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煥炯
摘?要:良好的性格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好比水泥柱子中的鋼筋鐵骨,而專業知識與技術技能則是澆筑的混凝土,如果沒有鋼筋鐵骨的支撐,怎么可能建起高樓大廈?所以,成就一生,最重要的條件是要具有良好的性格。當今社會,對孩子的教育被提到空前重要的位置。但是,人們對于教育的認識和把握,卻未必到位,在很多時候,甚至出現極為嚴重的偏頗。諸如,重知識輕技能,重智育輕德育,重普教輕職教……不一而足。眾多獨生子女的父母,往往只關注、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認為只要成績好了,其他什么都不重要;如果成績不好,那就是失敗者。故而,技工學校學生及其家長或多或少存在著自卑感,更不重視學生性格的培養,以致技工學校的學生不良性格較為普遍,由此帶來的壞習慣也嚴重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將來的工作。本文作者結合長期的教育實踐,談談如何多管齊下,培育技校生健全的性格。
關鍵詞:技校生?性格缺陷?原因分析?對策措施
世界著名心理學專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笨磥硇愿袷强梢院筇炫囵B的,也是至關重要的。在我們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越來越要求從技工學校培養的技術工人,不僅要有扎實的技能基本功,更具有良好的性格和優良的道德品質。擁有了良好的性格,才會擁有健康的人生、快樂的生活。社會才會不斷地進步,經濟才能發展,祖國才有希望。因此,作為技工學校的一名教學、教育工作者,要想辦法、動腦筋,在培養技能人才的道路上,更注重學生性格品德培養,這是我們留給學生最寶貴的、享用終身的財富。
一、技校生常見的性格缺陷以及形成的原因
當班主任接管一個新班時,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有很多性格迥異的學生。筆者重點歸納、總結了技工學校學生常見的四大性格特征如下。
1.性格暴躁,缺乏理智
在許多學生的腦海里,解決問題處理矛盾,就是打上一架。認為武力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有時還會把同學當成出氣筒,甚至隨意損壞財產等。情緒一上來叫上同學拿起棍棒就群毆,根本不想后果。朋友、同學在他們眼里就是有困難能跳出來“擺平”才是“好哥兒們”。這也是班主任工作最頭痛、難以解決的問題之一。具有這種性格的學生,往往缺少關心和關愛,以單親家庭居多。
2.自私自利,缺乏責任感
只要自己過好,管別人好壞干嘛。同情心、團隊意識、班級榮譽,那是班主任的事。這些學生往往對自己“自由主義”,對別人“馬列主義”,用顯微鏡看別人的缺點,用放大鏡來看自己的優點。班主任想糾正一下,談個心。他還會說:“那是別人錯了,我又沒問題,找我干嘛?”由于父母過度溺愛、嬌慣,這類性格也是常見的。
3.脾氣古怪,難以合群
過于內向、拘謹、畏縮、不合群的學生,做任何事都沒有激情,不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嚴重時不能與同學融洽相處。軟弱、幼稚、多疑多慮、情緒不穩定,難以愉快地過好三年集體生活。這類學生家長從小管教過分嚴厲、過分照顧、過分保護,缺少在公眾場合鍛煉的機會。
4.時常撒謊,不夠誠實
撒謊也是有癮的,開始的幾次蒙騙,沒有被發現,或者是發現了沒有及時教育,因此達到了一定的目的,過程簡單,效果明顯,時間一長就成了習慣。造成經常撒謊的主要原因是:小時候父母往往對子女要求過高,達不到要求怎么辦?作弊、謊報成績等,又沒有被及時教育,長大后就養成了這種壞毛病。
二、培養技校生健全良好性格的措施和對策
性格既具有可塑性又具有相對穩定性,性格的形成離不開環境的影響,這種影響來源于家庭、學校、社會等。作為班主任應該力所能及地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措施和對策。
1.“魔鬼三十秒”,教會學生控制情緒
學生間打架,特別是群毆,是最困擾班主任工作的難題之一,也是常見的現象,許多班主任往往感到力不從心、束手無策。其實最根本的辦法是讓學生學會控制情緒以及改變一些心態。曾經有位長者告訴我們一個方法還是比較有效的,取名為“魔鬼三十秒”。所有引發災難性后果的行為,都是在發脾氣的頭三十秒爆發的,比如:砸東西、燒房子、跳樓、打架等都是這么爆發的。而且往往事后十分后悔。這時可以想象成用冰把自己凍住一分鐘,在這一分鐘內略加思索,往往就挺過去了,這樣讓學生試試,相信會有一定效果。
技校學生以住校生為主,學生們長時間相處,難免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矛盾,時有爭吵、糾葛發生。只要不是大的原則問題,就該與人為善、寬大為懷。絕不能得理不讓人,無理爭三分。更不要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得臉紅脖子粗,甚至拳腳相加,傷了和氣。
2.“讓人非我弱”,教會學生寬容友善
同學們心胸應該寬闊一些。常言道:“宰相肚內好撐船”“得饒人處且饒人”。“讓人非我弱”說的都是做人要有博大的胸懷。
有時候,問題本身不一定非要論出個是非曲直。如果涉及具體問題,不要將過去的恩恩怨怨牽扯進來,這樣不利于解決當下的問題。同學間的矛盾往往是因為口角引起的。一方揭短說是開玩笑,另一方氣度不夠大,最后發展成動了拳腳。人與人相處,彼此之間要友善,這種友善體現在禮讓。一位哲學家曾經說過:“人比動物高貴之處在于,人是有理智的、有感情的”。有了矛盾,要化干戈為玉帛。學會適當的讓步,還要學會減輕壓力和煩惱,這也是寬容的表現。
3.“微笑作名片”,教會學生輕松交際
對周圍的人經常面含微笑,會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經常助人為樂,就像把錢存入銀行,不會減少,還會產生豐厚的利息。當同學遇到困難時,舉手之勞的事多幫助一些,千萬不要認為這樣吃虧了,這樣反而會使別人對你的好感大大增加。在給同學帶來方便的同時,自己的內心也會感到愉快。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未來。
4.“烏鴉知反哺”,教會學生感恩忘怨
在同學間相處時,有不少同學盯住別人的缺點與錯誤不放,造成這種壞局面都是別人不對,而從不找自身的原因。甚至還說:“我對別人那么好,別人對我如此不盡如人意”。
《百家講壇》王立群老師說過:其實人既健忘又善記。什么時候健忘?有恩于己時健忘。什么時候記得很清楚?有恩于人時記得可清。這也是人的天性,但是要把心態和人際關系處理好,恰恰應該顛倒過來。有恩于人,忘掉它;有恩于己,一輩子記住它。
同學們,回想一下自己走過的路程,有恩于己的一定有不少。父母、長輩、老師、同學等,記住他們并用一生去報答。做一名身心健康的青年,你一定會收獲更多。
5.“課余多活動”,培養學生正常愛好
健康的業余愛好不僅使我們從中獲得巨大的樂趣,還可以使性格得到陶冶,也能增進同學間的友誼。我們可以在組織觀看體育比賽的同時,讓學生了解比賽規則,明確球場上必須服從裁判。其實校園生活也要遵循規則,只要是校規校紀,即使你認為某些條例不合情理,也必須要嚴格遵守,這樣的校園生活才能和諧。班主任應該多培養自己豐富多彩的業余愛好,這樣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造就學生良好的性格品質。
6.“校園飄書香”,引導學生正向心態
一個人有消極、恐懼、憤怒、憂慮情緒時,往往是不健康的一種體現。長此以往,會帶來許多不良后果。如果能通過名人、名言、警句或歷史人物來進行自我激勵,一定能有效地控制好情緒,要做到喜怒有常、喜怒有度。情緒的表達,不能隨心所欲,任其發展。在歷史上、小說中就有不少典故:像《范進中舉》中的范進是高興過度而笑瘋的;《三國演義》中的周瑜是怒不可遏吐血而亡的;《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是哭死的。這些都是情緒過度導致惡果的典型案例,情緒一定會影響身心健康,要學會控制情緒,進行自我調節。
7.“良藥不苦口”,減少學生叛逆抵觸
對于內向的學生批評一定要把握度,若處理不當,很可能會導致學生心灰意冷、久久不能自拔。即使要用批評,語言也要盡可能委婉些,帶上一些鼓勵性的話語。忌諱挖苦式、揭短式、孤立、排斥式的批評。
人喜歡聽好話,喜歡被人稱贊,學生更是如此。有很多專家說過,好學生是被夸出來的。表揚、鼓勵得當,可以使學生身心得到極大的愉悅和滿足。自信心、自尊心、上進心得到提升,有助于改正不良的習慣,保證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8.“家校成一家”,共鑄學生良好性格
家庭被稱為“制造人類性格的工廠”。父母的性格特點通過親子關系潛移默化地在孩子身上打下烙印。所以班主任要多與家長取得聯系,共同培養學生的好性格。
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首先要從老師、父母自身做起。如果老師、父母性格不好,缺乏修養,那么孩子就會看在眼里、聽在耳里、記在心里、印在腦海里,天長日久、耳濡目染,逐漸地把不良性格集于自己身上。因此,老師、父母必須加強個性和品德修養,不斷完善自己,這既是教育子女、學生的需要,也是自己事業和健康長壽的需要。
三、心得
在培養學生好性格的道路上還有很多路要走,在技工教育、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諸多不如意的地方。例如:許多班主任對學生性格的培養還不夠重視,班主任自身素質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班級人數過多導致班主任力不從心,暫時還不能實行小班化教學,在與家長溝通方面還存在某些障礙等等。但是,筆者相信隨著社會的進步,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很多問題是會迎刃而解的。
參考文獻:
[1]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2012.
[2]譚愛平.讓班主任工作快樂起來[M].上海: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3.
[3]趙桂紅.班主任對學生的談心與心理健康教育[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