待建筑。因此,要充分認識到發展綠色建筑技術的重要意義,重視建筑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作用,使建筑能夠與生態環境和諧共生,形成完善的綠色建筑的發展體系。當前,我國在綠色建筑領域的發展仍處于較低的層次,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未來要更好地發展綠色建筑技術,形成更加完善的綠色建筑技術體系,更好地促進綠色建筑在我國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關小燕.我國綠色建筑現狀及發展探討[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4).
[2]馬維娜,梅洪元,俞天琦.我國綠色建筑技術現狀與發展策略[J].建筑技術,201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