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初中學生進行訪談、問卷調查等方法,研究初中生學習數學與培養學習數學興趣的關系,總結出以數學應用、數學語言藝術、數學教法、數學解題技巧、多媒體輔助教學等方面培養初中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方法。
關鍵詞:自主學習;初中生;數學;學習興趣;培養
所謂自主學習能力是指一個人主動獨立學習的能力,也是一個人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它是衡量一個人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因素。自主學習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后天培養形成的。當一個學生有了自主學習能力,他就可以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將來步入社會參加了工作,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繼續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所以,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有重要意義的。所以在數學教學中作者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下面作者從幾個方面—— 來談談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一、利用數學本身的特征,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興趣
1.實用性。馬克思指出:“一門科學只有成功的應用了數學,才算真正達到了完善的地步。”這句話充分顯示了數學知識的廣泛應用及學習數學的必要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數學的使用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興趣,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生活中充滿著數學,作為數學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數學問題,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從而產生興趣,萌發求知欲望。例如如何利用數學知識測量我校旗桿的高度等活動。
2.規律性。數學本身存在著一些規律和誘人的奧秘,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總結規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數學概念是人們通過感覺、知覺對客觀事物形成感性認識,再經過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維活動而抽取事物的本質屬性。因此,概念教學不應只是簡單的給出定義,而要引導學生親自感受及領悟隱含于概念形成之中的數學思想。比如作者在進行二次函數的教學中,與一次函數對比,首先研究它的簡析式,其次,研究它的圖像,最后,研究它的性質。這樣學生容易理解,又滲透了對比的數學思想方法。
二、確立學習目標
沒有目標,人就會茫然,不知所措。沒有準備的人就是準備失敗的人。所以,要認真進行自我發展設計,規劃出最適合自己的學習生涯發展路線。制定出適合自己的長期、中期、近期學習目標及詳細計劃,并堅持執行。
三、留給學生探索思考的余地
課堂教學中,有些學生能探索出來的問題,教師決不能包辦、代替,應盡可能給學生多一些思考的時間,多一些活動的余地,多一些自我表現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體作用。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學習條件,由學生主動地去發現所要解決的問題。努力將一言堂變為群言堂,將新課標落實到課堂教學全過程。
讓學生在課堂上借助多種形式來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維過程,通過同桌互說、小組討論、師生切磋、大組交流、全班共議,讓每一個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共同探討出結論,這樣學生學得生動活潑,記得牢固,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給予學生充裕的自主學習的時間,為學生提供一個便于自主學習的良好情境,以便于學生自主學習的發展。
四、優化教學過程,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興趣
1.消除學生的學教“相離”現象
當前,在數學學科的教學中,學教“相離”現象較為嚴重。所謂學教“相離”現象,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偏離和違背教師正確的教學活動和要求,形成教與學兩方面的不協調,這種現象直接影響著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學教“相離”現象主要表現在課內不專心聽講,課外不做作業,不復習鞏固。這種現象的直接后果是不少學生因為“不聽、不做”到“聽不懂,不會做”從而形成積重難返的局面。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怎樣消除學生的學教“相離”現象呢?作者的體會是,必須根據教材的不同內容采用多種教法,激發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講解“有理數”一章的小結時,同學們總以為是復習課,心理上產生一種輕視的意識。鑒于此,我把這一章的內容分成“三關”,即“概念關”、“法則關”、“運算關”,在限定時間內通過討論的方式,找出每個“關口”的知識點汲每個“關口”應注意的地方。如“概念關”里的正、負數、相反數、數軸、絕對值意義,“法則關”里的結合律、分配律以及異號兩數相加的法則,在“運算關”強調一步算錯,全題皆錯等等。討論完畢選出學生代表,在全班進行講解,最后學生代表總結。通過這一活動,不僅使舊知識得以鞏固,而且能使學生處于“聽得懂,做得來”的狀態。并評價總結,最終掌握有理數的運算法則。
2.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可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適時地通過數學幻燈投影演示,電視錄像,電子計算機軟件輔助教學等電化教學形式,使學生一目了然地看到生動的函數圖象變換,曲線的坐標變換,立體幾何圖形的截面生成,極限過程等等。
這在發展學生的主動學習興趣方面也起到明顯的效果,因為形象直觀的視覺和聽覺會給學生學習數學留下了鮮明而深刻的印象。
3.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在課堂教學之余,可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數學課外活動,如舉辦趣味數學小講座、數學競賽專題講座、學習方法講座、學習經驗交流會、出版數學墻報等來調動各類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從而發展他們的自主學習興趣。
此外,采用小組教學,個別輔導等形式,也能有效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中,多與學生溝通,便于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新課程實施以后,出現了一些創新試題,如開放性試題、閱讀理解題型、探索題型、示例題型等等。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尋找規律,增加興趣。
總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絕不是個別教師在某個學科在較短時間內所能完成的,需要長期的實踐與總結。
作者簡介:牛志霞,女,漢族,47歲,1967年3月出生于陜西靖邊,陜西靖邊第六中學,中學一級教師,1991年畢業于寧夏教育學院,主要研究方向:初中數學教育。
縣級課題。編號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