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 要:科技的發展帶動了技術的提升,電腦技術、數碼技術及互聯網信息技術不斷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沖擊著我們的思想,而設計也因此發生著巨大變化,設計的形式與之前大相徑庭。文章以標志設計為切入點,分析數字媒體技術對中國標志設計的影響及發展趨勢,并且適當闡述其中的問題。
關鍵詞:數字媒體;標志設計;中國;多元化
1 數字媒體技術概述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中科技化成分越來越多,電子產品成了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數字媒體技術以電腦技術與現代媒體為基礎,將設計師的思想通過一些機械式的手法呈現出來,而且這種表現相比傳統的繪畫、印刷方式更加靈活,更加多元化。正是數字媒體技術地融入,標志設計突破了傳統的造型及色彩限制。
2 數字媒體技術影響下的中國標志設計維度變化
傳統的標志設計一般是手繪設計,普通印刷推廣,因此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其復制性及傳播性,而且只能依靠簡單的二維空間表現,不論是在造型,還是在空間感上都顯得較為枯燥單一。隨著科技的發展,傳統的傳播介質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而標志設計也開始向著多元化發展,色彩絢麗、形式多樣。
(1)真實三維空間表現。三維造型的標志是在一個二維平面上呈現一種立體圖形,一般是通過電腦設計完成,通過顏色漸變、疊加的方式讓平面圖形產生立體感,從而塑造一種特殊的視覺沖擊力。三維造型標志設計不僅僅是為了塑造一種單純的三維空間感,更重要的是通過空間的延伸塑造一種動感,讓標志充滿活力。靜止的平面化標志設計已經無法滿足當今消費者的審美需求,即便是他們看到了,也不會去駐足觀賞。因此,這種標志的記憶性很差。在“中國(天津濱海)?國際生態城市論壇”的標志設計中,設計者將三點水這一特殊的偏旁設計成一種抽象的蝴蝶與經緯線的結合,不僅展現了特殊的立體空間感,還有著展翅高飛的沖擊感,這是平面標志設計所無法表現的。
圖1 中國(天津濱海)?國際生態城市論壇標志
圖2 布菲爾礦泉水標志(2)矛盾形體。著名藝術家埃舍爾窮盡一生的經歷,塑造了一系列具有空間矛盾感的形體,在當時的時代在讓人驚嘆的同時,也有少數藝術家認為這是“不務正業”,而這些圖形在當今社會成了新寵,特別是在一些高新企業、互聯網企業標志設計中,他們借助這種空間上的矛盾感吸引受眾的注意,同時增強公司標志的傳播性,甚至一些普通企業也開始運用這種手法,如布菲爾礦泉水的標志設計,利用魚的形象塑造“魚中有魚”的視覺效果。
(3)材質與光感。傳統標志設計曾有“色不過三”的嚴格要求,而且以純色為主,要求標志設計的可復制性較強,且最好不要有過于復雜的色彩搭配,在材質上,傳統的標志設計一般不允許使用特殊材質,更不可用特殊光感效果,在當時的技術及時代背景下,這種要求曾大幅提升了標志設計的宣傳便利性。但是明顯這些要求與當今的審美格格不入,當今設計標志設計重視使用不同的材質表現不同的視覺效果,同時在不同的光線下,呈現出絢麗多彩的色彩裱花,從而產生了律動感、凹凸感與旋律感,增強標志的視覺感染力,提高人們對它的認知度。
(4)肌理視覺效果。肌理效果的呈現建立在對材料紋理及形態的把握上,從而創造出不同的肌理紋理感,對于設計師來說,可以運用不同的紋樣及色彩,從而給人一種多元化的感受,比如細密的表面給人以嚴謹的秩序感;粗糙的表面給人以質樸的踏實感。這些恰恰是傳統的標志設計所無法達到的,肌理效果地融入,也大大地彌補了圖形的單調感,從而使得標志設計呈現出其特有的層次感與精美效果。
3 標志與數字媒體技術的新表現形式
電腦在我們現在的生活很普及,這隨之伴隨而來的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標志設計的設計表現技法也早已不適應傳統的原則,色彩的豐富性、手法的多樣化,在現代的數字傳媒中,標志的個性化、視覺沖擊力給我們設計創作建立了更大的空間,如果沒有數字技術,有很多設計的想法很難付諸實現。因為它完全除去了以前的表現形式,造就了現在全新的圖形語言。
(1)電腦軟件形成的隨機、系列表現。對于通過電腦軟件進行技術的控制,不斷改變簡單圖形的姿態和角度,產生一系列和隨機的圖形,豐富的色彩變化,達到更生動刺激的視覺感知。也正是這種隨機的圖形,也造成圖形的獨特,而不能被別人所復制使用標志。因為標志的設計是要適合的任何場所,既能放大數倍也要能縮小,不能影響它的識別性,可是如果這種標志縮小數倍并進行印刷時,這種具有夢幻般地標志就不能達到這種效果了。
(2)像素的表現。像素對于我們大家來說并不陌生,因為像素更多的使用于照片中,照片正是很多像素組成的,漢語詞典里解釋道:“像素就是構成數字圖像的基本單元,在光電轉換系統中,是電子束或光束每一瞬間在圖像上掃描的部分,圖像中像素的數目越多,畫面就越清晰?!倍秒娔X軟件把圖像放大,而利用這些放大后看到各種不同的顏色方塊的像素點,構成標志的視覺圖形符號,體現高速發展的電子時代。
4 數字媒體技術對中國標志設計的新問題
雖然中國標志設計目前也有了很多設計工具的輔助,讓我們標志變化多樣,也影響著我們的視覺審美。中國標志設計也越來越與國際化接軌,可是隨之伴隨而來就是,中國的標志失去了自己民族的文化。如今的設計師就在想著各種表現手法,在空間或顏色或材質上進行改觀,改變了以前枯燥單調的標志表現。但是把中國的標志跟國際上的標志放在一起,從識別上我們很難分清哪個標志是中國的標志??赡苡械娜藭f數字媒體技術是新興事物,而中國民族的元素都是一些“古董”了,兩個事物都是一個時代的東西。所以那些民族傳統元素已經不能用在現在的表現手法上了。可是如果沒有傳統的元素作為設計靈感,那么我們設計標志只能是空洞的,而沒有了文化內涵。這就需要我們如何在數字媒體技術下,把中國的標志中既有科技感又有中國文化的元素。讓中國的標志不光具有傳統的文化內涵,也有時代感的表現手法。
參考文獻:
[1] 周海清,胡嬪.現代標志設計[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2] 李巍,呂曦,毛德玲.標志設計[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 李硯祖,蘆影.視覺傳達設計的歷史與美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淺析手繪效果圖表現技法中色彩與光影的關系
王文亮
(太原工業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8)
摘 要:手繪效果圖是現代設計工作中經常出現的一個概念,是先于設計與建設工作的一種粗線條的設計勾勒和實現,對于設計師來說是很大的考驗。手繪效果圖的技法運用十分復雜,其中尤以色彩、光影的實現、運用最為明顯。本文正是以此為切入口,著重分析了手繪效果圖表現技法中色彩與光影的復雜關系,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見解。
關鍵詞:手繪效果圖;色彩;光影;設計師;表現技法
效果圖的手繪版本需要設計師或技師很高的技藝才能完成,才能確保效果圖的完整、形象與生動,傳遞出特定的信息和意向。顯然,手繪效果圖的技法是設計師必須掌握的能力,其中以表現技法尤為突出。所謂的表現技法,包括設計師能力、技巧的運用,也包括對色彩、光影等元素的把握。這其中,色彩與光影的復雜關系格外引人關注。一方面,色彩的大量有效運用可以營造出栩栩如生的光影效果;另一方面,光影效果的出現也不可缺少色彩的“參與”。所以,手繪效果圖的表現必須通過色彩與光影的有機結合完成,這一點必須清晰認識。在新時期手繪效果圖應用極為廣泛的情況下,研判手繪效果圖表現技法中色彩與光影的關系,還是很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