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妍 張雪
摘要:教學評價是聲樂教學中一個十分關鍵的環節,但是受到多方面的影響,該環節始終都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表現為評價內容和方式單一、評價缺乏針對性等多個方面。鑒于此,本文從教學評價的含義談起,并對如何完善這一重要環節提出了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聲樂教學 教學評價 完善思考
一、聲樂教學評價的意義
所謂教學評價,是指一種獲取和處理用以確定學生水平和教學有效性的證據和方法。具體到聲樂教學而言,其積極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導向作用。導向是指學生們努力的方向和目標,因為教學評價總是以一定的內容和標準為基礎的,這種內容和標準,就是對學生的引領,發揮著一個指揮棒的作用。學生們深知只有沿著這個方向前進,才能獲得令自己和老師都滿意的學習效果,否則就會達不到標準。所以教學評價的這種導向性,從很大程度上保證著聲樂教學的發展方向。其次是規范作用。因為聲樂教學的特征使然,使其難以采用量化評價的方式,需要教師的口傳心授和具體指導。而通過對學生學習情況了解后所做出的這種評價,就是一種鑒定和規范,能夠幫助學生及時認識并改進自身的不足,繼而在后續的學習中揚長避短,獲得更大的提高。最后是改進作用。作為聲樂教師來說,在教學過程中除了以教學大綱為指導外,更需要以教學實際情況為主要參照物。通過對學生進行評價,能夠從客觀上讓教師對當前的實際情況有更為深刻和全面的認識,繼而做出有針對性的調整和改進,以保證教學沿著一個正確、健康的方向發展。
二、對完善教學評價環節的思考和建議
(一)采用多元化的評價主體
傳統教學評價中,教師是唯一的評價者,雖然能夠保證評價的針對性,但是因為這種評價主體的單一,所以難以保證評價的全面和客觀。因此教師不妨從變革評價主體入手,給學生以更多的表現機會,使評價本身更加豐富,更好實現評價的目的。比如生生評價。學生們演唱完畢后,教師可以讓其他學生對其進行評價。因為身份和視角的不同,所以學生們的評價更加能夠為學生所接受。而且其對評價的闡釋,也從一定程度上顯示出了他們目前的學習狀況,使教師對整體學習情況的了解多了一個渠道。而且在具體的評價中,教師可以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分別進行評價。一般來說,水平高的學生所做出的評價,正是他們所擅長的地方,能夠給演唱者以啟示和借鑒;而水平低的學生所做出的評價,正是他們的不足之處,由此給演唱者以鼓勵和信心。通過這種生生評價,既能使評價環節得到豐富和深化,還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拉近師生和生生之間的距離,可謂是一舉多得。又比如學生自評。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是當前教育界大力提倡的一種理念。特別是作為聲樂教學來說,每個人的嗓音條件、學習經歷等都是各不相同的,僅憑最后的定性評價,難以真實反映出學生的實際水平。而讓學生自己進行評價,就等于給了學生一個自我表達的機會,能夠將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遇到的困惑以及不足等詳細講給教師聽,然后再由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其效果是傳統的教師單一評價所不能及的。所以教師不妨從評價主體的變革入手,給學生以更多表達的機會,使評價變成一種真誠的探討,進而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傳統的聲樂教學評價中,都是教師量化考核這一種方式,簡單的一個分數,既不能反映出學生的實際水平,也沒有體現出評價本身的價值和意義。隨著科學技術的革新和信息時代的來臨, 知識論也發生了變化。知識被視為一個過程, 而不是結果。所以要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注重學生進步發展的一面,而不是為學生做出最終性評價。比如檔案袋評價法。這是近年來在世界各國受到普遍好的一種評價方法,其主張為每一個學生建立起一個檔案,按照時間的順序記錄其學習的全過程。學生每上完一堂課或進行過一次舞臺實踐后,都將相關情況及時記錄在檔案中,再由教師進行審閱,并作出有針對性的指導。一段時間過后,當學生再看檔案的時候,能夠清晰看到自己全部的學習經過和教師在不同時期針對不同情況對自己做出的評價,從而形成對自身的正確認識。而且對于教師來說,這個檔案也是一份珍貴的材料,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也是自己教學能力提高的過程。評價本身并不是目的,之前之所以采用量化考核的方式,也是為了讓學生通過分數認識到自己的真實水平。而采用了這種檔案袋評價法,則使評價更加及時、更加具有針對性,讓教師和學生都對當下的學習進程有清晰的認識,始終保持充足的學習熱情,其效果是傳統的評價方式所不能及的。所以教師應該多學習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結合教學實際予以創造性的運用,真正發揮出教學評價的價值和作用。
(三)注重對實踐的評價
長期以來,高校聲樂教學評價都是集中在一年兩次的學期末,由學生演唱一首歌曲,臺下的幾位老師打出分數。這種評價方式除了在評價環節本身上的缺失外,同時也沒有體現出聲樂的實踐性特征。受到多種原因的影響,多數學生的舞臺實踐技能都十分缺乏,很多學生都能在琴房內從容自如地演唱,但是一到了公開演唱時,水平的發揮就會大打折扣。這自然是缺乏豐富的舞臺實踐所致。要知道公開表演正是聲樂藝術的基本特征,音樂專業的畢業生,理應具備嫻熟的舞臺表演能力。所以作為教學評價來說,也應該體現出對實踐的重視,以推動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具體來說,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多組織一些舞臺表演活動,要求全體學生參加,并將學生的舞臺表演情況作為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此來體現出對學生舞臺實踐的充分重視。而且評價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旨在讓學生通過評價而獲得有針對性的提升。所以教師在評價的同時,也要注重對學生的講評和指導,幫助他們在下一次的表演中發揮的更好。而且除了這種正規系統的評價外,教師也可以通過一些課外的實踐活動來進行一些靈活的評價。比如可以多組織一些內部的演唱會,獲獎者由教師請客吃飯等等,以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利用教學評價環節,使學生舞臺實踐能力得到及時和有效的提高。
(四)采用更多的評價標準
受到傳統教育觀念和聲樂教學屬性等多方面的影響,傳統的教學評價中,都是以歌唱技巧作為主要的評價標準。誠然,聲樂是一門表演藝術,必須要以扎實和嫻熟的演唱技巧為基礎。但是技巧并不是聲樂的全部。特別是作為聲樂教學來說,除了讓學生學會歌唱技巧外,更重要的在于讓他們真正了解和感受音樂,提高審美能力和綜合素養,這才是最本質的教學目的。如果在教學評價中僅僅以歌唱技巧作為評價標準,所培養出來的學生只能是一個個歌唱的工具。所以應該對傳統的評價標準進行變革。比如有的學生雖然在歌唱技巧上有所欠缺,但是在情感表現方面卻十分真摯,而這種真摯情感表現的背后是什么?正是學生對作品全面而深入的認知和感受。所以同樣應該得到教師的積極評價。又比如有的學生雖然本次考核中仍然發揮不佳,但是較之以往已然有了巨大的進步,反映出了其在課下的勤奮和努力,更應該得到教師的肯定和贊揚。所以聲樂教學評價決不能僅局限于技巧這一個方面,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標準,才是真正了解聲樂藝術的體現,才能夠讓評價真正成為學生進步的助推器。
三、結語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聲樂教學評價對于整個聲樂教學來說,是極為重要的,既能夠讓學生們認識到自己真實的水平,又能夠讓教師對整個教學有更為深入的了解,從而為后續教學的開展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因此作為高校教學來說,理應對其價值和意義有充分的重視,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對傳統的教學評價進行變革,使之真正成為了提高聲樂教學質量的助推器。相信在廣大聲樂教師和學生的努力下,聲樂教學評價一定能夠得到完善和發展,而聲樂教學事業也會因此而受益匪淺。
參考文獻:
[1]徐彪.論聲樂教學評價的意義[J].音樂創作,2011,(04).
[2]高拂曉.中外音樂表演理論研究進展及比較和評價(上)[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11,(03).
[3]高拂曉.中外音樂表演理論研究進展及比較和評價(下)[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11,(04).
[4]李文娟,張文俊,張瑩,潘晉.基于特征比較的聲樂評價方法[J].計算機工程,2009,(17).
[5]羅曼麗.開放性評價教學法在聲樂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音樂天地,2009,(09).
作者簡介:
[1]趙妍:河南科技學院藝術學院;
[2]張雪:新鄉市牧野區陵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