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矯開珍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地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的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
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學生合作精神和團體意識的培養,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交往技能,在數學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面向全體學生,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使學生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學習探究之中。
幾年來,我一直嘗試在教學實踐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下面就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談幾點體會:
一、合理組建合作小組,發揮組長職能
小組的組建與管理直接制約“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敗。為此,在組建合作小組時,首先,教師應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男女搭配”的原則,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按照學生的學習水平、智力情況、性格特點、性別、操作能力等混合編組或自愿結合編組,五、六人一組,小組成員要相對固定。其次,要確定好小組長,發揮小組長的組織管理職能。教師要對組長進行適當的工作方法指導,注意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小組的整體水平。另外,考慮到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是有限的,同一形式使用時間過長、次數過多后,就會失去新鮮感,降低學習興趣,所以,合作小組應該至少每學期調整一次,以便讓學生有更寬松的合作交往空間。
二、教給學生合作方法,培養合作習慣
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僅是完成學習任務,更重要的是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參與習慣,教會學生與人合作的方法,與人友好相處,共同完成任務,因此,在實施小組合作之初,應明確提出小組合作要求,強化學生合作習慣的培養:(1)學會傾聽,不隨意打斷別人的發言,努力掌握別人發言的要點,對別人的發言做出合理的評價;(2)學會質疑,聽不懂時,請求對方做進一步的解釋;(3)能夠正確表述自己的想法,修正他人的觀點;(4)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見,并修正自己的想法;(5)學會組織、主持小組學習,根據組員意見,做總結性發言。
三、準確把握小組學習的時機
在實際教學中,要結合教學實際,合理使用小組合作學習,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時機進行,才能充分發揮其最大作用。
1.實踐操作,探究性問題的合作學習
在初中數學教材中,許多數學知識都需要學生動手實驗,通過分析實驗的結果去發現探究總結規律,有時靠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需要依靠集體的力量共同完成,這時就要組織合作學習,集思廣益,挖掘集體的潛能。
2.重點、難點突破時,組織小組討論
在課堂教學中,當教學進行到教學重點或難點時,學生會出現認知障礙,這時教師可組織學生小組討論,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克服“教”與“學”的難點。
例如,學習“實數”這節課的重、難點是理解無理數和知道實數與數軸上的點一一對應的,在教學時,先讓小組探究合作,將一些有理數(整數和分數)寫成小數的形式,再讓各小組匯報交流,說說能得到怎樣的結果?這里讓學生充分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操作過程,讓學生認識到任意一個有理數都可以寫成小數的形式,然后,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得到結論。這樣讓學生小組合作,全員參與,共同探究,構建新知,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達到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3.梳理總結階段的合作學習
當學完一個單元的內容時,一般要對單元的知識進行復習總結,這時、可安排小組合作學習,小組成員通過互檢、互評,進行互教、互學、互幫,最后達到查漏補缺的綜合提高,這樣可以有效地將他們學過的知識梳理總結,形成知識結構網絡。
4.“開放性”試題的合作學習
在實際教學中,常常會遇到一些開放性問題,當學生得出的答案五花八門時,教師可安排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把自己的結論根據展示出來,每個學生都能從別的同學那里看到解決問題的另外一些角度,這樣能促進學生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例如,在課題學習:“從數據談節水”一課教學時,因為本節課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和活動性,在課前就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查閱其他一些資料,獲得更多的關于水資源儲量、分布和利用的數據,然后讓學生對本小組收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挖掘信息,得出結論,上課時小組間互相展示、交流,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給了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同時收獲更多的知識。
四、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
為了檢驗教學效果,促使學生發現自身的提升,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我們在學習完一課或一單元之后,給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小組評價,通過小組評價,小組內的學生能夠互相取長補短,特別是原來一些得不到表揚的學困生在小組內經常得到同組同學的鼓勵,有的還能得到同班同學的掌聲,使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日益高漲。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