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煉++周燃
【摘要】目的:探討中醫骨傷手法結合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住院部自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172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治療分析,隨機分為兩組,每組86例,觀察組患者采用中醫骨傷手法結合獨活寄生湯隨癥加減方法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進行牽引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病情治療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有效治愈率達到93.02%,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利用中醫骨傷手法結合獨活寄生湯加減的方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減輕患者痛苦,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中醫;獨活寄生湯;腰椎間盤突出;療效
腰椎間盤突出癥長期以來困擾著患者,造成患者腰痛、坐骨神經痛,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為進一步探討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中醫方法,本文選取我院172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分析研究,具體結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資料來源于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172例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按照治療方法不同隨機分為兩組,每組86例,觀察組患者采用中醫骨傷手法結合獨活寄生湯隨癥加減的方法進行治療,其中男52例,女34例,年齡在45~75歲之間,病程為2~32個月;對照組患者采用牽引治療,其中男53例,女33例,年齡在46~76歲之間,病程為3~33個月。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癥、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可以進行對比分析。
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牽引治療,牽引的重量根據患者體質和耐受情況確定,一般為患者體重的30%左右。使患者平臥在牽引床上,進行固定,在牽引過程中每次牽引持續25s,然后放松10s,一次25分鐘,1次/d,治療4周。
觀察組采用中醫骨傷手法和獨活寄生湯進行治療。具體方法如下。⑴中醫骨傷手法:①首先使患者俯臥于治療創傷,然后由中醫進行腰部的按摩、推拿,加速腰部血液循環,使局部發熱,然后采用單掌按揉的方式從患者腰部到患肢自上而下的進行按摩;②在患者的胸部及前胯部墊適當高度的枕頭,讓患者的腰部懸空,然后醫生用雙手拇指延患者的脊柱正中兩側自上而下用內力推動8~10次,在這個過程中要保持力度的穩定、深透。然后患者用力拉住治療床床邊,由助手拉住患者的雙下肢,醫生用右肘尖壓在突出位置椎體棘突下突出一側旁[1],進行按壓1分鐘左右。③用拇指點按患者的腎俞穴、大腸俞穴、阿是穴、委中穴、承山穴、昆侖穴,用肘尖點壓環跳穴及承扶穴。④患者采取仰臥姿勢,由醫生輔助進行抬腿、牽引下肢的手法進行下肢關節的活動。⑵獨活寄生湯:主要藥方為:獨活、杜仲、牛膝、川芎各15g,桑寄生、桂心、防風、當歸、白芍、茯苓和黨參各10g,在此基礎上,對于血瘀患者加用紅花和桃仁10g,對于氣虛患者家用黃芪30g。以上藥方煎水服用,2次/日,治療4周。
觀察指標: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關于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標準進行評價[2],分為:①治愈(患者了臨床疼痛癥狀消失,能夠正常工作、生活、行走);②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改善,患處無明顯痛感);③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或加重)。治療總有效率=(治愈人數+顯效人數)/治療總人數。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 ±s)表示,P<0.05說明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治愈數為56例(65.12%),對照組患者治愈41例(47.67%),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3.02%,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討論
利用中醫骨傷手法進行腰椎間盤突出可有效活躍患者體內血液循環,使患者關節突松動,減輕對病變部位神經的壓迫,從而達到減輕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肌肉痙攣狀態的目的。而且,獨活寄生湯中的川芎、黨參、獨活、當歸等都能有效祛除患者體內風寒邪濕,同時補氣益血,改善患者體內血流狀況。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達到93.02%,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利用中醫骨傷手法結合獨活寄生湯加減的方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有很好的臨床應用效果,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唐玉萍.中醫骨傷手法結合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60例[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32):3598-3599.
[2]趙長安.中醫骨傷手法結合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臨床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3,5(22):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