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3月份,危險化學品和化工的安全生產形勢呈現總體穩定、繼續趨向好轉的發展態勢。但是,進入4月份以來,較大事故高發,安全生產形勢空前嚴峻。”在2014年5月8日召開的危化品安全生產工作專題視頻會上,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總工程師、監管三司司長王浩水指出當前危化行業安全生產面臨的形勢,要求各地、各企業認真分析事故發生的深層次原因,采取更有效的措施,進一步強化危險化學品和化工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
事故同比多發
自2014年1月至5月12日,全國共發生9起危險化學品和化工較大事故,導致35人死亡、52人受傷。尤其是4月份,共發生4起較大事故。
王浩水指出,今年以來,全國危化品和化工的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3起、13人),有大幅度上升,增加6起、22人,分別增長了200%、169%。截至目前,較大事故已與2013年前9個月的總和持平。
“發生較大事故的省份明顯增多。今年以來,發生較大事故的省份達到8個,而去年全年,全國只有7個省發生較大事故14起。”王浩水指出,“今年以來發生的9起較大事故中,有8起發生在危險化學品取證企業,在經過三輪發證的今天,仍然發生較大及以上事故,暴露出個別地區危險化學品和化工安全生產工作還存在明顯的漏洞和薄弱環節。”
另外,這幾起事故還反映出煤化工和精細化工企業事故頻發,涉及檢維修和直接作業環節的事故多發。王浩水分析說,在發生的9起危險化學品和化工較大事故中,4起涉及煤化工和精細化工等行業,其中山西臨汾永鑫焦化公司“4·26”煤氣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27人受傷,江蘇南通雙馬化工有限公司“4·16”粉塵爆燃事故造成8人死亡、9人受傷。絕大部分新型煤化工企業是新進入危險化學品領域和化工行業的企業,人員儲備、技術儲備、管理經驗嚴重不足;部分傳統煤化工企業,如焦化企業建廠早、設備設施老化,管理粗放;精細化工企業小、弱、散,安全生產條件差,管理薄弱。
而9起較大事故中,7起涉及檢維修及動火、進入受限空間等直接作業,客觀上有企業生產裝置停工檢維修作業增多,動火、進入受限空間等直接作業頻繁的原因,但同時也暴露出事故企業直接作業環節管理不到位,領導安全意識不強,現場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缺乏基本安全意識和技能。
分析事故原因
除了通報9起較大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王浩水還綜合分析了其中的深層次原因,突出表現為事故企業對安全不夠重視、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人員培訓不到位;政府監管不嚴。
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
“企業發生事故的根本原因是對安全不夠重視。”王浩水分析說,從實際情況來看,企業對于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近年來印發的《化工(危險化學品)企業保障生產安全十條規定》等法律法規不知道、不熟悉、不掌握,理解不透,執行不嚴。
有的企業沒有正規設計,造成裝置、設施的布局和裝備水平達不到國家有關標準規范的要求;有的老企業多年不進行技術改造和裝備更新升級、老化嚴重;有的企業自動化改造走過場,安全儀表不投用,沒有發揮自動化和安全儀表應有的作用,導致部分危化品企業的裝備水平差、本質安全水平差。
“安全生產不懂、不會、不敢管的問題比較普遍,突出表現在直接作業環節管理不到位上。”王浩水說,有些企業的動火、進入受限空間制度不完善,作業前風險辨識不全面,作業審批不嚴格甚至沒有審批程序,防范措施落實不到位,作業過程中現場監控不嚴,這些因素都為事故的發生埋下隱患。隱患排查治理存在不愿查、不會查、不能深入查的問題,一部分企業自己查不出隱患,即使查出來隱患,也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因為資金、方案、停產損失等原因不能及時整改。
人員培訓不到位
王浩水認為,人員培訓不到位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政府對企業主要負責人、分管安全生產負責人和分管技術負責人培訓不到位、考核不嚴格;二是企業對員工的培訓搞形式、走過場、針對性差。造成操作人員對生產裝置不熟悉、現場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缺乏安全意識和基本技能。對承包商、直接作業人員存在以包代管等情況,對外用工的培訓缺失。
政府監管不嚴
“部分基層安監部門存在不愿管、不會管、不敢管的現象。”王浩水舉例說,安徽亳州發生的“1·9”較大中毒事故中,事故企業將路邊的空閑廠房非法租賃長達4個月,進行非法生產,而基層執法檢查部門卻未及時發現。另外,一些地方安監部門對查出的企業違法違規行為,處罰不嚴格、甚至不處罰,客觀上助長了企業違法違規行為。
采取相應對策
針對當前危化品行業安全生產的狀況,王浩水強調,各地要進一步強化有關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力度,特別是對于《化工(危險化學品)企業保障生產安全十條規定》,要結合條文釋義開展培訓,確保在2014年7月底前,市、縣兩級安全監管部門對所有企業培訓一遍,培訓完成后要對企業分管負責人、裝置負責人和安全監管人員進行考試,考試不合格的限期補考,補考不合格的,要依法取消職業任職資格。
同時,要有計劃地對《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危險化學品輸送管道安全管理規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 工信部 關于危險化學品企業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的實施意見》《國家安監總局關于印發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工作管理辦法的通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印發危險化學品企業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實施導則的通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加強化工過程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等法規,進行再培訓,使企業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提高思想認識,提升安全管理能力,使能力符合履行崗位職責的要求。
王浩水還指出,政府將加大監督檢查工作的頻度和力度,嚴肅查處事故。對發生事故和存在重大隱患的企業、多次查出問題的企業和涉及“兩重點一重大”的企業將開展重點檢查,加大檢查的頻次和力度,對反復查出同樣問題的企業將依法給予上限處罰。
據悉,執法檢查將重點對照《化工(危險化學品)企業保障生產安全十條規定》進行,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也將于近期印發通知,明確規定“三個必須”:凡是發生重大事故或一年內發生兩次較大事故的危化品企業,必須吊銷安全生產許可證;凡是發生死亡事故的企業,必須暫扣安全生產許可證或責令停產整頓,并對企業和主要負責人給予上限處罰;凡是違反《化工(危險化學品)企業保障生產安全十條規定》等法律法規,必須給予經濟處罰。
編輯 鄭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