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成東(福建對外經濟貿易職業技術學院,福建 福州 350018)
商務英語模糊語語境順應性研究
盧成東
(福建對外經濟貿易職業技術學院,福建 福州 350018)
商務英語是國際商務活動的重要語言載體。模糊語在商務英語中有著不可替代的語用功能。以商務活動中的內部溝通語境和對外溝通語境為視角,對在這兩種語境下商務英語模糊語的應用規律進行分析研究,應用順應性理論對其進行解釋,闡明在實際應用中應遵循這些規律,做到“內外有別”。 對準確使用商務英語,提高商務溝通效率以及促進商務英語的教學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義。
商務英語;模糊語;內部溝通語境;對外溝通語境;順應性理論
精確性和清晰性是商務英語的靈魂,但模糊語言在商務英語中的語用功能同樣無法替代。近年來,應用Verschueren的順應性理論來研究商務英語模糊語現象的成果也多見諸于各種專著。這些研究成果多以對外溝通語境下的商務英語作為研究對象,即溝通的目標對象處于公司以外。研究課題多集中在各類專業英語、商務談判、跨文化交際等領域出現的模糊語現象。而在商務環境下作為公司內部員工之間交流工具的英語也是商務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對外溝通語境下的商務英語既有著共同之處,同時又有著自己的特點。對此,之前的研究則很少涉及。本文以商務活動中的內部溝通語境和對外溝通語境為視角,對這兩種語境下商務英語模糊語的應用規律進行研究。
(一)模糊語概述
模糊性是語言的自然屬性,早在1902年美國實用主義和符號學的創始人Pierce就對語言的模糊性做出了定義。1965年Lotfi A Zadeh的《模糊集合》的發表標志著模糊語言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時期。自此,各領域的學者從不同的理論角度對語言的模糊性進行系統的研究。根據Lotfi A Zadeh的定義,模糊語言是指“在現實物質世界中所遇到的客體,經常沒有精確規定的界限,這種不能精確劃定范圍的“類別”在人的思維——特別是模式識別、信息傳遞和抽象中起著重要作用”[1]。Channel(2000)明確提出:“模糊語言包括語言使用中出現的歧義、含糊表達等不確切現象”。[2]對于英語模糊語言的種類,不同的專家、學者給出了不同的分類。一般來說,模糊語可以分成三類,既模糊詞語、模糊限制語和模糊蘊含。模糊詞語指本身語義模糊的詞或詞組;模糊限制語是指附著在具有明確、具體意思上的詞或短語,這類模糊語被認為是模糊語言的核心,說話者通常有意使用模糊限制語來使語義更模糊;模糊蘊含指由于蘊含所造成的模糊。
(二)兩種語境下商務英語模糊語應用分析
劍橋商務英語證書是世界公認的權威的商務英語資格證書。由英國Summertown 出版社出版,授權經濟科學出版社在中國出版的《新編劍橋商務英語》一書是一套專為劍橋商務英語考試而編寫的教材,是英國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推薦的、劍橋商務英語考試指定參考書。這套書幾乎涵蓋了商務交往的一切信息,其中出現的商務英語具有典型性和權威性。本文以《新編劍橋商務英語》第三版初級、中級的學生用書為語料庫,選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兩種語境下的文章材料各二十篇進行定量分析。
為了使分析結果更客觀更有可比性,在選材的過程中始終堅持兩個原則。其一,所選材料的話題盡可能廣泛、具有代表性。材料包括各類商務文章、訪談、錄音材料等;其二,所選的材料在篇幅和信息量上盡量接近。從對這些材料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商務英語模糊語在內部溝通語境和對外溝通語境下的使用情況呈現以下兩個方面的規律:
其一、在兩種語境下,商務英語的使用者對限制性模糊語和蘊含性模糊語的使用相當克制,如表1所示。在對外溝通語境下,所選的二十份材料中蘊含性模糊語僅出現三次,并且都出現在新聞報道的文章中;而在內部溝通語境下,所選的二十份材料中蘊含性模糊語的使用量為零。另一方面,限制性模糊語的使用量雖然分別達到了三十一個和六十個,但相對于所選材料所表達的信息量來說,這個數字并不是很大。

表1 商務英語模糊語在兩種語境下的使用情況
其二、對外溝通語境下模糊語的使用量遠遠高于內部溝通語境。從表1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所選二十份材料中內部溝通語境下模糊語的使用量為七十五個,而對外溝通語境下是一百八十六個,去除誤差因素,兩者的差距還是很大。即使是對限制性模糊語的使用量上來看,后者也高于前者。從橫向比較來看,在內部溝通語境下,模糊詞和限制性模糊語出現的頻率大體相同,而在對外溝通語境下,模糊詞的使用率要大大高于限制性模糊語。內部溝通語篇中,通知、同事間用來溝通的備忘錄、郵件、工作匯報等所占比例較高,而這類文體對模糊語的使用較少;對外溝通語境下,對模糊詞的使用量較大,特別是廣告、宣傳等文體中大量使用描述性的模糊形容詞。
(一)順應性理論概述
Verschueren在其1999年出版的《語用學理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創立的順應性理論,作為語用學的一個新的分支,從特殊的角度審視語言的使用和理解,將認知、社會和文化因素都考慮在內,為我們解釋商務英語模糊語的應用提供了全面、科學和動態的視角,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和解釋力。
順應性理論對于語用的描述和解釋是通過四個方面的語用研究來實現的,即語境關系順應、結構客體順應、動態順應和順應過程意識凸顯等。語境關系順應是指語言使用過程中語言的選擇必須與交際語境相順應。而交際語境包括與說話人相關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外部因素和包括句法、語篇等語言內部因素。有效的語言溝通過程實際上就是選擇適當語言順應語境的動態過程[3]。因此,有效的商務英語溝通過程就是在商務語境下使用者根據自身所處的語境對所使用的語言進行動態選擇的過程,也就是對具體語境不斷順應的過程。換言之,商務英語模糊語的產生是語言使用者順應具體商務語境的產物。
(二)兩種語境下模糊語使用規律的語境順應性分析
從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無論是處于內部溝通語境下還是對外溝通語境下,商務英語使用者的一個共同特點是對限制性模糊語和模糊蘊含的使用都相當克制。相比模糊詞的使用,限制性模糊語和模糊蘊含的使用更具主觀性,使用者應用這兩種模糊語的主要目的是有意使語言模糊化。從順應性理論角度來看,這種克制現象也是對語境的順應結果。因為無論處于何種語境的商務英語使用者,其所處的一個共同的前提語境是商務語境,商務語境下要求語言使用者所使用的語言必須具有準確性和清晰性,因此他們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始終都在努力順應這一語境。
另一方面,處于對外溝通語境的商務英語使用者,其所使用的模糊語從數量上來說,要遠遠大于處于內部溝通語境的使用者;同時限制性模糊語的使用上前者也高于后者。從它們各自所處的具體語境來看,前者通常處于一個不確定的、陌生的物理世界;交流對象多為自己不熟悉,甚至是不同語言文化背景的個人,機構或媒體。交際過程中還必須遵循一定的社交規范,兼顧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由此可能會產生恐慌、焦慮、無助、不確定等心理。為了順應這種語境,進行有效溝通,具有委婉含蓄、禮貌得體、推諉回避、迂回表達、左顧右盼甚至是自我保護語用功能的模糊語就成了他們的選擇。而后者處于一個相對熟悉的物理環境,對自己的交際對象也較了解;由于交際對象間彼此熟悉,在交際過程中,一些社交規范、禮儀經常被忽略,文化差異幾乎不存在。在這種語境下交際者心態相對較放松,有安全感,因此他們之間的溝通更注重交際的效率和信息傳遞的充分性,商務英語商務英語清晰性和準確性的本質特征更加凸顯。
無論是商務英語的學習者,抑或是在商務環境下商務英語的使用者都應了解和遵循商務英語模糊語的使用規律,根據自己所處的具體語境來選擇語言策略,正確把握模糊語使用的“度”,做到“內外有別”,實現溝通效率最大化。
一方面,處于內部溝通語境下的交際者應把信息傳遞的充分性放在首位,無論在撰寫用于內部溝通的郵件、備忘錄、通知、匯報、對內交流的文章材料,還是在口頭交流過程中都應盡量控制模糊詞的使用,盡量不用有意模糊語義的限制性模糊語和模糊蘊含,而使用準確、清晰、精煉的語言。
另一方面,處于對外溝通語境下的交際者除了注重溝通效率之外,可適當使用模糊語,特別是模糊詞和限制性模糊語來實現增強語言的靈活性和說服力、保留信息、委婉禮貌、規避風險、自我保護等語用功能。但對于模糊蘊含的使用還應謹慎。
如在撰寫廣告或宣傳性文章時,適當使用模糊詞和模糊蘊含來達到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開啟顧客的想象空間,增強幽默感等語用功能。如:“Excellentcontemporarycuisineandextensivewinelist are the main features at the Carlton Restaurant”(卡爾頓酒店餐廳廣告); “Impossiblemadepossible”(佳能打印機)。
出現在商務信函中的這樣的表達:“The shoes you ordered are out of stock at present.Maybethe new stock will come ininacoupleofdays.” 用模糊語“maybe”、“a couple of days”來表示委婉禮貌,同時起到自我保護的作用。
如匯報公司的業績,在公司內部的匯報材料中會這樣表述:“Our sales reached 160,300 US dollars last year”, 而在對外宣傳的材料中可能會這樣表述:“Our sales reachedover160 thousand USD last year”,這里用模糊詞“over”來保守公司的商業秘密,而在內部材料中需要準確的數字。
在內部語境下可能會說:“ABC Company has quoted us 1,000 USD per ton”,這里用精確的語言來使信息傳遞最大化。而寫給客戶的信中可能會這樣表述:“Oneofourclientshas quoted usamuchlowerprice”。這里用模糊語“One of our clients”“a much lower price”來刻意保留信息、保守機密。
有時為了禮貌,會對客戶發出這樣的邀請:“Please come and drop inwheneveritisconvenientforyou”,而對同事會說:“Please come to my office at 3 p.m.”
當然,不論處于何種語境,都不能忽略商務英語的清晰性和準確性的本質特征。在此基礎上,交際者應根據自己所處的具體語境,充分利用商務英語模糊語來實現商務英語應用的規范化和信息傳遞效率的最大化。
模糊性是語言重要的內在本質屬性。雖然清晰性和準確性是作為商務語境下語言載體的商務英語的本質要求,但其中模糊語的語用功能也是不可替代的。商務英語模糊語的應用本質上是商務交際者有意識地順應各自所處的具體商務語境的結果。一方面,商務活動過程中交際者處于一個共同的大語境——商務語境,為了順應這個共同的語境,他們在模糊語的使用上也呈現出了共性,即盡量減少限制性模糊語和模糊蘊含的使用,力求保持商務英語的精確性和準確性。另一方面,由于在兩種語境下,他們所處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以及心理世界又不盡相同,對各自所處語境的順應過程就體現在對模糊語的使用上“內外有別”。在商務交往過程中,了解這和把握不同語境下商務英語模糊語的使用規律,對于準確使用商務英語,提高商務溝通效率以及促進商務英語的教學等都有重要的意義。
[1] Zadeh, L. H. Fuzzy Sets[J].InformationandControl,1965,(8).
[2] Channel, J.VagueLanguag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3] 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Pragma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9.
[4] Cook, R. & M.Pedretti. 新編劍橋商務英語(初級)(第三版)[M].北京: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8.
[5] Hughes, J. 新編劍橋商務英語(中級)(第三版)[M]. 北京: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8.
[編校:張芙蓉]
Contextual Adaptation Study of Fuzzy Language in Business English
LU Chengdong
(FujianInternationalBusiness&EconomicCollege,FuzhouFujian350018 )
Business English is an important language carrier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ctivities.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of fuzzy language is irreplaceable in business English. This paper takes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mmunication context in business activities, analyzing the application rules of fuzzy language in Business English in both contexts and interpreting it with the theory of adaptation , pointing out that these rules should be followed in the business practic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business English in both communication and 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 fuzzy language; internal communication context; external communication context; theory of adaptation
2014-09-25
盧成東(1973- )男,福建福州人,講師,經濟學碩士,研究方向為商務英語。
H313
A
1671-9654(2014)04-0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