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曉春
摘 要:交際功能是語言最基本的功能。英語課堂交際化是英語課堂教學素質化的核心。從不同的角度使課堂教學達到課堂交際化是英語教學追求的目標。
關鍵詞:交際能力;英語氛圍;言語操練
人們學習語言就是為了交際,通過九年義務教育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是教學大綱的要求。作為中學英語教師,面對的是初學外語的學生,采取交際領先的教學原則指導學生在課堂內外大量操練技能是明智之舉。教師必須轉變思想,改變以往只考慮語言知識的教學觀念。改變課堂教學法的一言堂為群言堂,指導學生動腦、動口、動手,自覺地獲取知識,培養自學能力。常言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達到英語教學的目的。下面就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的具體做法。
一、要充分營造英語氣氛
教師盡量用英語授課,讓學生忘記自己的母語,師生共同置身于英語的世界里。課堂上盡量用淺顯易懂的英語講課,并借助肢體語言,少說漢語,以舊的英語知識詮釋新知識。教師要為學生創造說的機會,鼓勵他們多開口,保證每人都有說的機會。可以用問答的形式復習舊知識導入新課。教師精講,側重于學生多練習。方式可以多種多樣:機械操練、兩人對話、連鎖操練、分組操練等。讓學生開口、反復操練,在實踐中掌握新單詞、新內容、新的表達方式,最后可以換成真人實名對話交談,模擬真人交際。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逐漸養成使用英語的習慣,具有用連貫的話語,較流利地交流思想的能力。為今后走上社會使用外語與人交際鋪平道路。
二、授課方式盡量生活化
根據教學內容,可用幻燈片、掛圖、簡筆畫等直觀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思維。例如,教學Johns day時,我先在黑板上畫出John所住的高樓、公共汽車站、火車站及他工作的工廠。再用一個粉筆盒充當電梯,找來一個玩具小人充當John。這樣John就可以按照課本中的敘述進出“電梯”,“電梯”可以自由上下,John可以乘公共汽車,也可以乘火車去他的工廠上班。主人公的一天就具體“真實”地呈現在眼前。學生復述課文時自然感到輕松容易,減少了復述課文的壓力,也為學習增添了一份樂趣,活躍了課堂氣氛。還可以結合教材,利用豐富的實物教學,也可以收到同樣的教學效果。比如,教購物的話題時用課桌當柜臺,拿來許多水果及物品,教師當售貨員,學生當顧客。學生就會積極踴躍地參與購物,進行實地購物交際,在樂于接受的情況下形成語言交際能力,學會用英語購物。
三、利用好課前五分鐘的口語訓練
訓練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可以讓學生輪流作值日生報告,自擬題目進行五分鐘演講,像“我的家庭”“我的學?!钡鹊?。還可以講小故事、小幽默。學生能想到的都有可以拿到課堂來說給大家聽,這樣既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又鍛煉了聽力。每位學生一學期能輪流到二至三次。學生自己準備材料、組織語言,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了語言的表達能力。
四、利用英文歌曲及游戲的方式傳授知識
歌詞對于學生來說往往都上口容易記。如,星期歌,就把七個難寫難記的英文單詞的掌握簡單化了。學會Its time to...這首歌,此句型就永遠刻在了學生的記憶里。歌曲的演唱培養了學生的語感和節奏感,加深了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同時歌曲也起到了調節緊張情緒、訓練語音語調的作用。另外做游戲也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記憶,讓他們覺得新奇而樂于接受。在教學面部幾個器官名詞:眼、鼻、口、耳等時,教師采用在黑板上畫臉譜的游戲方式,一個學生用英語說出器官的名稱,另一個學生要在黑板上畫出來,如果掌握不好就會張冠李戴,這時候其他學生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情緒高漲,加深了對單詞的理解和記憶,從而收到很好的學習效果。
總之,我們必須把語言當作一種工具,在實踐中去掌握。教學中的語言知識如果不轉化為語言技能并發展成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那么教學就是失敗的,活生生的語言就會變成死板的文字,把語言學死了,就喪失了語言的交際能力,喪失了通過語言獲得信息的功能。因此,教師應該以學生喜聞樂見的、豐富多彩的實習形式,為學生提供運用英語的機會。
參考文獻:
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