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玲
摘 要:語文是一門最接近生活的學科,它內容豐富多彩,最富有生活情趣;語文課也應該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課。“快樂學習”指的是教師善于運用發展的眼光,良好的情感去創造寬松的、和諧的、民主的學習環境,從而使學生能快樂地享受每一天。
關鍵詞:學習興趣;學習氛圍;鼓勵評價;快樂學習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是一門最接近生活的學科,它內容豐富多彩,最富有生活情趣;語文課也應該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課。根據心理學家的分析,當人心情愉快的時候,他的整個身心就處于一種最佳狀態,各種潛能將得到很好的發揮。我認為語文教師要展示語文課堂的情趣與魅力,使語文課堂成為學生求知的樂園,讓學生快樂地學習語文。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于學習語文
學生對語文這門學科能否產生興趣,決定了他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怎樣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這種興趣呢?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加大了語文活動的內容,經常組織學生演課本劇,搞成語接龍、我最喜歡的一句名言或格言講解評比、朗讀接力、詩歌朗誦比賽等活動,使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其次,在活動的過程中多使用鼓勵性語言,鼓勵學生大膽構思,大膽實踐。例如,在《地震中的父與子》一課的教學中,我首先安排學生按小組自編自導,然后進行表演比賽,最后再進行編導解說。讓學生在編導、演出、交流的過程中,去感受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從而挖掘出作品的主旨。在活動中我用欣賞的眼光,真誠的微笑,熱烈的掌聲對待學生的一言一行,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注與欣賞。比賽后學生高興地對我說:“老師,下節課我們再表演一次吧,我們會編排的更精致。”所以,語文課只要形式多樣,活動豐富,再加上教師對學生的欣賞與鼓勵,一定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也會進一步提高,學生也一定會在快樂中度過每一節課。
二、融洽師生關系,讓學生在輕松中快樂學習
好的教師,首先要熱愛學生,了解學生。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教師只有愛學生,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才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主動的接受知識。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首先,教師要深入學生,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等情緒的變化,時時處處關心學生,愛護學生,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讓你在學生的眼中不僅是一位可敬的師長,更是他們可親可近的親密朋友。
其次,尊重學生的人格和權利,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學生,賞識學生。真誠傾聽學生的心聲,允許他們提出不同的、相反甚至是錯誤的見解,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與學生平等地商討問題,把學生看作解決問題的伙伴。
三、指導實踐,讓學生感受學以致用的快樂
“學以致用”說的是學習最終的歸宿。學語文到底也是為了運用。在小學階段,在語文教學中,我盡力創造條件讓他們“實習”。布置學生寫日記,定期選擇那些生動的、有特色的日記,加以修飾,張貼在課室后面的“優秀作業”展覽上。每日利用每節課的兩分鐘預備鈴,布置學生背誦一首古詩,積累四個成語,學習一條格言警句,并做到當天鞏固。當學生看到自己的作業張貼在墻上時;當學生感覺到自己“出口成章”的時候,他們臉上興奮、激動的紅暈比天邊的彩霞還絢麗。
四、運用多樣的鼓勵性評價,讓學生“笑”起來
評價,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睜大眼睛尋找學生的優點,及時捕捉他們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對他們進行肯定和贊揚,以激勵性的語言、動作、有趣的圖案、舉行簡短的儀式等多樣的方式鼓勵學生,讓學生在鼓勵的評價中產生學習興趣、體驗成功的喜悅,在評價中自信的抬起頭并更喜愛學習。如,為了鼓勵膽子比較小的孩子大膽的發言,可以評價“你的回答很精彩,如果你的聲音再響亮一些,讓全班同學都能聽到他們一定會為你喝彩的。
為了激勵學生大膽質疑,主動探究,我經常這樣評價“你能大膽提出問題,真了不起!”對學生的作業評價,可以采用一些形象化的標志,如紅五星、小紅花等,有時還用一些鼓勵性的評價語言“你真棒,再加油!”“你又進步了,老師真為你高興。”一句句鼓勵的話語猶如一股股甘甜的清泉,流進學生的心田,使他們品嘗到努力后的快樂,成功后的喜悅,而對學習他們一定會更有自信的抬起頭來。
五、讓練習與趣味結伴
教師在課堂教學完成后,布置作業應關注不同學生的個體發展,設計不同難度、不同形式的作業,積極調動學生完成作業的主動性。教師應注意把握作業的難度,在布置作業時,教師可采取分層布置的方法,把基本相同的學習內容設計成難易程度不同的作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例如在學完《黃山奇石》一課后,教師可分以下三個層次布置作業:①找出課文中運用比喻方法描述各種奇石的句子,把它們抄一遍;②找出這些句子,再模仿句子寫一句話;③想象一下課文中沒有描寫的奇石,如“天狗望月”、“獅子搶球”等,選其中一種寫一句話描寫它,或者畫一幅話來表現它們的奇特。不同層次的作業既能適合大多數學生的基本能力,又滿足了后進生和學優生的需要,使全體學生“各盡其能”,都能得到發展。
此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把握學生年齡小、愛玩兒、好動的特點,將語文課加入動手、動腦的成分,比如:可以通過讓學生板書,讓學生表演課文,自己收集課外資料等方式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活躍課堂的學習氣氛,讓課堂成為“玩、學一體”的輕松課堂,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
總之,教師只有為學生創設寬松、快樂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積極主動地快樂地學習,才能提高學習效率,產生好的教學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