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譯丹
摘 要:由于電子產品以及網絡的迅速發展,其技術的革新給傳統的教學帶了很多的改變,同時也為教學過程拓寬了視野,豐富了教學素材。教師從教學媒介、地點以及主體這三個方面簡要闡述了電子產品及網絡給傳統教學帶來的影響,其中既有國內業已發生的變化,同時也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創新試點。文章最后總結認為:更大范圍的電子產品與網絡的應用將是以后教學發展的必然方向。
關鍵詞:電子產品與網絡;教學媒介;教學地點
一、傳統的教學媒介與形式正悄然發生著改變
1.紙質材料的作用已部分被取代
書本、講義、試卷這是每個人學生時代接觸最多的東西,但是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這一格局正悄然地發生著改變。最近有報道稱,牛津英語詞典將不再刊印紙質版。一直被認作是英語教學“金科玉律”的牛津英語詞典將完全轉入電子詞典時代。這意味著學生將逐漸淘汰厚重的詞典,轉向更為便捷、時尚的電子詞典。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了傳統的課本上。歐洲部分國家已開展全電子教學多年,在我國部分城市的個別中小學也在嘗試這一新的教學媒介:一個ipad下載了所有的課程資料,老師的講義、課件,甚至課后的作業。這些電子產品的引入不僅徹底減輕了學生肩膀上的負擔,同時也有助于學生提前適應非紙質化的閱讀與寫作。目前,世界上最為重要的英語能力測試之一的托福(TOFEL)早已于2005年便開始實行網絡考試(Internet-Based Test),對于每一個想要去北美留學的學生而言,在計算機上答題是不可避免的。
2.直觀、快節奏的教學形式成為主流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我國的課堂上逐漸開始出現幻燈片投影、錄音、錄像等新的教學形式。與傳統的教師板書、語言描繪相比,其生動形象的視聽沖擊、一目了然的課程內容更加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課堂積極性以及上課的專注度。同時還大大減少了教師的板書時間,增加了課程的內容,加快了教學的節奏。精美的幻燈片制作,豐富的影音資料收集成為一位優秀教師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雖然,電化教學相較于傳統教學有很大的優勢。但是,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便迅速被以計算機為主的多媒體教學所代替。尤其是隨著網絡的普及,教學素材越來越豐富,制作越來越精良。同時,基于Word、PPT等軟件的廣泛使用,使得計算機教學成為每一名教師必備的一項基本技能。尤其PPT制作的水準高低更是直接影響到課程內容是否有足夠的吸引力。
二、教學地點的多樣化
1.教室已經不再是常規教學的唯一地點
教室一直以來都是常規教學的唯一地點,即便學校偶爾組織戶外的活動,那也都是以娛樂為主。目前這一現象正在迎來改觀:為了提升國民競爭能力,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正不遺余力地推進數字化學習計劃(e-learning project)。該計劃中的一個典型例子是動物園英語學習項目。每個加入計劃的5年級小學生配備有一個手機大小的電子終端(PDA),老師帶領學生進入動物園后,學生自己看見什么動物就在PDA上點擊對應的圖案,這時PDA會顯示對應的單詞并且播放該單詞的中英文發音。同時老師還可以臨時添加數據、問題,并同步到每臺PDA上。同樣的,也可以將地點改為操場、植物園等等。實驗結果表明,該計劃中的學生記憶單詞的準確性和持久時間比同年級未參加計劃的學生提高10%。電子產品及無線網絡的應用給教學帶來的改變雖然目前未普及,但是其良好的教學效果必將廣泛地為學校和家長所接受。
2.課后輔導在線完成
很多家長都會為學習困難的孩子尋找課后輔導。請家教到家里一對一地輔導或者送孩子去培訓中心進行小班式教育一直都是許多家長慣常的選擇。但是自從網絡普及到絕大多數家庭,在線輔導越來越受到家長的歡迎。家長不再需要花費大筆的資金去請專門的家教,學生也不再需要冒著寒風或者酷熱去培訓班。更為重要的是,在線輔導同時還可以使家長全程觀摩,使他們更為直觀地了解教學的整個過程。
三、教學中心不再局限于老師
1.學習工具也可以是老師
對于許多家長來說,輔導孩子的英語是一項很困難的任務,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無法完成對許多單詞的正確拼寫,至于正確的發音更是難上加難。點讀機的出現為解決中、小學生學習英語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同樣的,學習機的出現也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各地名校名師的課堂視頻。雖然這類電子教學產品無法取代實際教育中教師的重要地位,但是其至少給廣大的學生拓寬了獲得教學資源的途徑。與此同時,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風格將變得越來越挑剔。
2.老師的回答不一定就是最正確的答案
在傳統的教學中老師的回答是最權威的答案,甚至在很多情況下能夠否定課本上的回答。但是隨著網絡搜索引擎的發展,現在絕大部分中小學的問題,尤其是一些自然科學類的問題在諸如:百度、谷歌(Google)、維基百科(Wekipedia)、百度百科上都能找到比較準確的答案。這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同時也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嚴謹的態度以及回答的正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教師無法完成的任務,網絡可以
在日常教學中對有一定危險性的實驗,校方和老師出于對學生人身安全的考慮選擇不進行實驗操作或演示;也有一些實驗由于場地條件的限制或者實驗材料的難以獲得,導致無法開展。這樣的情況會在無形中對學生的學習熱情造成一定的削弱。很多這類實驗的視頻資料能夠在視頻網站上搜索到,尤其是國外的視頻網站上,比如:Youtube等。更值得注意的是,有網友會將一些很奇特的想法付諸實驗,比如,人吸入六氟化硫會是聲音變得低沉,用幾百根橡皮筋把西瓜箍裂等。這些視頻材料將會大大滿足學生的好奇心,進而激發他們對該學科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動手實驗的熱情。
網絡的能力同時還體現在資源的共享性上。現在網絡上有很多公開課的免費視頻,其中既有國內高校的優質課程視頻,也有世界著名大學,例如,耶魯、哈佛的公開課。其中的很多領域是我們國內從未開設的,比如:羅馬建筑幸福等課程,這些資源大大的開拓了學生以及老師的眼界,同時也讓師生更多地了解到課本以外的知識,促進師生的共同發展。
電子產品與網絡的發展給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方方面面都帶來了不小的改變。其中一些變化已深入校園,一些變化正在或者即將進入校園。這些變化極大地豐富了教學過程,為學生和老師帶來了多種可能以及便利。這些優勢都將促使電子產品與網絡更多地參與教學過程,進而促使其改革創新,這樣的發展趨勢將會是必然的。
參考文獻:
[1]蔣向前,張海軍.網絡課程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新課程:教研,2011(08).
[2]吳亞婕,馮曉英.在線輔導活動設計:輔導教師組織維度的能力[J].中國電化教育,2012(09).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