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利
摘?要:本文依據新課改的要求,結合技工學校的培養目標,就技工學校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前提及教學方法進行分析、探討,認為體育教師要與時俱進,靈活多變地進行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體育教學?創新能力?前提?教學方法
創新是我國素質教育的核心要義,新的時代賦予技工學校新的使命,即培養 “高素質、強技能、應用型、創新性”專業技術人才。學校體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授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每一位體育教師應擔負的職業使命。
一、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前提
1.體育教師自身素質要求
技工學校體育教師應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質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系統的教育理論和淵博的文化知識、專業技能及教學能力、組織與管理能力、自我調控能力、決策能力等,還應具備以下幾點。
(1)獲取信息并內化為自身知識的能力。信息知識是創新的源泉。日常生活中,面對來自各種媒介的大量紛繁無序的信息,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搜集整理,加工選擇,分析研究,內化為自身的知識素養,并在實踐中合理運用和創新發展。
(2)創造性思維和創新實踐能力。創造性思維,是一種具有開創意義的思維活動,是以感知、記憶、思考、聯想、理解等能力為基礎,以綜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的高級心理活動。創新實踐能力指人所具有的發現新問題或新事物,提出新觀點或新辦法,解決新問題或創造新事物的能力。結合技工學校培養目標和學生自身發展需求,體育教師要善于尋找、創造有助于提高創新能力的情景,敢于打破常規,進行改革和創新,將創造性思維付諸實踐。
2.創建一個民主、寬松、和諧、愉快的教學環境
學生在學校中的發展與其受教育和教學所處環境息息相關。體育教學環境是學校體育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客觀條件。創建一種民主、寬松、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環境,學生的思維才不會被束縛,才會自主地學習、探索、思考、創新。
3.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激發其體育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力求探索某種事物和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在體育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適時地參與教學計劃制定和內容的選擇,從學生的個性、特點出發,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激發其興趣。
二、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方法
1.問題教學法
問題教學法,就是讓學生在尋求、探索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中,掌握知識、發展智力、培養技能,進而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講授籃球投籃時,在引導部分提出如何投籃,讓學生思考、嘗試,調動了學生積極性。在這一過程中,出現了單手拋投、雙手胸前投籃、“端尿盆”式投籃,還有同學模仿明星的投籃等,充分發揮其想象力、創造力。最后講解示范,學生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投籃方式去學習掌握。
2.情境教學法
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創設良好的、有助于激發學生創新和實踐熱情的教學環境和氛圍。例如:在足球傳球教學中,利用語言、場地器械,創設足球比賽情景,學生回想或是角色代入足球比賽中,思考一場足球比賽中除了跑之外做得最多的是什么。引導學生思考,提問,討論,得出結論:傳球。然后教師介紹各種傳球技術,讓學生根據回想,嘗試練習,教師講解指導,使學生主動去掌握熟悉的傳球技術,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3.體育游戲教學法
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要求,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激勵、引導學生創編游戲,調動學生積極性和興趣。例如:在籃球傳球教學中,為熟悉球性,鍛煉手感,學生創編了“單手傳球接力游戲”。要求根據人數分組,各組圍成圓圈,隊員間隔一臂距離,單手拋接球,看哪一組傳球次數多。教師協助指導、評價。此種教學方法很好地鍛煉了學生思考能力和組織能力。
4.分層、分組教學法
分層、分組教學,其指導原則就是因材施教。在教學過程中,按學生身體素質、運動興趣、自身運動能力水平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分層、分組。對不同層次、不同組別的學生提出各自不同的目標要求,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潛能,促進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身心發展。
總之,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與時俱進,突破傳統,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在提高學生身心健康的同時,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探索、創新。開拓其思維,激發創新意識,培養其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唐紅明,敬龍軍.淺談職業教育中體育教師創新能力的培養[J].職教論壇,2010(5).
[2]周海亞.體育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幾組關系[J].內江科技,2011(9).
(作者單位:即墨市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