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小議β受體阻滯劑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應用狀況

2014-08-11 02:33:17凌天池等
關鍵詞:慢性心力衰竭調查

凌天池等

【摘要】目的:調查β受體阻滯劑在哈密地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應用現狀。方法:選擇2012年2月~2013年2月就診于哈密地區中心醫院、哈密市醫院及哈密地區維吾爾醫院住院的1084例(NYHA分級)心功能Ⅱ~Ⅳ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列表登記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臨床診斷、一般情況、主要檢查結果、用藥名稱及劑量。結果:在1084例慢性心功能衰竭的患者中僅有399例(36.81%)應用β受體阻滯劑,其中冠心病51.98%患者應用了β受體阻滯劑以外,冠心病合并肺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擴張性心肌病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β受體阻滯劑的使用率分別為23.71%、30.92%、12.73%、8.54%,且β受體阻滯劑的使用劑量均處于偏小劑量,遠遠低于美托洛爾100~200mg/日、比索洛爾片10mg/日的循證醫學的靶劑量[1]。結論:本次調查結果從某一側面反映了在實際臨床工作中β受體阻滯劑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仍處于使用率低和劑量不足的境界。

【關鍵詞】β受體阻滯劑;慢性心力衰竭;調查

β受體阻滯劑應用于心血管疾病已有40余年的歷史。但由于β受體阻滯劑具有負性變時、變力、變傳導的“三負”作用,曾經一度禁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后來隨著對慢性心力衰竭研究的深入,許多大型臨床試驗如CIBIS Ⅱ和Ⅲ、MERIT-HF、US Carvedilol試驗均證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應用β受體阻滯劑以后可以明顯減少死亡率、提高患者的運動耐量、明顯改善患者的預后,因此國內外指南一致推薦將β受體阻滯劑應用于無禁忌癥的所有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引起的、NYHA Ⅱ~Ⅳ級穩定的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患者[2]。然而β受體阻滯劑在哈密地區慢性心力衰竭臨床工作中實際應用情況如何。為此,我們收集了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哈密地區中心醫院、哈密市醫院及哈密地區維吾爾醫院就診的1084名慢性心力衰竭(LVEF<45%)患者應用β受體阻滯劑的情況,結果如下。

資料與方法

病例來源:選擇2012年2月~2013年2月就診于哈密地區中心醫院、哈密市醫院及哈密地區維吾爾醫院住院的1084例慢性心力衰竭(LVEF<45%)患者,所有患者的診斷符合2007年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國慢性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中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其中男614例(56.6%),女470例(43.4%),年齡32~91歲,平均年齡(69.4士9.7)歲,NYHA心功能Ⅱ級286例(26.4%)、心功能Ⅲ級414例(38.2%)、心功能IV級384人(35.4%)基礎病因中:冠心病504例(46.4%)冠心病合并肺心病194例(17.9%)高血壓性心臟病249(23.0%)風濕性心臟病55例(5.0%)擴張型心肌病82例(7.6%)。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列表登記患者的臨床診斷、一般情況、主要檢查結果、用藥名稱及劑量。排除支氣管痙攣性疾病、心動過緩(心率<60次/分)、二度及以上房室傳導阻滯、肥厚梗阻性心肌病者。

結果

10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僅有399例(36.81%)例應用了β受體阻滯劑,且不同基礎疾病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β受體阻滯劑的使用率不全相同(X2=24.601,P<0.001)。504名冠心病患者中應用β受體阻滯劑262例(51.98%),194名冠心病合并肺心病患者中應用β受體阻滯劑46例(23.71%);249例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中應用β受體阻滯劑77例(30.92%)、55例風濕性心臟病患者中7例(12.73%)應用β受體阻滯劑;82例擴張性心肌病患者中7例(8.54%)應用β受體阻滯劑;使用率均處于較低的水平。見表1。

在校正基礎疾病以后可以看出286例NYHA心功能Ⅱ級患者中152例(53.15%)、414例NYHA心功能Ⅲ級患者中157例(37.92%)、384例NYHA心功能Ⅳ級患者中90例(24.43%)應用β受體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的使用率均較低。見表2。

在應用β受體阻滯劑的心功能Ⅱ、Ⅲ、Ⅳ級患者中大部分患者應用的β受體阻滯劑劑量均偏小(美托洛爾25mg/日、比索洛爾2.5mg/日)。399例患者中277例(69.42%)用美托洛爾25mg/日、比索洛爾2.5mg/日63(15.79%);僅有35例(8.77%)用美托洛爾50mg/日、24(6.02%)人用比索洛爾5mg/日,遠遠低于美托洛爾100~200mg/日、比索洛爾片10mg/日的循證醫學的靶劑量[指南]。見表3。

討論

慢性心力衰竭為各種心臟病的終末階段。大量循證醫學證據證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從心功能代償期開始即處于交感神經興奮與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S)激活狀態。交感神經興奮及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激活雖在慢性心力衰竭初期是機體的一種代償機制,但長期激活會進一步促進神經體液因子的過度釋放,尤其是兒茶酚胺、去甲腎上腺素等的濃度升高,會使動脈壓升高、左室后負荷增加,從而引起心與血管重構;同時,心功能不全時機體的代償功能又將產生大量兒茶酚胺類物質,使心率增快、心肌代謝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肌重構,從而使心臟增大,導致心力衰竭加重,構成一種惡性循環。β受體阻滯劑不僅可以拮抗交感神經的過度激活而發揮降壓作用,同時還能通過降低交感神經張力而預防兒茶酚胺的心肌毒性作用;通過抑制過度的神經體液因素和RAS的激活而全面發揮心血管保護作用,包括提高心室顫動閾值、減少心律失常、改善心肌重構、預防猝死等。因此,所有病情穩定的NYHA心功能Ⅱ、Ⅲ級患者,LVEF<45%者均推薦使用β受體阻滯劑,除非不能耐受或有禁忌證;NYHA心功能Ⅳ級者,如患者病情已經穩定,體重恒定,無液體潴留時也可在嚴密監護下應用β受體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一躍成為慢性心力衰竭的一線用藥。

然而本次調查結果可見1084名慢性心力衰竭(LVEF<45%)患者中僅有399例(36.81%)患者應用β受體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的總體使用率較低;并且引起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礎疾病不同,β受體的使用率也不盡相同,其中冠心病與高血壓性心臟病的應用率相對較高,分別為51.98%與30.92%,其他如冠心病合并肺心病患者、風濕性心臟病、擴張性心肌病的應用率則分別為23.71%、12.73%、8.54%,相對較低。在校正基礎疾病以后從表2中可以看出,隨著心功能嚴重程度加重,β受體阻滯劑的使用率也是呈下降趨勢。這可能是由于β受體阻滯劑具有抑制交感活性、減少心肌耗氧、降低血壓的作用而相對較廣泛應用于冠心病與高血壓患者中;然而由于β受體阻滯劑具有“負性肌力”作用,有部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應用β受體阻滯劑以后會出現心力衰竭有輕或中度加重;同時,β受體阻滯劑有引起心動過緩、誘發和加重支氣管痙攣等不良反應。因此臨床醫師在治療合并有呼吸道疾病或NYHA心功能Ⅱ級以上的患者時,出于對心率、血壓、心功能、并發癥等種種顧慮,對β受體阻滯劑的應用就顯得格外謹慎。從表3中可見399名應用β受體阻滯劑者中69.42%的人美托洛爾僅用25mg/日、15.79%的人比索洛爾用2.5mg/日,只有8.77%的人美托洛爾片最大劑量用至50mg/日、6.02%的人比索洛爾用至5mg/日,遠遠低于美托洛爾100~200mg/日、比索洛爾片10mg/日的循證醫學的靶劑量。雖然β受體阻滯劑低劑量與較高目標劑量均能降低心衰全因死亡率,但大劑量組在降低死亡率方面明顯優于小劑量組,并存在劑量依賴性效應[3]。因此,國內外指南一致認為β受體阻滯劑在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時應盡可能的達到目標靶劑量或最大耐受量。然而臨床實際中部分醫生因擔心β受體阻滯劑對心功能的影響而忽略了β受體阻滯劑長期應用(≥3個月)則明顯改善心功能,增加LVEF的優勢[4]。

總之,本次調查結果從某一方面反映了在實際臨床工作中β受體阻滯劑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仍處于使用率低和劑量不足的境界。提示在臨床實際工作中,慢性心衰患者應用β受體阻滯劑的情況與現代治療指南的要求尚有較大差距,需要進一步提高β受體阻滯劑在改善慢性心衰患者長期預后的認識,以使慢性心衰患者從應用β受體阻滯劑治療中獲得更大的益處。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12):1076-1095.

[2]胡大一,馬長生.心血管病學實踐-2007[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355-360.

[3]楊新春,那開憲,陳瑾.心力衰竭臨床與實踐[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78-88.

董吁鋼.心血管內科疾病臨床診斷與治療方案[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0:15-38.

【摘要】目的:調查β受體阻滯劑在哈密地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應用現狀。方法:選擇2012年2月~2013年2月就診于哈密地區中心醫院、哈密市醫院及哈密地區維吾爾醫院住院的1084例(NYHA分級)心功能Ⅱ~Ⅳ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列表登記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臨床診斷、一般情況、主要檢查結果、用藥名稱及劑量。結果:在1084例慢性心功能衰竭的患者中僅有399例(36.81%)應用β受體阻滯劑,其中冠心病51.98%患者應用了β受體阻滯劑以外,冠心病合并肺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擴張性心肌病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β受體阻滯劑的使用率分別為23.71%、30.92%、12.73%、8.54%,且β受體阻滯劑的使用劑量均處于偏小劑量,遠遠低于美托洛爾100~200mg/日、比索洛爾片10mg/日的循證醫學的靶劑量[1]。結論:本次調查結果從某一側面反映了在實際臨床工作中β受體阻滯劑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仍處于使用率低和劑量不足的境界。

【關鍵詞】β受體阻滯劑;慢性心力衰竭;調查

β受體阻滯劑應用于心血管疾病已有40余年的歷史。但由于β受體阻滯劑具有負性變時、變力、變傳導的“三負”作用,曾經一度禁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后來隨著對慢性心力衰竭研究的深入,許多大型臨床試驗如CIBIS Ⅱ和Ⅲ、MERIT-HF、US Carvedilol試驗均證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應用β受體阻滯劑以后可以明顯減少死亡率、提高患者的運動耐量、明顯改善患者的預后,因此國內外指南一致推薦將β受體阻滯劑應用于無禁忌癥的所有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引起的、NYHA Ⅱ~Ⅳ級穩定的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患者[2]。然而β受體阻滯劑在哈密地區慢性心力衰竭臨床工作中實際應用情況如何。為此,我們收集了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哈密地區中心醫院、哈密市醫院及哈密地區維吾爾醫院就診的1084名慢性心力衰竭(LVEF<45%)患者應用β受體阻滯劑的情況,結果如下。

資料與方法

病例來源:選擇2012年2月~2013年2月就診于哈密地區中心醫院、哈密市醫院及哈密地區維吾爾醫院住院的1084例慢性心力衰竭(LVEF<45%)患者,所有患者的診斷符合2007年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國慢性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中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其中男614例(56.6%),女470例(43.4%),年齡32~91歲,平均年齡(69.4士9.7)歲,NYHA心功能Ⅱ級286例(26.4%)、心功能Ⅲ級414例(38.2%)、心功能IV級384人(35.4%)基礎病因中:冠心病504例(46.4%)冠心病合并肺心病194例(17.9%)高血壓性心臟病249(23.0%)風濕性心臟病55例(5.0%)擴張型心肌病82例(7.6%)。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列表登記患者的臨床診斷、一般情況、主要檢查結果、用藥名稱及劑量。排除支氣管痙攣性疾病、心動過緩(心率<60次/分)、二度及以上房室傳導阻滯、肥厚梗阻性心肌病者。

結果

10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僅有399例(36.81%)例應用了β受體阻滯劑,且不同基礎疾病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β受體阻滯劑的使用率不全相同(X2=24.601,P<0.001)。504名冠心病患者中應用β受體阻滯劑262例(51.98%),194名冠心病合并肺心病患者中應用β受體阻滯劑46例(23.71%);249例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中應用β受體阻滯劑77例(30.92%)、55例風濕性心臟病患者中7例(12.73%)應用β受體阻滯劑;82例擴張性心肌病患者中7例(8.54%)應用β受體阻滯劑;使用率均處于較低的水平。見表1。

在校正基礎疾病以后可以看出286例NYHA心功能Ⅱ級患者中152例(53.15%)、414例NYHA心功能Ⅲ級患者中157例(37.92%)、384例NYHA心功能Ⅳ級患者中90例(24.43%)應用β受體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的使用率均較低。見表2。

在應用β受體阻滯劑的心功能Ⅱ、Ⅲ、Ⅳ級患者中大部分患者應用的β受體阻滯劑劑量均偏小(美托洛爾25mg/日、比索洛爾2.5mg/日)。399例患者中277例(69.42%)用美托洛爾25mg/日、比索洛爾2.5mg/日63(15.79%);僅有35例(8.77%)用美托洛爾50mg/日、24(6.02%)人用比索洛爾5mg/日,遠遠低于美托洛爾100~200mg/日、比索洛爾片10mg/日的循證醫學的靶劑量[指南]。見表3。

討論

慢性心力衰竭為各種心臟病的終末階段。大量循證醫學證據證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從心功能代償期開始即處于交感神經興奮與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S)激活狀態。交感神經興奮及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激活雖在慢性心力衰竭初期是機體的一種代償機制,但長期激活會進一步促進神經體液因子的過度釋放,尤其是兒茶酚胺、去甲腎上腺素等的濃度升高,會使動脈壓升高、左室后負荷增加,從而引起心與血管重構;同時,心功能不全時機體的代償功能又將產生大量兒茶酚胺類物質,使心率增快、心肌代謝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肌重構,從而使心臟增大,導致心力衰竭加重,構成一種惡性循環。β受體阻滯劑不僅可以拮抗交感神經的過度激活而發揮降壓作用,同時還能通過降低交感神經張力而預防兒茶酚胺的心肌毒性作用;通過抑制過度的神經體液因素和RAS的激活而全面發揮心血管保護作用,包括提高心室顫動閾值、減少心律失常、改善心肌重構、預防猝死等。因此,所有病情穩定的NYHA心功能Ⅱ、Ⅲ級患者,LVEF<45%者均推薦使用β受體阻滯劑,除非不能耐受或有禁忌證;NYHA心功能Ⅳ級者,如患者病情已經穩定,體重恒定,無液體潴留時也可在嚴密監護下應用β受體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一躍成為慢性心力衰竭的一線用藥。

然而本次調查結果可見1084名慢性心力衰竭(LVEF<45%)患者中僅有399例(36.81%)患者應用β受體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的總體使用率較低;并且引起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礎疾病不同,β受體的使用率也不盡相同,其中冠心病與高血壓性心臟病的應用率相對較高,分別為51.98%與30.92%,其他如冠心病合并肺心病患者、風濕性心臟病、擴張性心肌病的應用率則分別為23.71%、12.73%、8.54%,相對較低。在校正基礎疾病以后從表2中可以看出,隨著心功能嚴重程度加重,β受體阻滯劑的使用率也是呈下降趨勢。這可能是由于β受體阻滯劑具有抑制交感活性、減少心肌耗氧、降低血壓的作用而相對較廣泛應用于冠心病與高血壓患者中;然而由于β受體阻滯劑具有“負性肌力”作用,有部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應用β受體阻滯劑以后會出現心力衰竭有輕或中度加重;同時,β受體阻滯劑有引起心動過緩、誘發和加重支氣管痙攣等不良反應。因此臨床醫師在治療合并有呼吸道疾病或NYHA心功能Ⅱ級以上的患者時,出于對心率、血壓、心功能、并發癥等種種顧慮,對β受體阻滯劑的應用就顯得格外謹慎。從表3中可見399名應用β受體阻滯劑者中69.42%的人美托洛爾僅用25mg/日、15.79%的人比索洛爾用2.5mg/日,只有8.77%的人美托洛爾片最大劑量用至50mg/日、6.02%的人比索洛爾用至5mg/日,遠遠低于美托洛爾100~200mg/日、比索洛爾片10mg/日的循證醫學的靶劑量。雖然β受體阻滯劑低劑量與較高目標劑量均能降低心衰全因死亡率,但大劑量組在降低死亡率方面明顯優于小劑量組,并存在劑量依賴性效應[3]。因此,國內外指南一致認為β受體阻滯劑在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時應盡可能的達到目標靶劑量或最大耐受量。然而臨床實際中部分醫生因擔心β受體阻滯劑對心功能的影響而忽略了β受體阻滯劑長期應用(≥3個月)則明顯改善心功能,增加LVEF的優勢[4]。

總之,本次調查結果從某一方面反映了在實際臨床工作中β受體阻滯劑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仍處于使用率低和劑量不足的境界。提示在臨床實際工作中,慢性心衰患者應用β受體阻滯劑的情況與現代治療指南的要求尚有較大差距,需要進一步提高β受體阻滯劑在改善慢性心衰患者長期預后的認識,以使慢性心衰患者從應用β受體阻滯劑治療中獲得更大的益處。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12):1076-1095.

[2]胡大一,馬長生.心血管病學實踐-2007[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355-360.

[3]楊新春,那開憲,陳瑾.心力衰竭臨床與實踐[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78-88.

董吁鋼.心血管內科疾病臨床診斷與治療方案[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0:15-38.

【摘要】目的:調查β受體阻滯劑在哈密地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應用現狀。方法:選擇2012年2月~2013年2月就診于哈密地區中心醫院、哈密市醫院及哈密地區維吾爾醫院住院的1084例(NYHA分級)心功能Ⅱ~Ⅳ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列表登記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臨床診斷、一般情況、主要檢查結果、用藥名稱及劑量。結果:在1084例慢性心功能衰竭的患者中僅有399例(36.81%)應用β受體阻滯劑,其中冠心病51.98%患者應用了β受體阻滯劑以外,冠心病合并肺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擴張性心肌病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β受體阻滯劑的使用率分別為23.71%、30.92%、12.73%、8.54%,且β受體阻滯劑的使用劑量均處于偏小劑量,遠遠低于美托洛爾100~200mg/日、比索洛爾片10mg/日的循證醫學的靶劑量[1]。結論:本次調查結果從某一側面反映了在實際臨床工作中β受體阻滯劑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仍處于使用率低和劑量不足的境界。

【關鍵詞】β受體阻滯劑;慢性心力衰竭;調查

β受體阻滯劑應用于心血管疾病已有40余年的歷史。但由于β受體阻滯劑具有負性變時、變力、變傳導的“三負”作用,曾經一度禁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后來隨著對慢性心力衰竭研究的深入,許多大型臨床試驗如CIBIS Ⅱ和Ⅲ、MERIT-HF、US Carvedilol試驗均證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應用β受體阻滯劑以后可以明顯減少死亡率、提高患者的運動耐量、明顯改善患者的預后,因此國內外指南一致推薦將β受體阻滯劑應用于無禁忌癥的所有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引起的、NYHA Ⅱ~Ⅳ級穩定的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患者[2]。然而β受體阻滯劑在哈密地區慢性心力衰竭臨床工作中實際應用情況如何。為此,我們收集了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哈密地區中心醫院、哈密市醫院及哈密地區維吾爾醫院就診的1084名慢性心力衰竭(LVEF<45%)患者應用β受體阻滯劑的情況,結果如下。

資料與方法

病例來源:選擇2012年2月~2013年2月就診于哈密地區中心醫院、哈密市醫院及哈密地區維吾爾醫院住院的1084例慢性心力衰竭(LVEF<45%)患者,所有患者的診斷符合2007年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國慢性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中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其中男614例(56.6%),女470例(43.4%),年齡32~91歲,平均年齡(69.4士9.7)歲,NYHA心功能Ⅱ級286例(26.4%)、心功能Ⅲ級414例(38.2%)、心功能IV級384人(35.4%)基礎病因中:冠心病504例(46.4%)冠心病合并肺心病194例(17.9%)高血壓性心臟病249(23.0%)風濕性心臟病55例(5.0%)擴張型心肌病82例(7.6%)。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列表登記患者的臨床診斷、一般情況、主要檢查結果、用藥名稱及劑量。排除支氣管痙攣性疾病、心動過緩(心率<60次/分)、二度及以上房室傳導阻滯、肥厚梗阻性心肌病者。

結果

10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僅有399例(36.81%)例應用了β受體阻滯劑,且不同基礎疾病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β受體阻滯劑的使用率不全相同(X2=24.601,P<0.001)。504名冠心病患者中應用β受體阻滯劑262例(51.98%),194名冠心病合并肺心病患者中應用β受體阻滯劑46例(23.71%);249例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中應用β受體阻滯劑77例(30.92%)、55例風濕性心臟病患者中7例(12.73%)應用β受體阻滯劑;82例擴張性心肌病患者中7例(8.54%)應用β受體阻滯劑;使用率均處于較低的水平。見表1。

在校正基礎疾病以后可以看出286例NYHA心功能Ⅱ級患者中152例(53.15%)、414例NYHA心功能Ⅲ級患者中157例(37.92%)、384例NYHA心功能Ⅳ級患者中90例(24.43%)應用β受體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的使用率均較低。見表2。

在應用β受體阻滯劑的心功能Ⅱ、Ⅲ、Ⅳ級患者中大部分患者應用的β受體阻滯劑劑量均偏小(美托洛爾25mg/日、比索洛爾2.5mg/日)。399例患者中277例(69.42%)用美托洛爾25mg/日、比索洛爾2.5mg/日63(15.79%);僅有35例(8.77%)用美托洛爾50mg/日、24(6.02%)人用比索洛爾5mg/日,遠遠低于美托洛爾100~200mg/日、比索洛爾片10mg/日的循證醫學的靶劑量[指南]。見表3。

討論

慢性心力衰竭為各種心臟病的終末階段。大量循證醫學證據證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從心功能代償期開始即處于交感神經興奮與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S)激活狀態。交感神經興奮及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激活雖在慢性心力衰竭初期是機體的一種代償機制,但長期激活會進一步促進神經體液因子的過度釋放,尤其是兒茶酚胺、去甲腎上腺素等的濃度升高,會使動脈壓升高、左室后負荷增加,從而引起心與血管重構;同時,心功能不全時機體的代償功能又將產生大量兒茶酚胺類物質,使心率增快、心肌代謝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肌重構,從而使心臟增大,導致心力衰竭加重,構成一種惡性循環。β受體阻滯劑不僅可以拮抗交感神經的過度激活而發揮降壓作用,同時還能通過降低交感神經張力而預防兒茶酚胺的心肌毒性作用;通過抑制過度的神經體液因素和RAS的激活而全面發揮心血管保護作用,包括提高心室顫動閾值、減少心律失常、改善心肌重構、預防猝死等。因此,所有病情穩定的NYHA心功能Ⅱ、Ⅲ級患者,LVEF<45%者均推薦使用β受體阻滯劑,除非不能耐受或有禁忌證;NYHA心功能Ⅳ級者,如患者病情已經穩定,體重恒定,無液體潴留時也可在嚴密監護下應用β受體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一躍成為慢性心力衰竭的一線用藥。

然而本次調查結果可見1084名慢性心力衰竭(LVEF<45%)患者中僅有399例(36.81%)患者應用β受體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的總體使用率較低;并且引起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礎疾病不同,β受體的使用率也不盡相同,其中冠心病與高血壓性心臟病的應用率相對較高,分別為51.98%與30.92%,其他如冠心病合并肺心病患者、風濕性心臟病、擴張性心肌病的應用率則分別為23.71%、12.73%、8.54%,相對較低。在校正基礎疾病以后從表2中可以看出,隨著心功能嚴重程度加重,β受體阻滯劑的使用率也是呈下降趨勢。這可能是由于β受體阻滯劑具有抑制交感活性、減少心肌耗氧、降低血壓的作用而相對較廣泛應用于冠心病與高血壓患者中;然而由于β受體阻滯劑具有“負性肌力”作用,有部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應用β受體阻滯劑以后會出現心力衰竭有輕或中度加重;同時,β受體阻滯劑有引起心動過緩、誘發和加重支氣管痙攣等不良反應。因此臨床醫師在治療合并有呼吸道疾病或NYHA心功能Ⅱ級以上的患者時,出于對心率、血壓、心功能、并發癥等種種顧慮,對β受體阻滯劑的應用就顯得格外謹慎。從表3中可見399名應用β受體阻滯劑者中69.42%的人美托洛爾僅用25mg/日、15.79%的人比索洛爾用2.5mg/日,只有8.77%的人美托洛爾片最大劑量用至50mg/日、6.02%的人比索洛爾用至5mg/日,遠遠低于美托洛爾100~200mg/日、比索洛爾片10mg/日的循證醫學的靶劑量。雖然β受體阻滯劑低劑量與較高目標劑量均能降低心衰全因死亡率,但大劑量組在降低死亡率方面明顯優于小劑量組,并存在劑量依賴性效應[3]。因此,國內外指南一致認為β受體阻滯劑在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時應盡可能的達到目標靶劑量或最大耐受量。然而臨床實際中部分醫生因擔心β受體阻滯劑對心功能的影響而忽略了β受體阻滯劑長期應用(≥3個月)則明顯改善心功能,增加LVEF的優勢[4]。

總之,本次調查結果從某一方面反映了在實際臨床工作中β受體阻滯劑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仍處于使用率低和劑量不足的境界。提示在臨床實際工作中,慢性心衰患者應用β受體阻滯劑的情況與現代治療指南的要求尚有較大差距,需要進一步提高β受體阻滯劑在改善慢性心衰患者長期預后的認識,以使慢性心衰患者從應用β受體阻滯劑治療中獲得更大的益處。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12):1076-1095.

[2]胡大一,馬長生.心血管病學實踐-2007[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355-360.

[3]楊新春,那開憲,陳瑾.心力衰竭臨床與實踐[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78-88.

董吁鋼.心血管內科疾病臨床診斷與治療方案[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0:15-38.

猜你喜歡
慢性心力衰竭調查
舒心通脈組方治療慢性心衰心肺氣虛證患者的臨床觀察與藥學監護
探討阿托伐他汀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防治作用的有效性
40例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臨床分析
阿托伐他汀聯合中醫中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預后的臨床觀察
高職學生志愿填報取向及滿意度調查研究
經營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9:49:14
小額貸款公司的簡易盡職調查方案研究
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研究
天臺縣城區有毒觀賞植物資源調查初報
現代園藝(2016年17期)2016-10-17 07:12:23
營口市典型區土壤現狀調查與污染土壤的修復
慢性心力衰竭并發心腎綜合征護理探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久草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免费|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91啦中文字幕| 国产内射在线观看| 国产人前露出系列视频|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极品性荡少妇一区二区色欲| 亚洲国产无码有码| 亚洲浓毛av| 亚洲精品第一页不卡|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观看免费福利资源|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AV熟女乱| 毛片基地视频|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图片| 国产在线日本|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www.99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天| 91青草视频| 欧美人与动牲交a欧美精品| 免费jizz在线播放| 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久青草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日韩美女福利视频|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0| 久久中文字幕av不卡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专区| 亚洲一区无码在线| 青青草原国产| 538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三级色| 亚洲va在线∨a天堂va欧美va| 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欧美午夜在线播放| 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 | 伊人成色综合网| 99精品福利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区性色| 亚洲天堂成人在线观看| 曰AV在线无码| 国产91九色在线播放| 91精品小视频| 国产偷国产偷在线高清| 国产91丝袜| 国产福利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国产一级无码不卡视频|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色有码无码视频| 2021国产精品自拍| 中文无码日韩精品| 亚洲av无码人妻| 亚洲精品日产精品乱码不卡| 亚洲日本www| 国产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欲色|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观看热2| 欧美国产菊爆免费观看 | 欧美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yjizz视频最新网站在线| 无码福利视频| 91视频精品| 国产91麻豆免费观看| 四虎影院国产| 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啪视频| 一级毛片中文字幕|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一区| 国产精选自拍|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第一页| 99久久国产自偷自偷免费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