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學良
摘 要:新一輪美術課程教育改革的實施與推行在契合時代發展特點的同時,也真正為初中美術課程教學的具體實踐帶來了諸多嶄新、積極而有利的變化。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新課標理念;初中美術教學;課程教育改革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的實施與推行在契合時代發展特點的同時,也真正為初中美術課程教學的具體實踐帶來了諸多嶄新、積極而有利的變化。以下,筆者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嘗試對此展開分析與探討。
一、激發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指出:“興趣是學生參與美術學習活動的最基本動力”,要求教師的日常教學實踐活動“必須靈活運用生動活潑、生機與趣味兼具的教學手段、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等,以此在促使學生充分感受到美術學習所特有魅力的同時,最大限度上調動自身的美術學習興趣與熱情,并自覺將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從而為日后的美術學習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礎。”
通過對新課標精神的認真研讀,我將這一指示靈活地運用到了自身日常的教學實踐活動之中,并收到了預期中的理想效果。例如,在教學“剪紙的意蘊”這節知識點時,并沒有將剪紙藝術的概念、風格、方法步驟等理論知識點死板、強硬地灌輸給學生,而是提前收集與整理了不同地區的剪紙圖片與相關視頻資料,并將其以多媒體幻燈片的形式在課堂上依次播放給學生。如此一來,不但大大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調動了他們對剪紙藝術的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而且更為重要的一點在于借助幻燈片這一契機,學生如身臨其境一般真正“穿越”到了不同時期、不同區域的剪紙文化之中,而這顯然為他們深入了解與感受剪紙藝術的形式美、文化美與歷史美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有利于當節美術教學的高效率與高質量。
二、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切實提高其美術修養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美術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美術學習絕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的訓練,而應將其視為一種獨特的文化形式來進行學習。”并對美術教學的任務與目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系統、專業的美術課程教學,學生除了要掌握基礎的美術理論知識與專業技巧,更要深刻認識美術的特征、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特貢獻,以此切實提高自身的美術修養及綜合素質。”
新課標的這一理念要求我們教師必須摒棄以往傳統而落后的美術教育教學模式,而應當巧妙地為學生創設一種廣泛而積極的文化學習情境,促使學生在此情境中實現對所學美術知識的更好認識與理解。
如,“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美術名作”這一單元屬于“鑒賞評析”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內容,其作品多為外國不同時期的經典美術作品,時間與空間跨度相對來說都較大,這就為學生的學習與鑒賞活動帶來了較大的難度。鑒于這種情況,我在講解這一單元時,側重于從時間(文藝復興時期、十七世紀、十八世紀、十九世紀三個不同時期的美術作品)和背景知識(作者的生平簡介、作者的創作背景與風格、時代大背景等)兩個大的方面來進行歷史文化知識與相關背景知識等的鏈接與講解。如此一來,就巧妙地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廣泛的文化情境,一方面有效地開闊了其視野、增長了其學識見識,初步對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十七世紀、十八世紀、十九世紀三個不同時期的美術作品及特有表現形式等專業知識形成了大致的認識與了解;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與鑒賞、評析能力,為其樹立對世界多元文化寬容和尊重的科學、正確態度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三、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富有個性地發展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美術課程應特別重視對學生創新意識及能力的培養,采取多種方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使其在創造性解決問題的同時,實現自身促富有個性的發展。”
以我自身為例,我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就格外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及創新精神的培養與訓練。如,在學習“增一分活潑添一份情趣”這節內容時,我在向學生詳細講解與闡述了有關涉及的理論知識、向學生展示了教材上的示范之后,便要求學生大膽想象、巧妙構思、精心設計創作,避免照抄照搬與一味地模仿。如此,就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創造熱情,有效地啟迪了其創造性思維,有利于他們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精心設計、制作出新穎別致、別具一格的藝術作品。
總之,新課標理念為初中美術教學注入了活力與蓬勃生機,使其逐漸呈現出嶄新、積極而有利的變化。這就要求我們初中美術教育工作者必須積極貫徹、落實新課標理念,并將其靈活運用到自身具體的教學實踐之中,相信這樣必能推動初中美術教育事業的更好進步與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童曉霞.新課改理念下如何上好初中美術欣賞課[J].學周刊,2012(11).
編輯 馬燕萍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