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
摘 要:該文根據固鎮縣新一輪森林資源規劃調查成果,簡述了固鎮縣林業發展現狀,分析了林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優勢及潛力,提出了今后固鎮縣林業發展的思路和對策。
關鍵詞:林業;發展現狀;問題;形勢;思路和對策
中圖分類號 S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2-121-03
2012年4月至12月,固鎮縣組織開展了新一輪的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全面摸清了森林資源現狀,形成了調查成果,并于2013年底通過省林業廳的初步評審,為科學編制“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造林規劃,指導工程實施提供了決策依據。本人參與了固鎮縣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和成果編制工作,在此基礎上對林業發展形勢進行了分析和展望,提出了固鎮縣未來林業發展的思路和對策。
1 固鎮縣林業發展的形勢和現狀
自2000年以來,固鎮縣先后實施了“萬里綠色長廊”、長江(淮河)防護林、荒地造林、“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三線三邊”綠化提升工程等一批國家和省級林業重點工程,林業事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實現了由過去的單純綠化型向生態效益型轉變、由過去的四旁零星植樹向規模造林轉變、由農民自用材向商品材、加工型轉變等3個轉變,實現了林地面積、林木材積、農民林業收入的3個增長[1]。
1.1 堅持不懈植樹造林,綠化水平大幅提升 固鎮縣2002年底被列為全省森林生態網絡體系建設10個示范點之一,通過大力開展森林生態網絡“點”、“線”、“面”的建設,全縣基本形成了以城鎮、村莊綠化為“點”、以道路、溝河林帶為“線”、以商品林和公益林基地為“面”的森林生態網絡體系。目前全縣林地已達24 760.7hm2,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18.23%,比2003年調查時凈增了7.09個百分點,基本實現了道路林蔭化、溝河林帶化、農田林網化、村莊森林化、城鎮園林化、城鄉綠化一體化。
1.2 林業產業發展較快,林業產業化水平得到提升
1.2.1 大力開展植樹造林,資源總量增長迅速 全縣活立木蓄積量2 245 087m3,年木材生長量16萬m3,年木材采伐量11萬m3。百元樹家家有、千元樹村村有、種樹萬元戶鄉鄉有。經果林良種化率占98%以上,梨、葡萄、桃、棗、柿等果樹的種植面積達到445.9hm2,年產各種干鮮果品約1萬t,主要分布在縣園藝一場、二場、石湖園林場等。
1.2.2 引導扶持木材經營加工,木材利用率逐步提高 林業產業組織化程度明顯提高,木材加工廠、原木集散地、家具廠、經紀人等如雨后春筍,增加迅速。以省級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東昇木業、華林木業主代表的板材加工廠32家,年消耗木材20萬m3,年實際加工板材10萬多m3,主要生產中高密度板、膠合板、木芯板、集裝箱底板、木梳等,從業人員2 000余人。以廣盛為代表的規模較大的家具廠6個,個體家具作坊130多家,從業人員1 200余人。以湖溝鎮單海村、劉集鎮溝拐村為代表的木材集散地6個,初具木材交易市場芻形。以徐永、周家華、鄧希海、單飛為代表的木材經紀人100多人。初步形成以“公司+中介+農戶”的林業產業化發展模式和“木材+板材+家具”的產業鏈。
1.2.3 林木種苗花卉產業品種不斷豐富,規模逐漸擴大 縣苗圃是部省聯營林木良種基地,先后實施了林木種苗工程、楊樹優良品種繁育項目等,育苗品種逐步增多,苗木質量明顯提高,良種化率達85%以上。農宜嘉苗木專業合作社、榮林園藝綠化公司、石湖百果園為代表的個私育苗發展到36戶,全縣育苗面積達550.8hm2,除楊樹外,不斷豐富育苗樹種和品種,如欒樹、法梧、國槐、園林綠化樹種、柿、葡萄、核桃、木瓜等經濟林樹種,年出圃各類造林綠化苗木300萬株以上,年產值2 000萬元。
1.2.4 林下復合經營和森林旅游經濟穩健起步,促進森林資源綜合利用 引導廣大林農發展林下復合經營,在林下、林間養殖雞鴨鵝、豬牛羊、魚、黑斑蛙等特色家禽、家畜、水產品,既肥沃了林地,也增加了副業收入,全縣共開展林下復合經營488hm2,年產值3 286萬元。森林旅游業穩健起步,以66.67hm2梨樹為主的香雪生態園,以花為媒,2009-2014年連續6a成功舉辦四屆梨花節,引來了八方游客,促進了地方招商引資,2013年接待游客3萬人左右,2012年9月香雪生態園成功申報為省級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1.3 林業資源得到有效保護,促進了林業可持續發展 在林業資源保護管理中,以貫徹落實《森林法》等林業法律法規為主線,以防治森林病蟲害為基礎,以健全林木限額采伐、林地征占用審批、木材運輸管理、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等各項制度為根本,以加強縣林業派出所、縣林政稽查大隊等執法隊伍建設為保障,以查處亂砍濫伐林木、亂捕濫獵野生動物、非法經營加工木材等各類涉林案件為抓手,使資源林政管理工作逐步規范。同時做好林木病蟲害防治,促進森林健康,每年投入防治經費10萬元以上。
1.4 林業改革初見成效,現代林業建設初現端倪 現代林業是可持續發展的林業,是有內在發展動力的林業,是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兼顧的林業。建設現代林業,必然要進行深刻的變革。一是以落實林業產權為主,推進林業產權制度改革。主要方式是通過拍賣、競租、股份合作等形式,把林權落實到經營者,讓林權所有者吃上“定心丸”,林權落實率達到90%以上[2]。二是推進林業分類經營改革,落實公益林保護政策。固鎮縣于2001年開展公益林建設試點,2010年境內懷洪新河兩岸的267hm2防護林,納入國家重點公益林補償范圍,爭取到國家生態效益補償資金,使林業分類經營政策和公益林政策得到了較好的落實,標志著固鎮縣林業正逐步走上現代林業的發展道路。三是推進林業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鄉鎮林業工作站全部劃歸縣林業局統一管理。
2 林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農田林網總體質量不高 固鎮縣農田林網總體質量不高,沒有充分顯現農田防護功能的綜合效益,主要表現在:一是部分林網網格過大、存在林網缺株斷網和空白等現象;二是部分林網林木管理不到位、病蟲害治理不到位,使得造林效率不高等。endprint
2.2 造林樹種單一 林種樹種結構單一。楊樹較多,其它樹種少,中幼林少近成過熟林少,用材林多,經濟林少。據我縣森林資源清查統計顯示:近幾年,楊樹因其速生豐產而受林農熱捧,已成為我縣造林的當家樹種。
2.3 發展波動性較大 林業發展還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波動性大。比如說,每年的造林面積波動性就很大,各年度造林相差十分懸殊。加上我縣林業產業化程度近期處于較低水平,林業的經濟效益偏低,群眾造林積極性不高。
2.4 投入不足,營林水平偏低 國家林業項目資金遠遠不能滿足項目建設需要,中央財政資金投入僅能滿足苗木購置需要,地方財力有限,無法滿足造林需求。加上我縣廣大林農在林木撫育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科技意識不強,管理水平粗放,造成林業發展水平不高,低產林、低效林依然存在,林地的生產力還不夠高。
2.5 林木管護難度大 由于鄉鎮林業站機構不健全,林業建設任期目標責任制和義務植樹制度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造成林木管護形勢仍十分嚴峻。盜伐、濫伐、故意毀壞幼樹現象還時有發生,且涉及面廣,給案件的查處帶來很大難度;同時森林防火隊伍較弱,有待進一步加強。
3 發展思路和對策
3.1 基本思路 可以概括為:培育1大產業、抓住2項重點、建設3大林種、強化4個基礎、理順5種關系、實施6項工程。培育1大產業即做強做大林業產業,大力發展以木材加工為主的林產品加工業;抓住2項重點即一手抓植樹造林,一手抓資源保護;建設3大林種即建設生態防護林、速生用材林和高效經濟林;強化4個基礎建設即種苗培育、科技推廣、病蟲防治、資源管理;理順5種關系即林業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政府指導與市場調節的關系、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關系、林種內部結構合理的關系、遠景規劃目標與近期發展計劃的關系;實施6項工程即“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三線三邊”綠化提升工程、森林生態網絡體系示范工程、商品林建設工程、城鎮村莊綠化工程、農田林網工程等。
3.2 主要對策
3.2.1 項目帶動,促進造林綠化步伐 抓好林業工作,植樹造林是根本,是基礎。一是繼續抓好“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三線三邊”綠化提升工程等生態建設項目,構建全縣生態防護林骨架體系[3]。二是要深入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要宣傳全民義務植樹的公益性、義務性和法定性,提高公民義務植樹參與率。三是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按照“村莊森林化、道路林蔭化、農田林網化、庭院花園化”的要求,突出道路和村莊綠化,結合村片林改造、四旁隙地綠化、庭院綠化和農田林網建設,大力植樹造林,倡導農民植綠、護綠、愛綠的綠色文明理念,努力實現“村村綠”、“村村美”、“村村富”[4]。
3.2.2 板材加工,促進林業產業發展 一是要緊密結合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在全縣開展招商引資、全民創業等活動,多方尋求林業產業發展的商機,激發林業快速發展的活力。二是以市場為導向,利用豐富的楊樹木材資源,引導扶持5個以上板材加工龍頭企業,上規模,上水平,打造我縣板材品牌,促進深加工,延伸產業鏈,以龍頭企業帶動林業的大發展。三是抓好楊樹速生豐產用材林、經果林、種苗花卉等林業基礎產業,擴大規模,提高質量。
3.2.3 科技推廣,促進森林質量提升 一是以良種苗圃為依托,引進、培育楊樹和經果林新品種。二是對已評選的森林城鎮、森林村莊、科技興林致富示范戶,加強示范指導,發揮帶動作用。三是按照省林業廳的安排,編制我縣森林經營方案,并認真組織落實,提高林分質量,促進森林健康,尤其要加強對現有中幼林的撫育間伐,促進樹木成林成材,最大限度地提高林地生產力。
3.2.4 執法建設,促進林業資源保護工作一是加強林木限額采伐管理,嚴厲打擊亂砍濫伐,在采伐量小于生長量的前提下,促進木材資源的永續利用。二是加強野生動物的保護,嚴厲打擊亂捕濫獵野生動物,保護生物多樣性。三是嚴格執行林地征占用審核審批制度,嚴禁亂批濫占林地。四是加強林木病蟲害防治,促進森林健康。
3.2.5 機關效能建設,促進林業“服務型政府”建設 縣林業局是政府的林業主管部門,要充分發揮部門職能作用,積極推行崗位責任制、服務承諾制,加強機關效能建設,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尤其要加強林業服務窗口建設,涉及林業行政審批的事項,要盡量簡化手續,一次性告知,按時辦結,規范林業行政許可程序,切實為林業、為林農做好服務。
參考文獻
[1]安徽省森林增長辦.安徽省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首戰告捷[J].安徽林業科技,2014,40(1):3.
[2]張致勝.林權是林業產權制度建設的核心[J].安徽林業科技,2013,39(5):7-9.
[3]陳敬.堅持“八個圍繞”完善生態屏障[J].安徽林業科技,2013,39(4):3-4.
[4]安徽省綠化辦.森林村莊建設的“五個注意”[J].安徽林業科技,2013,39(4):5. (責編:徐煥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