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齊偉剛
摘 要:數學課堂的評價是對一個時期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成果的檢驗,也是對下一個工作環節的前期性的準備。數學課堂的評價策略要堅持科學、高效、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主動發揮評價的即時性、有效性、整體性和前瞻性等功能。從評價策略入手,簡要淺析初中數學課堂的評價策略。
關鍵詞:評價策略;即時性;戰略性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首先應該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科學高效地將評價執行下去,對于評價的教育功能,要秉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深入挖掘,構建完整健全的評價體系,為新課程的改革和推進奠定基礎。
一、他人評價和學生自我評價相結合
過去課堂教學以教師授課為主,根據教學進度安排教學工作,評價方面缺乏必要的依據,對于課堂教學的創新能力開發不足,教師的授課態度以及授課情感問題直接影響著授課的質量,而且教師的主觀方面對于評價影響很大。隨著新課程的深入,教師首先在教學情感上有所轉變,由過去的教師為主導向學生為主導進行轉變,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的評價當中,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在制訂評價標準時,首先應該以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吸收率為基礎,以他人評價和自我評價相結合的形式,客觀公正地對自己的教學成果進行評價。
二、教學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
初中數學教學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對于每個階段進行一些即時性的評價,以便能夠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地給予糾正。對于一個階段的結束,還要進行一次結果評價,以此檢驗整個過程中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吸收情況,最常見的評價模式是周考和月考,另外,還有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的課堂測驗以及作業情況。此外,還有小組之間的相互評價等,都是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的具體實施措施。
三、即時評價和長久評價相結合
即時評價是對整個課堂教學價值判斷的一個及時有效地短期評價戰略,即時評價貫穿于整個教學的各個環節當中,教師在進行即時評價時,要對進度和質量進行即時評價,以便對于影響教學質量的細節問題及時做出糾正,對影響進度的問題迅速有效地做出反應。對于教學中的環節進行一些系統性的評價,并制訂具有調節、完善,能夠促進教學質量提升的長期性的評價標準保證每個環節的評價實施。
總而言之,教學評價的策略是對于整個評價標準的戰略性的政策研究,是對科學制訂評價標準,發揮評價的教育作用和引導作用的研究和挖掘,也是所有評價標準的基礎。
參考文獻:
費玉偉,張景斌.中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現狀調查研究[J].數學教育學報,2010(04).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