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業創新進行推廣是由傳播和擴散兩個部分組成,農業的傳播和擴散具有特定的目標和方式,以及廣告成本多等特點。農業的創新傳播是由個人傳播、集體傳播、整體傳播和營銷傳播共同組成的。政府作為農業創新的間接推廣主體,為農業推廣工作提供了基礎和保證,而農業的推廣也為農業的創新傳播和擴散提供了一個重要的途徑。創新體系是農業傳播的必要步驟,所以在農業中傳播和擴散具有一定的效果。
關鍵詞:農業創新;傳播;推廣研究
中圖分類號: F3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4)-12-08-1
1 農業創新傳播、擴散和推廣三者之間的聯系
農業創新傳播需要推廣主體積極的進行宣傳和示范,能夠更快更好地被傳播到廣大的農村之中,農民就可以進行學習和借鑒經驗并及時交流。當創新的精神流傳到農村之后,就會很快的在成員和農民之間進行傳播,并且有可能擴散到更遠的范圍,傳播人員可以先將它下放基層進行實驗,再向其他農民進行傳播,從農業的推廣中得到創新的方法。一般來看,傳播需要工作人員進行專門的推廣,這樣才能為更好的擴散打下基礎。傳播是創新的前提條件,擴散是農業創新的保障,所以,只有將傳播和擴散相結合,才能更好的推進農業的推廣工作。
2 將農業創新傳播及擴散的特征進行比較
2.1 傳播擁有較強的目的性,而擴散的目的卻不明顯
我國農業創新的宣傳者大都是在農業作業中有經驗的人員,包括各級從事創新工作的媒體工作者和研究的專家學者。他們在進行宣傳時都具有很強的目的性,就是想要將新技術、新方法、新思想傳播到更遠的地方,使從事農業的人員對這些進行了解、認識和運用,使農民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進而促進農業的產量增加,提高農民的整體收益,使農村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得到共同的發展。農業創新中農民是最主要的宣傳者,雖然農民沒有進行傳播和擴散的義務,只是在田間進行操作創新時,被鄰居看見進而被模仿,或者在進行交談時無意識的交流這些經驗。但是這只有在試驗成功之后,才會在農業中廣泛的傳播開來。所以,在創新中進行擴散和推廣的目的性較差,很多時候并沒有有效的進行推廣,因此,農業創新是無意識的推廣和傳播活動。
2.2 進行傳播時有特定的一套方案,擴散時沒有專門的方案
傳播者在進行傳播的時候,要想有效的完成傳播的目的,就應該制定一套方案來開展傳播活動。可以依照創新的特征和傳播的接受者進行選擇,選擇一種適合的傳播方法完成傳播的任務,這些都是為了使傳播的效果達到最好。但是創新擴散中并沒有對這些進行考慮,只是為了讓被擴散的消息及時得到擴散,并沒有考慮擴散后的效果,即便有意識的進行擴散,也沒有對對方進行繼續的追蹤,對方是否有使用這種方法。所以,農業創新擴散和傳播兩者之間有所不同,不像傳播的工作者一樣注重傳播的效果。
2.3 傳播是由推廣機構進行成本負擔,擴散則是由機構之外的部門進行承擔
推廣機構中的工作人員進行農業創新的傳播,需要花費一定的資金,而這些成本就需要推廣機構承擔。而將農業創新進行擴散只需要在農民間進行,這期間并不需要花費任何費用,為推廣機構省下了大筆資金。如果沒有農民之間的傳播擴散,就需要推廣工作人員進行傳播,把創新的知識傳遞給每個農民,這是不可能做到的,并且這樣也會花費大量的資金。所以推廣人員需要在農村中選出一個領導者,由推廣的工作人員先把農業創新傳播給農民中的領導者,再由領導者向其他農民進行擴散,實現信息的無限擴張,這樣不僅可以使傳播比較全面,也可以加快傳播的速度。實施這一方法的最主要優勢就是可以降低推廣成本,減少推廣機構資金的成本輸出。
3 進行農業創新傳播的多種方法
3.1 在人與人之間進行傳播
在農業創新傳播中,人與人的傳播就是推廣工作人員和農民之間單獨進行交流,在進行交流之后有效進行農業創新的傳播。農民與銷售農業種子和肥料的銷售工作者和經銷商及代理商之間進行交流和傳播,推銷自己的產品,這一推銷新農產品的過程屬于農業創新中人與人之間的傳播。
3.2 運用銷售進行傳播
在農業創新中通過銷售進行傳播和擴散,是農業推廣部門根據我國的經濟條件采用的新型傳播方法。這種方式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銷售傳播是在獲得利益的基礎上對創新技術進行推廣,使我國的農業技術快速發展。
4 結語
農業的創新推廣是一個傳播和擴散的過程,也是農民將其應用到實踐的過程,在這一過程里,傳播和推廣的方式在不同的階段和時間也都不盡相同,每次農業創新與推廣都會形成新的經驗和方法,為下一次的創新和推廣提供借鑒和資料,更好的為我國的農業推廣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馬智勇,張琳琳.建立農業機械強制報廢制度的有關問題探討[J].農業技術與裝備.2009,(22).
[2] 馬智勇,張琳琳.建立農業機械強制報廢制度問題的探討[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0,(05).
[3] 黃家章,李思經.我國農業科技傳播研究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江蘇農業科學.2011,(01).
[4] 亢冰潔,吳改香,李琳,王少杰,薛永學,張林堂.農作物良種推廣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種業導刊,2010(09).
作者簡介:杜丹,內蒙古巴彥淖爾市順祥分梳絨毛有限公司,研究方向:農業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