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志琳
摘 要:“師生角色互換”的生本式課堂能化被動為主動,讓學生在課堂上充當教師角色,親身體會老師對信息的加工方法,教師適當參與學生的交流與討論,在學生遇到問題難以解決時作好引導,最終達到解決問題和培養能力雙重教育的目的。
關鍵詞:生本教育;師生角色互換;前置作業
20世紀70年代末,我們歡天喜地慶賀高考制度的恢復,而今,我們卻因應試教育帶來的弊端討論著如何改革高考制度。三十幾年,我國教育改革就如摸著石頭過河,學生許多素質不但沒有提高反而下滑。長期被教育界奉為金科玉律的傳統教育——課本為中心、課堂為中心、教師為中心,嚴重限制了學生聰明才智的發揮,扼制了學生潛力的挖掘與拓展。因此,新課標教育理念要求課堂“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生本教育”便應運而生。
一、生本教育的定義
生本教育是以生命為本、以學生為本,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一種生本式教育。在生本教育中,教育教學的真正主體是學生,把以往教學中依靠教師教,轉變為依靠學生學,教師的作用和價值就是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內在積極性,組織學生自主學習。
二、“師生角色互換”教學法的提出
山區縣各種資源有限,人們得到充分發展的機會不多,所以“學而優則仕”的觀念根深蒂固,廣大學生都想通過高考改變命運,高考分數就變得尤為重要。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課堂就很難脫離滿堂灌的填鴨式教育。而且,筆者從十年教學生涯中深刻感到,要改革不理想的考試制度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我們可以從教育方法入手,盡量讓教育往培養素質方向靠攏。比如,我們可以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而非應試能力。然而,“師生角色互換”式的課堂就能化被動為主動,鼓勵學生通過生動活潑、主動自然的積累和感悟,取得優異的終端考試成績。
“師生角色互換”是指讓學生課前自學,對課本內容進行理解歸納和重組整合,然后在課堂上充當教師角色,將自身對知識的領悟傳達給其他同學,親身體會老師對信息的加工方法,教師只需在適當時候參與學生的交流與討論,在學生遇到問題難以解決時作好引導,最終達到解決問題和培養能力雙重教育的目的。
三、“師生角色互換”教學法的運用
“師生角色互換”教學法關鍵是要設計好前置作業。前置作業是指在老師開展課堂教學前布置給學生完成的“作業”。前置作業的設置要相對開放、低入,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物學科有幾種比較典型的課型,下面談談常見課型中前置作業的設計以及“師生角色互換”課堂的開展實例。
1.常識課
科學教材中有許多關于科學常識介紹的課型,對于這種課型我一般會將前置作業設計成三部曲——瀏覽課本內容→歸納知識要點→提出你的疑問。例如,高中生物必修3其他植物激素一節,教師可要求學生在預習時就要歸納本節內容知識要點,課堂上請學生向全班同學講述他們對這節內容的理解,最后提出自己的疑問,請班上的同學回答。以下是我校高二某學生的課堂實例。
這位學生首先向同學介紹了本節知識結構,然后呈現教材P54圖,讓同學們針對圖解中的事實進行圖表轉換,列出植物激素的種類和作用表。同學們根據課本回答完上表內容后,此學生再簡單介紹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利用教材信息讓其他同學討論并回答教材P55討論題。
最后,他提出了個人疑問:“植物激素也有專門的分泌器官嗎?與動物激素相比有何不同?”希望班上同學或者老師能夠幫他回答這個問題。教師及時表揚這位學生的表現,回答他的疑問,并扼要總結以及對本節知識作必要補充。
2.習題課
每個學生對相同知識點具有不同的視野,導致學生答題不盡相同,因此在設計習題課前置作業時,可要求學生課前整理好錯題,在錯題旁邊注明出錯的原因;或者讓學生收集認為最容易錯的題目和推薦認為最好的題目,在收集試題時必須說明自己選擇或推薦的理由。
教師要對學生的總結和自我剖析作出及時的表揚,隨后邀請答對的同學講述如何思考這些題目,最后再作必要的解釋。在整個過程中,學生自己將原先所做的試題重新復習了一次,最重要的是從中發現了自己的問題和題目的價值。
3.探究課
我們的課堂教學并非嚴格意義上的探究,其實是對前人認識的重認識、重驗證。因此,讓學生事先通過預習做好知識的準備或充分的感知,即使學生自學后知道結論,他也必定心存種種疑問,依然保持著濃厚的探究欲望。探究課的前置作業教師可要求學生弄清楚以下五個問題:(1)探究目的;(2)原理;(3)實驗設計;(4)預期結果;(5)你的疑問。
例如,高中生物必修3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一節中,高二某學生課堂上首先向大家介紹此活動目的及原理,然后著重介紹并投影實驗記錄表格的設計,這是最近幾年高考中的高頻考點,最后提出如何確定濃度梯度范圍的疑問。教師應即時給予學生積極評價,并補充“預實驗”的概念和意義,讓學生思考如何利用預實驗解決學生提出的疑問。
從“師生角色互換”的課堂我們可以看出,學生既有“學習身份”,又有“指導身份”,這里面的“學”體現在課前的主動自學,課上共同分享,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完善知識體系。我們亦可從中摒棄拘謹被動的師本課堂,淡化教師高高在上的疏遠氛圍,實現自由、平等、積極的交流式生本課堂。通過前置作業,還可糾正學生學習依賴性心理和做事眼高手低的浮躁現象,培養學生做事積極主動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解除對學生智力發揮的限制,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潛力。
教育的現實決定了家長十分注重分數,而忽視對孩子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家長輕視的態度也會導致學生對前置作業敷衍的結果。以上這些困難,需要我們教師在“師生角色互換”式課堂的實踐中研究對策,不斷完善這種具有嘗試性的新型教法。
參考文獻:
[1]鄔英英.課堂中師生角色互換的作用及其運用要點.時代人物,2007(12).
[2]吳志瓊.淺談師生角色互換教學法.神州:下旬刊,2012(2).
編輯 謝尾合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