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臨床特征與預后分析

2014-08-08 04:56:11范明華
中國當代醫藥 2014年9期
關鍵詞:臨床特征

范明華

[摘要] 目的 探討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主要表現及預后影響因素。 方法 隨機選取收治的112例乳腺癌患者,根據患者雌激素受體、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及孕激素受體等陽性情況,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6例,觀察組患者為三陰性乳腺癌患者,對照組患者為非三陰性乳腺癌患者,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特點,分析兩組的預后情況。 結果 中年人乳腺癌發病率明顯高于老年人和青年人。觀察組大多數患者發生浸潤性導管癌,且淋巴結轉移率及復發轉移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分期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大部分為Ⅰ期及Ⅱ期患者。觀察組3年生存率為78.6%,對照組3年生存率為89.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的年齡與預后效果有關,淋巴結轉移及腫瘤直徑大小是三陰性乳腺癌預后的主要影響因素。 結論 三陰性乳腺癌大多為浸潤性導管癌,淋巴結轉移發生率較高。與非三陰性乳腺癌相比,三陰性乳腺癌3年生存率較低,淋巴結陽性及腫瘤大小是三陰性乳腺癌預后的主要影響因素。

[關鍵詞] 三陰性乳腺癌;臨床特征;預后

[中圖分類號] R737.9[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3(c)-0041-03

Analysis on clinical feature and prognosis of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FAN Ming-hua

Department of Oncology,People′s Hospital of Fengcheng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Fengcheng 331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feature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Methods 11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positive status of estrogen receptor,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and progesterone,each group for 56 case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non-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and the prognosis of two groups was analyzed.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breast cancer for the middle-aged person was evidently higher than that for the elderly and the young.Most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invasive dutal carcinoma,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lympho node metastasis and tumor recurrence was evide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or staging comparison between two groups (P>0.05).Most patients were Ⅰ state and Ⅱ stage.The survival rate of 3 years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78.6%,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9.3%,which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 age of patients was related to prognosis effect,and lympho node metastasis and tumor diameter wer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Conclusion Most patients with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have invasive dutal carcinoma.The incidence rate of lympho node metastasis is high.Compared with non-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he survival rate of 3 years for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is lower,and lympho node metastasis and tumor size ar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Key words]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Clinical features;Prognosis

三陰性乳腺癌指不表達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孕激素受體(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雌激素受體(estrogen receptor,ER)的乳腺癌,針對HER-2、PR及ER的靶向治療及內分泌治療均無療效,化療是治療三陰性乳腺癌的有效手段[1-2]。三陰性乳腺癌的發病率較低,但該疾病危害性較大,侵襲性及惡性較高,預后情況差。為了提高三陰性乳腺癌的預后效果,本文以本院收治的112例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和總結,分析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主要特點及預后影響因素。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2007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12例乳腺癌患者,其中,非三陰性乳腺癌患者56例(對照組),三陰性乳腺癌患者56例(觀察組),所有患者均為女性,年齡最小30歲,最大62歲,平均(48.2±1.4)歲。所有患者均進行手術治療,出院后進行隨訪,隨訪時間為1~2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分析方法

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包括患者的年齡、是否絕經、就診時間、家族遺傳史、淋巴結轉移情況、腫瘤類型、臨床分期、治療方法、受體狀態、轉移位置、轉移時間以及3年生存率等[3-5]。通過免疫組織化學進行受體狀態檢測,以AJCC制訂的癌癥標準進行乳腺癌臨床分期。

1.3 檢測方法

選擇免疫組織化學方式進行檢測,通過P900檢測HER-2、PR、ER的表達,根據試劑盒使用說明進行檢測操作,本次檢測采用中山生物公司生產的試劑盒[6-7]。

1.4 治療方法

本組112例患者,90例選擇乳腺癌根治術治療,12例選擇保乳術治療,其余10例選擇其他手術治療。除16例選擇術前進行化療治療外,其余96例均選擇術后化療治療。61例選擇蒽環類化療,54例選擇CMF化療,42例選擇術后放療,6例進行內分泌治療。化療周期為5個療程。治療結束后,采用電子郵件、復診及電話等方式對患者進行隨訪。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14.0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主要特點

本組患者年齡30~62歲,中年人最多,其次為青年人,老年人最少,說明中年人乳腺癌發病率明顯高于老年人和青年人。觀察組浸潤性導管癌32例,非浸潤性導管癌24例;對照組浸潤性導管癌40例,非浸潤性導管癌16例;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Ⅰ期15例,Ⅱ期38例,Ⅲ期3例;對照組Ⅰ期12例,Ⅱ期39例,Ⅲ期5例;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淋巴結轉移29例(51.8%),復發轉移3例(5.4%);對照組淋巴結轉移20例(35.7%),復發轉移1例(1.8%),腫塊直徑大多<5 cm;兩組患者淋巴結轉移率、復發轉移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3年生存率為78.6%(44/56),對照組3年生存率為89.3(50/56),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三陰性乳腺癌的預后

中年婦女三陰性乳腺癌發病率最高,腫瘤直徑越大,死亡率越高,淋巴結轉移為陽性的患者死亡率比陰性的高,可見患者的年齡與預后效果有關,淋巴結轉移及腫瘤直徑大小是三陰性乳腺癌預后的主要影響因素(表1)。

表1 三陰性乳腺癌預后的影響因素分析[n(%)]

3 討論

三陰性乳腺癌屬于特殊癌癥,治療難度較大,有研究證實,三陰性乳腺癌3年存活率明顯低于非三陰性乳腺癌,與本研究觀點一致[8-10]。相關研究指出,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內臟轉移率明顯高于骨轉移發生率。本研究中,觀察組淋巴結轉移率及復發轉移率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顯示,大部分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臨床分期為Ⅱ期,Ⅰ期和Ⅲ期患者較少,觀察組與對照組臨床分期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于三陰性乳腺癌患者,臨床主要通過分析患者的HER-2、ER蛋白表達情況、淋巴結轉移情況、臨床分期、腫瘤類型、腫瘤直徑及年齡等,判斷患者的預后影響因素[11-12]。有研究表明,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ER表達情況、淋巴結轉移情況及腫瘤直徑是其預后的主要影響因素。同時,也有報道指出三陰性乳腺癌患者腫瘤直徑、淋巴結轉移情況及年齡是預后的主要危險因素[13-15]。本研究結果與以上研究一致,表明患者年齡、淋巴結轉移情況及腫瘤直徑是三陰性乳腺癌預后的主要影響因素,中年人三陰性乳腺癌發病率較高,且三陰性乳腺癌患者多為浸潤性導管癌,腫瘤直徑大多<5 cm,這些都是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主要特點。

綜上所述,三陰性乳腺癌與一般乳腺癌的臨床特點不一致,因此,應進行深入分析,找出其預后的主要影響因素,從而制訂針對性的治療方案,提高其臨床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捷,李麗.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病理特點及預后因素分析[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0,12(5):162-163.

[2]劉明,陳祥洪,尹有群.乳腺癌臨床特征、超聲征象與預后的分析[J].亞太傳統醫藥,2011,10(4):218-219.

[3]陳平.“三陰”性乳腺癌20例臨床分析[J].中日友好醫院學報,2009,23(2):73-75.

[4]王會東.乳腺癌分子分型對乳腺癌預后的意義[J].濰坊醫學院學報,2013,35(3):207-208.

[5]章克毅,吳智勇,張仕義.三陰乳腺癌患者107例臨床特征及生存分析[J].廣東醫學,2009,30(7):1079-1081.

[6]閆成.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研究進展[J].醫學信息(下旬刊),2013,26(10):694.

[7]李遠志.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研究進展[J].淮海醫藥,2011,29(4):376,封3-封4.

[8]杜彩文.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特點與治療[J].國際腫瘤學雜志,2010,37(9):689-691.

[9]安維偉,尤奎成,李鳳艷.16例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診治與分析[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 2010,31(10):1238-1239.

[10]邱獻華,王公平.三陰性乳腺癌110例臨床分析[J].重慶醫學,2012,41(27):2827-2828,2831.

[11]李健.三陰性乳腺癌臨床特點、生物學特性及治療的研究進展[J].實用臨床醫學,2010,11(10):127-129,132.

[12]吳雄,吳秀萍,王希平,等.三陰性乳腺癌89例臨床分析[J].福建醫藥雜志,2011,33(5):49-50.

[13]郭茜,齊秀恒,王帥兵.696例乳腺癌患者臨床特點及隨訪分析[J].腫瘤學雜志,2013,19(9):685-689.

[14]廖仕翀,喻莉,李金芯,等.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特點及治療進展[J].中華乳腺病雜志(電子版),2012,6(1):56-59.

[15]徐帥,張喜平.三陰乳腺癌的治療[J].國際腫瘤學雜志,2012,39(3):209-211.

(收稿日期:2014-02-12本文編輯:郭靜娟)

1.2 分析方法

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包括患者的年齡、是否絕經、就診時間、家族遺傳史、淋巴結轉移情況、腫瘤類型、臨床分期、治療方法、受體狀態、轉移位置、轉移時間以及3年生存率等[3-5]。通過免疫組織化學進行受體狀態檢測,以AJCC制訂的癌癥標準進行乳腺癌臨床分期。

1.3 檢測方法

選擇免疫組織化學方式進行檢測,通過P900檢測HER-2、PR、ER的表達,根據試劑盒使用說明進行檢測操作,本次檢測采用中山生物公司生產的試劑盒[6-7]。

1.4 治療方法

本組112例患者,90例選擇乳腺癌根治術治療,12例選擇保乳術治療,其余10例選擇其他手術治療。除16例選擇術前進行化療治療外,其余96例均選擇術后化療治療。61例選擇蒽環類化療,54例選擇CMF化療,42例選擇術后放療,6例進行內分泌治療。化療周期為5個療程。治療結束后,采用電子郵件、復診及電話等方式對患者進行隨訪。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14.0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主要特點

本組患者年齡30~62歲,中年人最多,其次為青年人,老年人最少,說明中年人乳腺癌發病率明顯高于老年人和青年人。觀察組浸潤性導管癌32例,非浸潤性導管癌24例;對照組浸潤性導管癌40例,非浸潤性導管癌16例;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Ⅰ期15例,Ⅱ期38例,Ⅲ期3例;對照組Ⅰ期12例,Ⅱ期39例,Ⅲ期5例;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淋巴結轉移29例(51.8%),復發轉移3例(5.4%);對照組淋巴結轉移20例(35.7%),復發轉移1例(1.8%),腫塊直徑大多<5 cm;兩組患者淋巴結轉移率、復發轉移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3年生存率為78.6%(44/56),對照組3年生存率為89.3(50/56),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三陰性乳腺癌的預后

中年婦女三陰性乳腺癌發病率最高,腫瘤直徑越大,死亡率越高,淋巴結轉移為陽性的患者死亡率比陰性的高,可見患者的年齡與預后效果有關,淋巴結轉移及腫瘤直徑大小是三陰性乳腺癌預后的主要影響因素(表1)。

表1 三陰性乳腺癌預后的影響因素分析[n(%)]

3 討論

三陰性乳腺癌屬于特殊癌癥,治療難度較大,有研究證實,三陰性乳腺癌3年存活率明顯低于非三陰性乳腺癌,與本研究觀點一致[8-10]。相關研究指出,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內臟轉移率明顯高于骨轉移發生率。本研究中,觀察組淋巴結轉移率及復發轉移率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顯示,大部分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臨床分期為Ⅱ期,Ⅰ期和Ⅲ期患者較少,觀察組與對照組臨床分期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于三陰性乳腺癌患者,臨床主要通過分析患者的HER-2、ER蛋白表達情況、淋巴結轉移情況、臨床分期、腫瘤類型、腫瘤直徑及年齡等,判斷患者的預后影響因素[11-12]。有研究表明,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ER表達情況、淋巴結轉移情況及腫瘤直徑是其預后的主要影響因素。同時,也有報道指出三陰性乳腺癌患者腫瘤直徑、淋巴結轉移情況及年齡是預后的主要危險因素[13-15]。本研究結果與以上研究一致,表明患者年齡、淋巴結轉移情況及腫瘤直徑是三陰性乳腺癌預后的主要影響因素,中年人三陰性乳腺癌發病率較高,且三陰性乳腺癌患者多為浸潤性導管癌,腫瘤直徑大多<5 cm,這些都是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主要特點。

綜上所述,三陰性乳腺癌與一般乳腺癌的臨床特點不一致,因此,應進行深入分析,找出其預后的主要影響因素,從而制訂針對性的治療方案,提高其臨床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捷,李麗.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病理特點及預后因素分析[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0,12(5):162-163.

[2]劉明,陳祥洪,尹有群.乳腺癌臨床特征、超聲征象與預后的分析[J].亞太傳統醫藥,2011,10(4):218-219.

[3]陳平.“三陰”性乳腺癌20例臨床分析[J].中日友好醫院學報,2009,23(2):73-75.

[4]王會東.乳腺癌分子分型對乳腺癌預后的意義[J].濰坊醫學院學報,2013,35(3):207-208.

[5]章克毅,吳智勇,張仕義.三陰乳腺癌患者107例臨床特征及生存分析[J].廣東醫學,2009,30(7):1079-1081.

[6]閆成.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研究進展[J].醫學信息(下旬刊),2013,26(10):694.

[7]李遠志.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研究進展[J].淮海醫藥,2011,29(4):376,封3-封4.

[8]杜彩文.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特點與治療[J].國際腫瘤學雜志,2010,37(9):689-691.

[9]安維偉,尤奎成,李鳳艷.16例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診治與分析[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 2010,31(10):1238-1239.

[10]邱獻華,王公平.三陰性乳腺癌110例臨床分析[J].重慶醫學,2012,41(27):2827-2828,2831.

[11]李健.三陰性乳腺癌臨床特點、生物學特性及治療的研究進展[J].實用臨床醫學,2010,11(10):127-129,132.

[12]吳雄,吳秀萍,王希平,等.三陰性乳腺癌89例臨床分析[J].福建醫藥雜志,2011,33(5):49-50.

[13]郭茜,齊秀恒,王帥兵.696例乳腺癌患者臨床特點及隨訪分析[J].腫瘤學雜志,2013,19(9):685-689.

[14]廖仕翀,喻莉,李金芯,等.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特點及治療進展[J].中華乳腺病雜志(電子版),2012,6(1):56-59.

[15]徐帥,張喜平.三陰乳腺癌的治療[J].國際腫瘤學雜志,2012,39(3):209-211.

(收稿日期:2014-02-12本文編輯:郭靜娟)

1.2 分析方法

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包括患者的年齡、是否絕經、就診時間、家族遺傳史、淋巴結轉移情況、腫瘤類型、臨床分期、治療方法、受體狀態、轉移位置、轉移時間以及3年生存率等[3-5]。通過免疫組織化學進行受體狀態檢測,以AJCC制訂的癌癥標準進行乳腺癌臨床分期。

1.3 檢測方法

選擇免疫組織化學方式進行檢測,通過P900檢測HER-2、PR、ER的表達,根據試劑盒使用說明進行檢測操作,本次檢測采用中山生物公司生產的試劑盒[6-7]。

1.4 治療方法

本組112例患者,90例選擇乳腺癌根治術治療,12例選擇保乳術治療,其余10例選擇其他手術治療。除16例選擇術前進行化療治療外,其余96例均選擇術后化療治療。61例選擇蒽環類化療,54例選擇CMF化療,42例選擇術后放療,6例進行內分泌治療。化療周期為5個療程。治療結束后,采用電子郵件、復診及電話等方式對患者進行隨訪。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14.0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主要特點

本組患者年齡30~62歲,中年人最多,其次為青年人,老年人最少,說明中年人乳腺癌發病率明顯高于老年人和青年人。觀察組浸潤性導管癌32例,非浸潤性導管癌24例;對照組浸潤性導管癌40例,非浸潤性導管癌16例;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Ⅰ期15例,Ⅱ期38例,Ⅲ期3例;對照組Ⅰ期12例,Ⅱ期39例,Ⅲ期5例;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淋巴結轉移29例(51.8%),復發轉移3例(5.4%);對照組淋巴結轉移20例(35.7%),復發轉移1例(1.8%),腫塊直徑大多<5 cm;兩組患者淋巴結轉移率、復發轉移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3年生存率為78.6%(44/56),對照組3年生存率為89.3(50/56),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三陰性乳腺癌的預后

中年婦女三陰性乳腺癌發病率最高,腫瘤直徑越大,死亡率越高,淋巴結轉移為陽性的患者死亡率比陰性的高,可見患者的年齡與預后效果有關,淋巴結轉移及腫瘤直徑大小是三陰性乳腺癌預后的主要影響因素(表1)。

表1 三陰性乳腺癌預后的影響因素分析[n(%)]

3 討論

三陰性乳腺癌屬于特殊癌癥,治療難度較大,有研究證實,三陰性乳腺癌3年存活率明顯低于非三陰性乳腺癌,與本研究觀點一致[8-10]。相關研究指出,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內臟轉移率明顯高于骨轉移發生率。本研究中,觀察組淋巴結轉移率及復發轉移率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顯示,大部分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臨床分期為Ⅱ期,Ⅰ期和Ⅲ期患者較少,觀察組與對照組臨床分期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于三陰性乳腺癌患者,臨床主要通過分析患者的HER-2、ER蛋白表達情況、淋巴結轉移情況、臨床分期、腫瘤類型、腫瘤直徑及年齡等,判斷患者的預后影響因素[11-12]。有研究表明,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ER表達情況、淋巴結轉移情況及腫瘤直徑是其預后的主要影響因素。同時,也有報道指出三陰性乳腺癌患者腫瘤直徑、淋巴結轉移情況及年齡是預后的主要危險因素[13-15]。本研究結果與以上研究一致,表明患者年齡、淋巴結轉移情況及腫瘤直徑是三陰性乳腺癌預后的主要影響因素,中年人三陰性乳腺癌發病率較高,且三陰性乳腺癌患者多為浸潤性導管癌,腫瘤直徑大多<5 cm,這些都是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主要特點。

綜上所述,三陰性乳腺癌與一般乳腺癌的臨床特點不一致,因此,應進行深入分析,找出其預后的主要影響因素,從而制訂針對性的治療方案,提高其臨床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捷,李麗.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病理特點及預后因素分析[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0,12(5):162-163.

[2]劉明,陳祥洪,尹有群.乳腺癌臨床特征、超聲征象與預后的分析[J].亞太傳統醫藥,2011,10(4):218-219.

[3]陳平.“三陰”性乳腺癌20例臨床分析[J].中日友好醫院學報,2009,23(2):73-75.

[4]王會東.乳腺癌分子分型對乳腺癌預后的意義[J].濰坊醫學院學報,2013,35(3):207-208.

[5]章克毅,吳智勇,張仕義.三陰乳腺癌患者107例臨床特征及生存分析[J].廣東醫學,2009,30(7):1079-1081.

[6]閆成.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研究進展[J].醫學信息(下旬刊),2013,26(10):694.

[7]李遠志.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研究進展[J].淮海醫藥,2011,29(4):376,封3-封4.

[8]杜彩文.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特點與治療[J].國際腫瘤學雜志,2010,37(9):689-691.

[9]安維偉,尤奎成,李鳳艷.16例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診治與分析[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 2010,31(10):1238-1239.

[10]邱獻華,王公平.三陰性乳腺癌110例臨床分析[J].重慶醫學,2012,41(27):2827-2828,2831.

[11]李健.三陰性乳腺癌臨床特點、生物學特性及治療的研究進展[J].實用臨床醫學,2010,11(10):127-129,132.

[12]吳雄,吳秀萍,王希平,等.三陰性乳腺癌89例臨床分析[J].福建醫藥雜志,2011,33(5):49-50.

[13]郭茜,齊秀恒,王帥兵.696例乳腺癌患者臨床特點及隨訪分析[J].腫瘤學雜志,2013,19(9):685-689.

[14]廖仕翀,喻莉,李金芯,等.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特點及治療進展[J].中華乳腺病雜志(電子版),2012,6(1):56-59.

[15]徐帥,張喜平.三陰乳腺癌的治療[J].國際腫瘤學雜志,2012,39(3):209-211.

(收稿日期:2014-02-12本文編輯:郭靜娟)

猜你喜歡
臨床特征
結直腸癌腦轉移的臨床特征及其治療
上海醫藥(2016年23期)2016-12-22 12:37:08
縱隔大B淋巴瘤22例臨床分析
蕁麻疹患者臨床特征與護理干預探析
重癥肺炎臨床特征與治療護理效果分析
嗜酸性粒細胞與慢性鼻—鼻竇炎合并鼻息肉的臨床特征的關系
基層醫院門診52例干眼的臨床分析
嬰幼兒輪狀病毒性腸炎合并良性驚厥的臨床特征及預后分析
輕度聽力障礙嬰幼兒臨床特征及早期治療
胺碘酮在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中的療效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臨床特征及治療分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第八页| 欧美精品导航|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7777| 国产香蕉在线视频| 毛片网站在线看| 色妞www精品视频一级下载| 国产国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久久精品娱乐亚洲领先| 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午夜免费小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麻豆波多野结衣| 五月婷婷综合网| 欧美精品亚洲日韩a| 国产啪在线91| 欧美一级夜夜爽www|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99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毛片a女人刺激视频免费| 日韩专区第一页| 国产乱子伦视频三区| 精品国产一二三区| 另类欧美日韩| 欧洲日本亚洲中文字幕| jizz国产视频|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提莫| 午夜激情福利视频| 婷婷色在线视频| 18黑白丝水手服自慰喷水网站| 亚洲无码37.|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色天堂无毒不卡|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中文字幕| 亚洲永久视频|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久草视频中文| 日韩av资源在线|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亚洲天堂免费| 高清色本在线www| 欧美成一级| 毛片在线播放a| 日本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国产性爱网站| 国产精品3p视频| 在线亚洲天堂| 日韩高清欧美|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丰满的少妇人妻无码区| 国产黄网永久免费|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看黄网址| 日韩在线成年视频人网站观看| 国产在线无码av完整版在线观看| 婷婷亚洲视频| 一本久道久综合久久鬼色| 亚洲伊人电影|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AⅤ|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久久精品视频一|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999| 激情亚洲天堂| 国国产a国产片免费麻豆|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三上悠亚精品二区在线观看| www精品久久| 91破解版在线亚洲| 色婷婷综合在线| 中文字幕乱妇无码AV在线|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欧美自慰一级看片免费|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图区| 日韩不卡高清视频| 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欧美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 国产一级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