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波 許增勝 包培忠
山東煤礦安全監察局堅持“四個強化”,提高“四種能力”,始終保持安全監察執法高壓態勢,使全省煤礦安全形勢保持穩定。
近年來,山東煤礦安全監察局(以下簡稱“山東煤監局”)以“不出事故是硬道理”為煤礦安全監察工作目標,把“防大事故”作為煤礦安全監察第一要務,堅持“四個強化”,堅決守住煤礦安全生產這條“紅線”,始終保持安全監察執法高壓態勢,使煤礦安全形勢持續穩定。
強化“四個執法”
堅持科學執法
山東煤監局結合山東煤礦災害特點和事故特點,每年都確定重點監控對象,突出重點、盯住難點、抓住薄弱點;開展技術基礎監察,從開拓布局、生產接續、安全投入等源頭入手,超前防控;實施安全約談,對趨向性、苗頭性問題及時警示,做到“一礦出事故、全省受教育”,用事故教訓推動工作。
堅持規范執法
為規范執法內容,山東煤監局制定出臺了《煤礦安全監察執法檢查表》,涉及17個專業,共175項重點項目。明確處罰標準和依據,探索“電子化執法”;嚴格公正處罰,推行“查、罰”分離制度,查問題與實施行政處罰由不同的監察人員來完成,避免了執“人情法”“關系法”“面子法”的情況。
堅持嚴格執法
山東煤監局在內部強化執法監督,推行“前有監察、后有督查”工作模式,有效破解“嚴不起來、落實不下去”的問題。山東煤監局堅持嚴格執法與熱情服務相結合,幫助煤礦企業解決技術難題,得到煤礦企業及社會各界的肯定和認可。
堅持廉潔執法
山東煤監局健全完善并嚴格落實執法監督、帶隊人負責、一票否決等制度。建立電子監察系統及行政執法網絡平臺,行政審批事項全部通過網上運行,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強化持續創新
高標準落實“雙七條”
山東煤監局及時成立《七條規定》宣講團,局長帶頭解讀,周周有檢查、周周有宣講;利用兩個月的時間,舉辦了《七條規定》專題培訓班,將全省2 500多名副總以上人員全部輪訓一遍;把《七條規定》納入了全年執法計劃,逢礦必查,從嚴處罰。對違法行為開出大額罰單,一次性罰款100萬元。山東省在“雙七條”貫徹落實工作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
高質量開展安全大檢查
山東煤監局集中近120名監察人員參加安全大檢查,采取企業自糾自查、省局重點督查、分局覆蓋檢查、異地交叉檢查、專家安全評估、執法監督檢查等多種方式方法,實施對全省所有煤礦監管部門、所有煤礦企業和煤礦井上下的3個全覆蓋檢查。同時,堅持工作閉合,確保整改到位。
高起點推進職業危害監察
山東煤監局率先在全國設立職業健康處,堅持防范事故與保護職業健康并重,積極協調、順利完成職能劃轉,組建職業衛生專家庫,組織開展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作業場所粉塵危害防治專項監察。
強化基層基礎
推進科技興安
山東煤監局大力推廣應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在第五屆全國煤礦科技成果申報中,共推薦項目136項,獲獎65項,獲獎率占全國煤礦總項目的40%;堅持每年開展安全程度及職業衛生評估,積極推進安全質量標準化創建。目前,山東煤礦采掘機械化程度分別達到89%和92%,其中,省屬重點煤礦分別達到98%和99%。全省所有生產礦井六大系統全部建設到位。
推進安全培訓和安全文化
山東煤監局堅持“餐式”培訓,提高培訓針對性和培訓質量;推進安全文化和安全誠信建設,共有13家煤礦被命名為國家級安全文化示范企業;制定出臺了《安全生產誠信建設示范礦井評估辦法》,不斷提升煤礦企業依法辦礦、依法管礦、依法生產意識。
推進應急管理
山東煤監局在全國首家成立“礦山救援指揮中心”,建立了共有7個大隊、30個中隊、115個小隊,1 600多名指戰員的應急救援隊伍;制定出臺《山東省礦山救援隊伍勞動保障權益保護暫行規定》,充分保護救護隊員的合法權益;積極推進兼職救護隊伍建設,定期開展救護技術競賽活動,不斷增強戰斗力;2012年,山東省各救護隊伍投入資金3 500萬元,進行了基礎設施建設,各礦山救護隊質量標準化建設再上新臺階。山東能源新礦集團新巨龍煤礦專門裝備了用于千米豎井救援的汽車吊。
推進中介服務機構健康發展
山東煤監局加強對中介機構的監管,積極發揮中介機構的技術支撐作用,實現安全監察與中介服務的良性互動;在全國率先成立礦用產品行業協會,解決了政府管不好、管不了,又要管的事,搭建起了連接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橋梁,推動了礦用產品安全標準制度的落實,提升了全省煤礦安全保障水平。
強化隊伍建設
抓學習教育
山東煤監局持續開展學習型、規范型、實效型、服務型、和諧型、創新型、廉潔型“七型”隊伍建設,著力提升全體干部扎實學習、認真實踐、統籌協調、貫徹落實、團結協作、開拓創新、嚴格執法、廉潔自律“八種能力”;采取“每周一學習、每月一專題、每季一講座”等多種方式,加強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學習,監察人員綜合素質進一步提升。
抓制度建設
山東煤監局本著“修改完善一批,廢止一批,公布一批”的原則,對建局以來4 000余份文件制度進行全面清理,對擬廢止的下文通報,對需修改完善的明確責任,對繼續使用的重新梳理、匯編成冊,積極構建內容協調、程序嚴密、配套完備、有效管用的制度體系,推進了全局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
編輯 寧 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