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森+劉玉蘭+劉飛
摘 要 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對高職體育專業技能人才的不斷需求,堅持能力本位已成為體育教學改革的基本價值取向。而提高體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辦出高職特色的關鍵是專業教學團隊建設,因此,明晰其基本內涵和特征,為我國高職院校教學團隊建設的順利進行和健康發展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 能力本位 體育專業 團隊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On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Team Building of Basic "Competency-based"
PENG Sen, LIU Yulan, LIU Fei
(Hu'nan Sports Vocation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014)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vocational skills sports talents, the ability to adhere to the basic value orientation has become the standard of sports teaching reform. The key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sports, do a vocational specialty is teaching team building, therefore, clear its basic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smooth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ing team building and vocational colleges reference.
Key words competency-based; sports professional; team building
1 “能力本位”教學團隊建設的內涵
1.1“能力本位觀”在教學團隊建設中應用與體現
現代的教育觀和人才觀已由重知識向重能力和素質轉變,也是職業教育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因此,是否重視能力的培養也是新舊教育觀和人才觀的根本區別。而能力本位教育的核心是要培養學生從事某一職業的能力,因此,體育也要根據職業能力的需要,培養學生的運動技能、職業技能及社會能力、方法能力。所以,高質量的人才,來源于高質量的教育,高質量的教育則取決于高質量的專業教學團隊,專業團隊的綜合素質應是高職教育現代化的關鍵。因此,以能力為本位,培養和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應成為21世紀教師的基本理念。
1.2 教學團隊建設中的能力要求
教學團隊建設中,能力的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團隊協作能力。因為專業及其相關建設等都需要團隊的合作才能完成,要通過教師個體參與來調動整個團隊的積極性,才能創造性地完成工作。在人才培養模式、課程建設等相關問題上,還要通過與行(企)業進行有效溝通才能達成共識。因此,團隊精神、協作能力也顯得重要。二是教育教學能力。教學團隊要在掌握有關體育行業的基本知識前提下,熟知當前體育行業職業崗位對人才基本知識、基本能力的要求,能夠對學生進行創新實踐能力、技能訓練的指導,也能夠開發以能力本位的課程內容,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來加強教學的直觀性,提高教學質量。
1.3 教學團隊建設中的素質要求
培養高素質技能型體育人才,是高職體育專業教學團隊建設的關鍵,應具備:一是職業道德素質。具有良好的師德形象,高尚的師德風范、強烈的事業心和使命感,還要熟悉并遵守相關行業的職業道德,通過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為學生樹立良好的行業職業道德做出榜樣。二是行業職業素質。行業發展變化對人才的需求也在改變,通過充分了解體育行業對崗位工作的變化需求,及時調整和改進教學培養目標、教學內容。以“必須、夠用”的原則,通過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來加強學生基礎理論、專業實踐技能的學習,以此來注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來進行專業開發和改造。
2 “能力本位”教學團隊建設的特征
為突出高職辦學特色,體現以“能力本位”的高職體育專業教學團隊建設,一般來說應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2.1 明確以“能力”為教學目標
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體育人才是高職體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就是要針對市場需求,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綜合職業能力,通過密切聯系行業企業,培養具有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高職教育特色。因此,在教學改革上要凸顯開創性和探索性,針對提高學生的崗位職業能力、實踐創新能力,推行工學結合,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作為衡量整個教學團隊集體績效的重要標志。
2.2 合理的以“能力”分類分層的教學梯隊
教學團隊要有一定數量業務能力互補、學歷、職稱、學緣結構合理的教師組成。以中青年骨干為主體,既要有高水平的教學帶頭人,又有來自行業企業的富含實踐經驗的專兼職教師,團隊成員之間的知識、技能和個性應體現知識技能的互補,以此來構建良好的教學實踐平臺。教學團隊既要對任務的完成負有責任,又能充分體驗集體智慧帶來的優勢,享受團隊發展取得的成果。
2.3 具備以“能力”為特征的鮮明團隊精神
高職課程體系已突出職業能力為本位,課程體系中專業基礎課、專業技術課等與實踐課程、校內課程、校企合作開發的課程前后銜接和整合都需要教學團隊成員協同配合,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建立突出職業能力的課程標準,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教學團隊內部管理是領導權和決策權共享的團隊管理模式,教學團隊帶頭人統領團隊成員目標明確,協調行動,有效管理。endprint
2.4 凸顯以“能力”為特征的有效團隊管理
通過密切校企合作,加強教學團隊專業實踐能力建設;培養和選拔團隊帶頭人,加強教學團隊的教學和科研能力建設;創新管理體系。加強教學團隊內部管理、運行及考核機制建設。
教學團隊內部管理應是領導權和決策權共享的團隊管理模式。教學團隊帶頭人的領導作用不再是傳統組織中的領導權和決策權的獨享,而是在溝通的基礎上達成共識,在信任基礎上形成承諾。明確團隊發展方向。鼓勵教師將科研融入教學內容中,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和團隊合作。教學團隊將依托合作單位和實習基地,鼓勵教師進行教學實踐,全面提高運用相關理論解決實際管理問題的實踐動手能力。
2.5 創新以“能力”顯著的教學成果
教學效果的優劣是衡量教學創新團隊的根本性指標,通過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考核以及學生、專家、同行的認可度等方面衡量團隊的教學效果。團隊成員都應堅持教學一線工作,以教學大綱為依據,關注學生的實際需求,努力改進教學方法,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課堂教學和實訓質量。團隊還應充分發揮學科優勢,為學生的創新實踐活動設計課題、提供平臺,促進學生實現就業。
要實現發展學生的“能力”創新,就要充分發揮高職體育專業的教學優勢,從注重創新實踐操作、增強實踐教學的探索性,來指導學生自行設計實踐過程,挖掘實踐教學中可利用的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因素。
基金項目:湖南省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ZJB2012035
參考文獻
[1] 韓慶祥.能力本位[M].中國發展出版社,1999.
[2] 王敏勤.由能力本位向素質本位轉變——職業教育的變革[J].教育研究,2002(2).
[3] 王瑩.基于能力本位的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
[4] 林若波,林漢順.基于能力本位的立體式教學體系的建模研究.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2).
[5] 和震,吳萬雄.能力本位職業教育的歷史背景與理論基礎分析[J].工會理論與實踐,2002(10).
[6] 陳麗金.高職院校教學團隊建設研究[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4).
[7] 岳慧君,高協乎.教師教育教學發展觀角下的高校教學團隊建設[J].中國大學教學,2010(5).
[8] 常忠武,丑立新.高職院校內涵發展應重視教學團隊建設[J].中國成人教青,201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