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揚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目前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所提出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語文教學中探究性學習的作用也得到了充分重視。本文分析了探究性學習的主要特點,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探究性學習策略,包括運用開放性教學方法,創設自由選擇教學情境及培養深層質疑習慣,以便可以充分發掘學生的探究潛能,有效激發學生對于探究的興趣及提高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探究性學習;教學
探究性學習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小學的課程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運用探究性學習方法,從而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奠定基礎[1]。本文結合實踐工作經驗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探究性學習問題進行了論述,旨在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
一、探究性學習的主要特點
小學語文中的探究性學習主要指讓學生通過探索發現掌握語文知識,在探究性教學中學生處于主導地位,教師則負責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學習,具體而言探究性學習具有以下特點:(1)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具有實踐性、開發性與自主性;(2)學習方式較為靈活,且學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性;(3)學習結果具有綜合性與體驗性的特征,確保了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能夠有效掌握信息收集,知識分析及歸納總結等學習方法。通過上述分析可知探究性學習與傳統學習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別,所以在課堂上應注意調整教學方法。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探究性學習策略分析
2.1運用開放性教學方法,充分發掘學生擁有的探究潛能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不斷跟隨時代與社會前進的步伐調整教學方法,并通過開放性教學對學生的探究潛能進行發掘,從而為探究性學習能力的培養提供有利條件。為了有效實施開放性教學,則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在課堂上提出開放性問題讓學生解答,讓學生通過思考、探索解答問題,并在探究的過程中充分體驗到語文學習的趣味性與創造性。此外,教師在設計語文教學方案時,應考慮教學內容是否開放,學生能否在課堂中獲得主動探究機會,從而完善教學內容,讓學生可以在猜測、驗證中學習知識[2]。例如,在對《守株待兔》進行教學時,教師可先將故事的大致內容告訴學生,隨后提出一系列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上發言,如可以問學生“如果你是農夫(兔子)你會怎么做”等。實踐證明,通過開放性問答,不但能夠讓學生踴躍發言,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在一問一答中自主探究了解成語故事所暗含的深刻寓意,因此對于探究潛能的發掘極為有益。
2.2創設自由選擇教學情境,有效激發學生對于探究的興趣
主動性是探究性學習的主要特征,要確保學生能夠主動探究語文知識,則應通過創設自由選擇教學情境有效激發學生對于探究的興趣。只有學生能夠對探究產生濃厚興趣,才能培養敏捷與靈活的思維、求知欲望,進而通過自身努力提高探究性學習能力。在創設自由選擇教學情境時應注意以下兩個問題,第一,應確保學生擁有自由選擇課堂探究內容的權利。小學語文教材中選擇的課文均具有深刻內涵與教育意義,可以讓學生探究的形式及內容也是多樣化的,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提供多個探究內容讓學生自由選擇。例如,在對課文《豐碑》進行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對朗讀課文的方式進行探究,探究的重點為如何才能讓朗讀過程入景入情,也可以選擇探究文章中的句子或課文文本,并深刻體會原文蘊含的思想感情。第二,應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自由選擇探究性學習的伙伴。例如,將所有學生劃分為若干探究小組,讓學生自愿組合,以便能夠在課堂中探究小組成員感興趣的共同話題,從而激發成員的探究興趣。
2.3培養深層質疑習慣,提高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
“思之始”、“學之端”為疑,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深層質疑習慣,以便使自主思考能力得到鍛煉,從而確保自身探究語文知識的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高[3]。隨著語文閱讀教學的深入,多數學生能夠逐步加深對于文章內容的感知程度,此時教師應引導學生質疑原文當中的部分精妙語句、寫作風格及結構層次等,以便在更深的層次上理解原文內容,從而為探究能力的提高提供靈活的思維能力與理性思考能力。對于學生提出的質疑,教師要教會學生做進一步的篩選,并通過自己的探索解決問題[4]。例如在對《小壁虎借尾巴》進行教學時,可讓學生弄清原文意思,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提出質疑,如“小壁虎是不是已經借到尾巴了”,“既然小壁虎已經有尾巴了,為什么還要問其他的動物借呢”。在學生提出深層質疑后,教師可以根據提出的問題及時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如再次閱讀課文或通過課外閱讀尋找答案,如此一來,學生不但能夠體驗到探究過程的樂趣及滿足探究欲望,同時也可以確保探究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探究性學習對于學生語文學習效率及綜合素質的提高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多種有效手段培養探究性學習能力,同時關注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以保證學生能夠在探究性學習當中培養語文學習興趣及提高情感體驗能力。此外,語文教師還應在實際教學工作中不斷積累探究性教學經驗,從而有效改善小學語文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申甫.如何以實際應用為主線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意義[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32):271-272.
[2]裴吉圭.基于文本,推陳出新——關于小學語文單元整組教學的教學策略的思考[J].語文學刊,2011(6):148-149.
[3]尹玲麗.淺談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改革小學語文寫字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美術),2013(1):99.
[4]趙先安.探討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合作學習的現狀與措施[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32):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