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靜
摘 要: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想實現文言文教學的課程改革,就要努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先學先問,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發展自己的創新思維。教師在課堂上要建立民主、平等、互動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創新思維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創新思維的培養逐漸成為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作為高中語文教師,要把握文言文教學的重點難點,以生為本,以學定教,選擇適合高中生的教育教學策略,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一、先學先問,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發展自己的創新思維
1.教師制作學問卡,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傳統意義上的高中文言文教學,教師更多的是習慣帶著學生逐字逐句進行翻譯原文,并在這個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內容。
但是值得教師關注的是,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依舊顯得有些困難,甚至有些學生唯恐避之不及。在這種情況下,迫使教師不得不轉變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發展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力,讓
學生在創新中學習,在學習中創新。學生只有感覺到文言文學習的樂趣,才能提升文言文的學習能力。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生本理念已經走進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課堂,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因此,在教學之前,教師需要在教研組中探討適合學生學年段的導學案,在這個基礎上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特點制作適合本班的導學案以及需要學生在課前完成的學問卡。
2.先學先問,讓學生首先學會自主探究
在授課之前,教師要對學生加強指導,讓學生結合學問卡對文言文先學先問。學生在先學先問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借助課文注釋以及工具書自己疏通字句,并讓學生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對整個文言文有個整體的感知。在這個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根據學問卡上展示的要求針對文本提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并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對于學生能夠獨立思考解決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記錄到學問卡上。對于學生還不能獨立解決并且存在疑惑的問題,教師也要在學問卡上專門開辟專欄讓學生注明,以方便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在課上與教師共同探討。如,粵教版高中語文《詩經》兩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導學案出示學問卡,讓學生根據學問卡梳理《靜女》和《氓》兩篇文言文的文章脈絡,通過自我探究、創新思考解決一些疑問。后導后教,以學生的自我探究為主,教師的指導為輔。
3.教師運用問題鏈引導學生創新思考
教師針對學生在完成學問卡過程中出現的疑難問題,結合高中文言文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的重點、難點,確定在課堂上需要重點解析的問題,重新組織導學案,在課堂上運用問題鏈環環相扣,引導學生不但知道文言文中字詞的特殊用法和文言句式的整理方法,結合文體學、修辭學知識以及古代漢語的特點鑒賞文章的藝術特色。教師要引導學生創新思考文言文學習的方法。如,在《前赤壁賦》的學習過程中,課前學生可能通過自主閱讀能夠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但是對于含義深刻的語句的品析也許并不到位。
因此,教師在每次探究之前都要提出恰當的問題,讓學生在研究中感受,在探討中品味。
二、小組合作探究,更易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1.小組合作探究是建立在學生自主探究、自主思考之上的
新課改條件下,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需要學生學會合作,學
會交流。思維只有碰撞才能產生火花,學生只有在小組合作中才能更好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在新形勢下,教師要逐漸將插秧式的座位排列方法,轉變為合作探究式小組排列方式。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文言文學習能力的不同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層次,按照同組異質的原則將學生排列成文言文合作學習小組,同時教師要選擇文言文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并指導組內學生進行創新思維。
2.教師要教會學生創新思維的方法
教師要告訴學生交流搜集到的資料的方法,學會在合作小組學習的時候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在課堂授課中,教師要精選適合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思考。如,在教學《逍遙游》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獨立創新閱讀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分小組對自讀時存在的問題、疑難進行針對性研究。學生在合作小組中交流自己借助工具書以及課文注釋理解的文言文內容,再進一步交流諸如“莊子是如何描寫鯤鵬展翅的情形的?”“與‘蜩與學鳩相比,鯤鵬具有什么樣的品質?”這樣的問題,能讓學生在碰撞中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創新思維,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教師要加強學法的指導,強化學生的主體性學習意識,讓學生養成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并由此激發學生的創造性。
三、建立民主、平等、互動的師生關系,幫助學生建立創新的信心
1.建立民主、平等、互動的師生關系,循序漸進化解重點、難點
教師要強化學生的主體參與能力,首先就需要建立民主、平
等、互動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優化文言文教學,讓學生能夠主動尋求自主、合作、互動的探究式學習模式,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文言文。如,在教學《蜀道難》時,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個體自譯、同桌對譯等基礎形式讓學生交流譯文,還可以讓學生在全班交流自己對這篇文言文的理解。同時教師可以組織合作小組通過不同的形式演繹文本,如,A組通過自導自演的課堂短劇演繹文
本,B組通過舉辦自由評說的課堂活動演繹對章節的理解。學生在創新中學習了文言文,在教師的引導下循序漸進化解了重點難
點,不但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而且提升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2.幫助學生建立創新思維的信心
學生善于創新,原因是教師在學生創新思考時給予了一定的鼓勵。因此,教師在學生具有創新的領悟和理解的時候,要強化鼓勵,讓學生能不斷從深層次的文化拓展中培養創新意識,從教師激勵的目光中創建創新思維等信心。教師要引導學生發掘文言文教學中深層次的文化拓展,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供一個人文環境。
總之,在高中文言文的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強化課程改革,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創新思維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文言文學習能力。教師要從多個角度為學生提供創新思維的空間,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進行創新思考,提高學生的創新想象能力,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文言文。
參考文獻:
[1]張翼.淺議如何進行史記選讀的有效教學[J].文教資料,2011(19).
[2]邱益蓮.高中語文分層教學的必要性及具體措施[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1(04).
編輯 馬燕萍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