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敏
【摘要】 該文論述了目前警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方向,就如何提高教學效果、陪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對警校計算機教學模式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探索方法。從教學目標、教改知道思想、新的教學模式的組成等幾個方面論述了新的教學模式和改革,力爭提高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關鍵詞】 警校計算機基礎教育 教學改革 應用能力 探究性學習
社會信息化不斷向縱深發展,各行各業的信息化進程不斷加速。警校學生畢業后一般都在第一線從事具體工作,現在社會上各行各業和計算機的聯系越來越緊密,計算機的普及使每個人不僅要會操作和簡單地維護計算機,還要會利用計算機基礎知識結合自身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一、警校計算機教學的作用和特征
我國的計算機基礎教育從無到有、由點到面,從少數理工科專業率先實踐,發展到所有高校的非計算機專業都普遍開設了相關課程,計算機教育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計算機教育有兩類不同的范疇:一種是指計算機專業的學科教育即計算機教育專業;另一種是指面向全體學生的計算機基礎教育。警校計算機教學的特征:與其他課程的教學相比,計算機基礎教學有其自身的特點,如實踐性、實用性較強,相關內容更新較快,要求有一定的教學硬件支持,而且作為教師要能夠熟練掌握教學設備和軟件的使用。
二、當前警校計算機基礎教育面臨的形勢
新生入學時所具備計算機知識差異性很大,只有少數學生在高中時代已經熟練掌握計算機基本技能,而有的學生連電腦什么樣都沒有見過。在我連續幾年的教學工作中了解到,在入學前學生掌握的計算機知識多限于網絡的初步應用,比如收發郵件和聊天,但是基礎知識仍然未達到職業計算機教學的目標。
主要原因分為以下幾個方面:(1)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目前,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仍然被很多老師采用,并且堅持以教師為中心,這樣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被動地接受,抹殺了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和創造性。(2)學生存在的問題:學生剛開始時感興趣,但學習一段時間后,隨著神秘感得消失,興趣頓減,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降低。(3)學校教學條件制約,由于招生規模的大幅度上漲、硬件設備的更新淘汰,瓶頸問題出現——學校機器臺數與學生人數比下降,這樣的嚴重制約了學生的上機實踐。
三、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革目標
以能力素質為核心,以知識素質為主體,應該是大學生綜合素質結構的主體。“能力本位”教育是警校教育的體現,主要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所以計算機基礎課的教學改革主要是建立一種既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是認知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并在此基礎上逐步實現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改革。
四、警校計算機基礎課教學的時間探索
1、變換教學模式,堅持“探究性”學習主體。而今,國內基礎教育改革中的重大舉措為探究性學習。針對警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現狀,我們不妨借鑒一下最新的現代教育理論研究,來更好地指導我們的教學。探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就意味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徹底摒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方式,而是要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既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學習興趣的激勵者,也是學生學習交流的組織者,強調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與寫作學習中獲取知識、學會方法,強調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進行討論交流,在學習過程中形成并完善認知結構。
2、 在開展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操作方式。(1)提出任務式教學,增添學生學習動力。(2)創設學習情境以引導其積極的方面。(3)積極交流討論,認真組織協作學習。
3、具體實施和保證探究性學習的開展。(1)借助媒體優勢,完善課堂教學。(2)與時俱進,更新教學手段。計算機基礎教學應該是課堂教學,實驗教學,網絡教學三位一體,互相促進,各方面全面培養學生的上機動手能力、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知識綜合運用能力。(3)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建設。
言而總之,警校教育未來發展的重點是質量和特色。隨著高等職業教育從觀念更新與模式轉換向教學過程的深入,這樣的改革方向是一種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