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14-04-25
作者簡介:江王清(1981-),女,增城市東方職業技術學校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策略研究、中職旅游課堂有效教學研究等。(廣東廣州/511316)摘要:我國豐富的旅游資源不斷得到開發,發展旅游的大環境逐漸優化,出境游、國內游和入境游穩步發展,因此,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逐漸擴大,但旅游業持續升溫、快速發展與旅游專業人才的短缺矛盾日益突出。中職學校應該如何培養優秀的旅游人才值得我們探討。
關鍵詞:中職;旅游;企業需求導向;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5-0170-02一、研究背景
我國旅游業穩步發展,據有關專家預測,我國每年需增加旅游從業人員約一百萬,但是,每年旅游相關專業的畢業生約十多萬,這就說明,旅游人才的需求與供給存在比較大的缺口,而且有些用人單位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技能不滿意,學生在學校學的知識難以用上職場,上崗前須花費很大的成本對他們進行培訓,旅游業的快速發展與旅游專業合格人才的短缺矛盾十分突出。
當今社會需要的旅游人才不同于上世紀,單純的旅游服務人員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旅游業的需要,現在的旅游市場偏愛技能強、服務意識強的綜合型人才。中等職業教育起步較晚,旅游專業中職教育模式的研究也較少,普遍呈現出單一的局面,照搬照抄大學教學模式,較少關注學生的學情,中職學生對純理論的授課感到乏味,教師也難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難于發揮學生的潛能,中職學生的整體素質不高,不能適應旅游業的發展需要,導致很多學生畢業后選擇其它行業,或者進修大專也選擇其它專業。
二、指導思想
從市場需求和學生職業發展出發,中職旅游專業教學模式要以行業需求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的素材要來源于旅游行業實際,不與行業脫軌;以學生為中心,研究中職學生的學情,使教學圍繞職業學校的教學目標;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注重實操環節,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提高學生的實操技能;學校應與社會企業緊密聯系,及時了解行業對人才的需要情況與特點,重視學生實習階段的指導。最終使學生在學校的學習與專業能力得到提高,達到改善職業學校旅游專業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1.素質教育是根本
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教師在課堂單方面灌輸知識的情況普通存在,這種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情感與能力的培養,學生自主性與創造性均較弱,難以適應當今迅速發展的社會。因此,要改變那些陳舊滯后的課堂教學模式,既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又不失個性發展,既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又重視學生的潛力開發。
2.能力培養是靈魂
中等職業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主要面向旅游企業一線工作,因此,應更加重視職業能力和技能操作,傳統的知識本位觀念不適應中職教育,而應強調以能力為本位的教育觀念,倡導在實際教學中結合社會職業崗位培養學生能力,這樣,學生才能具備企業所需的綜合素質,能夠直接走上工作崗位。
3.培養技術過硬的人才
學校不能閉門造車,脫離企業設置教學目標。學校要走校企合作道路,時刻了解企業的需求,構建培養高質量技術人才的職業教學模式。學校可安排學生到企業實習,接觸企業的設備,生產環境,向企業的師傅學習,強化學生的專業技能、質量意識、責任感及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中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模式的探討
1.人才培養以行業需求為準繩
進行行業教育和培訓需求的分析,首先,讓中職旅游教師在教學的同時針對旅游行業的需求現狀進行數據收集,使教師的教育貼近社會,教學內容具有時代性。同時,學校應根據自身的情況,選送教師到企業學習,了解企業的發展動態,收集相關數據,并做綜合分析。其次,學??啥ㄆ谘埪糜涡袠I專家給師生作講座,讓學生了解行業動態,增強職業方向感。當今企業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因此,中職學校培養人才時,應關注市場發展方向,對職業崗位進行分析,根據市場需求更新課程和學習內容。
2.以人為本,注重學生個性化發展
改變以往單純講授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多個情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教師是學生自學的導師,應引導學生分解任務,分工協作,完成任務,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多參與,多練習,共同提高。
·旅游職業教育·基于企業需求導向的中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模式探究3.注重實踐操作是關鍵
中職教育對實踐操作部分尤為重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情景模擬、角色扮演、任務驅動、參與實訓等方法,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為了解決學校實訓場所和設備不足的情況,頂崗實習、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提升學生實踐操作技能的普遍做法,對于學校來說,學生可以到企業現場進行真實的實踐,不再是模擬情景,這對他們以后走入社會崗位有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學校也可以即時了解企業的用人需求,防止學校培養出來的人才與企業脫軌。對旅游企業來說,在旅游旺季旅游企業也十分歡迎學生實習,因為這樣可以解決他們人手不足的問題,達到雙贏的目的。
4.考評體系靈活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大學的培養模式普遍是重理論輕實踐,旨在培養管理層次的人才,這種培養模式不適用于中職學校,中職學校要培養出動手能力強的技能型人才,在課堂教學中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考評方面不能照搬中學和大學,要結合自身的特點,考評方法要更具靈活性。
(1)上實操課時的訓練表現應與期末卷面的成績相結合,設計好恰當的比重,期末總成績不能單純是期末的考試成績,應按比例算入學生的平時成績。例如,上課的紀律、實操的表現、作業完成的情況等,這樣,學生會很重視平時的表現,教師上課不會花很多時間管紀律,又可以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
(2)考核方式應注重理論與實操結合,既有理論考試,又有實操考核,例如加入情景模擬實操、小組協作完成項目等,這樣理論知識與實操技能兩不誤,避免培養出理論強技能弱的中職學生。
(3)大多數中職學校都建有校內實訓場地,例如,客房實訓室、餐廳實訓室、前廳實訓室、導游模擬實訓室等,這些實訓室遠遠不能滿足學校實訓課程的需要。因此,在實訓考核中,可以利用學校的其它設施設備,例如,在校園內或者學校周邊進行模擬導游,在學校飯堂進行模擬餐飲服務,在學生宿舍進行客服服務考試,在教學樓門口或者飯堂、宿舍門口進行禮儀實訓等等。這樣的課堂更貼近實際工作,學生也感興趣。
(4)把見習成績納入總評中。學校與旅游企業合作,讓學生去旅行社、酒店等企業見習,把旅游企業對學生的見習表現納入總評,這樣可以讓學生形成習慣,規范行為,為以后走上正式崗位打下基礎。
中職學校的任務是培養技能型高素質人才,所以中職學校要與市場緊密結合,強化訓練,注重技能,培養出掌握旅游行業基本理論知識,具有從事旅游職業所需的實踐操作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工作態度和協作精神的旅游從業人員,適應旅游行業的發展需要。
參考文獻:
[1]汪明林,邱云志,于華友.旅游管理專業服務地方經濟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探索[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6(11).
[2]李家發,李家智,蔡書良.重慶旅游業發展與高職旅游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5(03).
[3]王瓊,李云輝.高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初探[J].教育與職業,2006(21).
[4]勝群力,李志強.現代教學設計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5]李秉德.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鐘啟泉.現代課程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7]張智學.課堂教學與策略[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2.
[8]黃克孝.職業和技術教育課程概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責任編輯陳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