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好漢
摘 要 民辦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在激烈的競爭中持續健康發展,就要從民辦高校核心競爭力的影響因素入手,打造優勢與特色。本文首先分析了民辦高校的特點,進而從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兩個層面對民辦高校核心競爭力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民辦高校 核心競爭力 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Impact Factors of Private Universities Core Competitiveness
LIU Haohan
(Office of Teaching Affairs, Shandong Xiehe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9)
Abstract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to the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we must start from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reate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then analyzed from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factors and internal factors at two levels of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private universities.
Key words private college; core competitiveness; impact factors
我國民辦高等教育興起于上世紀80年代,發展到現在已有30年的歷史,先后經歷了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由規模擴張到內涵提升的發展歷程,現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12年)》指出:民辦教育是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促進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根據教育部發布的《2012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全國共有民辦高校707所(含獨立學院303所),在校生人數達到341.23萬人。要想保持民辦高等教育事業健康持續發展,必須在提高辦學質量、加強內涵建設、培育優勢與特色上下功夫,必須在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上下功夫。
1 民辦高校的主要特點
(1)雙重性。民辦高校具有“民辦”“高校”雙重性,“民辦”屬性指的是其社會屬性,體現在辦學主體的特殊性,它是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面向社會舉辦的高等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高校”屬性指的是其功能屬性,是為我國公民提供高等教育的場所,體現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四大方面。(2)靈活性。民辦高校辦學體制機制靈活,因需設崗,管理隊伍精干,因教職工均實行合同制,對于不能很好地履行職責、勝任工作崗位的職工可適時進行辭退,較好地避免了機構臃腫、人浮于事的現象。其次,民辦高校辦事流程簡化、辦事效率較高,特別表現在選人用人、人事任免、選購設備等方面,大大縮短了時間、提高了資金利用率。(3)同質化。隨著國家鼓勵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相關政策的推出,各級各類民辦高校便如雨后春筍般蜂擁而上,很好地適應了我國公民對高等教育的不同需求,但在辦學形式、教育資源、專業設置等方面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特色和優勢不明顯。
2 民辦高校核心競爭力影響因素分析
民辦高校要想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必須結合自身的特點,不斷打造辦學優勢與特色,提升核心競爭力,為此就需要搞清楚提升民辦高校核心競爭力有哪些因素。
2.1 外部因素
(1)政策層面。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也采取了諸多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規范了民辦高校的辦學行為,促進了民辦高校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特別是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指出,社會力量舉辦的民辦教育同樣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廢除對非公有制經濟各種形式的不合理規定,消除各種隱性壁壘。由此可見,國家從法律法規和制度上逐步保障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的平等地位,但真正將這些政策落到實處,確實需要一定的時間。(2)社會層面。個別民辦高校不規范的辦學行為,在社會上產生了一些不良影響,新聞媒體出現了不少負面報道,導致社會用人單位、學生、家長等普遍不看好民辦高校,對民辦高校存在重大偏見,如何扭轉這種局勢,需要民辦高校進一步規范辦學,加強內涵建設,培育優勢與特色,更好地發揮社會服務能力。
2.2 內部因素
(1)辦學理念。理念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民辦高校要提高核心競爭力,必須更新辦學理念,堅持“辦學以教師為本,教學以學生為本”,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著眼于培養基礎理論扎實、專業知識面廣、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創業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2)辦學行為。民辦高校要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堅持依法辦學、誠信辦學、規范辦學毫不動搖,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認真落實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和要求,在招生、教學、就業、后勤服務等工作中,認真履行承諾,不搞虛假宣傳,爭取實現零投訴、零舉報,提高社會認可度。
(3)教育資源。民辦高校辦學基礎差,辦學條件、師資力量薄弱,為此,民辦高校必須堅持開放辦學,本著“不為所有,但為所用”的原則,注重資源整合,廣泛吸納社會資源,緊緊依靠普通高校優質教育資源,實現借力發展、借勢發展,不斷培育自己的綜合實力。
(4)辦學規律。鑒于民辦高校的雙重屬性,在辦學過程中要遵循兩個規律,即市場規律和教育規律。遵循市場規律,就是要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靈活調整和設置專業,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強化招生宣傳,制定靈活的就業政策。遵循教育規律,就是強化“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學質量的關鍵地位、教學投入的優先地位”,注重教學研究,實施教學改革,強化特色,打造品牌。
(5)內涵建設。民辦高校普遍重視招生工作,而忽視教學工作和內涵建設,從長遠來看,要實現學校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加強內涵建設,積極組織申報各級各類質量工程項目,主要有精品課程、品牌特色專業、教學團隊、教學名師、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教改立項等,只有這些質量工程項目數量充足了,質量都提高了,才能贏得教育主管部門和社會的充分認可。
(6)校園文化。高校的任務之一就是文化傳承與創新,作為民辦高校亦是如此,所以民辦高校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凝練體現本校特色的校風校訓,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以此影響和浸潤著學校師生,升華為全校師生的信念,成為大家的共識與行為規范。
(7)優勢與特色。民辦高校如果沒有自身優勢與特色,在當前大眾化教育階段,很難與公辦高校抗衡,也很難從眾多民辦高校中脫穎而出,必須立足學校辦學實際,面向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打造學校優勢與特色,以增強社會競爭力。
總之,在當前各大高校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民辦高校必須立足實際,認真分析自身特點,分析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影響因素,辦出特色,辦出水平,才能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2年山東省省級教學改革立項項目—民辦高校核心競爭力構建研究(編號:2012539)階段成果
參考文獻
[1] 劉長江.民辦高校應該如何提升核心競爭力[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3(12).
[2] 董婷.提升民辦高校核心競爭力的對策[J].安順學院學報,2013(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