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燚
談到學困生,作為教師常常不由自主地搖頭嘆氣,要么安慰自己,哪里有每個學生都是優秀的,學困生是不可避免的;要么對學生失去信心,認為其本質就是“差”的,聽之任之,視而不見。總而言之,教師們對學困生的教育普遍缺乏信心,從漠視到害怕甚至恐懼的心態都存在。在心里,各科任教師和班主任對“差生”都帶著反感甚至歧視,認為他們是學習成績及行為習慣雙差的結合體。對教育工作者而言,這是不得面對的挑戰,因為教育的使命和教育工作者的責任使然。從教十多年,也做了多年的班主任,與學困生打交道已是家常便飯,那么,怎樣對學困生進行轉化,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挖掘他們的潛能,做到“點石成金”呢?
一、幫助他們重塑信心
幫助他們重塑信心,這是一個教育工作者面對學困生時的當務之急。但丁說過:“能夠使我飄浮于人生的泥沼中而不致陷污的,是我的信心?!笨梢娦判膶τ谌松闹匾?。那么,應該如何幫助學困生找回失落的自信或者幫助他們建立信心呢?首先,要以一種肯定的眼光去看待他們。鼓勵、贊揚、乃至賞識正是一個人被肯定的外在具體表現,也是幫助差生樹立信心的關鍵。而學困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最缺乏的也就是被教師、被同學的肯定。他們得到的往往是學習和生活中不平等的待遇,經常挨班主任、科任教師的批評,經常受到歧視。這種特定的環境會讓他們產生特殊的心理:既自卑又不服氣;想奮發進取,但關注又得不到幫助,得過且過;內心也想學習求得進步,但總是得不到耐心輔導,只好混日子。從表面看,他們似乎與周圍的一切毫不相關,也對一切事物漠不關心,滿不在乎。表現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對教師的每一次講話甚至每一件小事都十分敏感。這時候,老師們應該去學會發現,發現學困生身上那些閃光點,充分挖掘他們的閃光點。例如,有的學生在體育上有特長,有的學生藝術上有特長等等。這些閃光點,哪怕是極其微小的,也要以此為契機,去重新發現、認識學困生,幫助他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二、為他們樹立典范
要用那些學生們熟悉的、發生在身邊的勵志故事來為學困生樹立好的典范。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通過那些鮮活的,有說服力的例子,讓學困生看到希望,獲得轉變的勇氣和力量。在此基礎上,老師們應該幫助學生分析自己的不足,發現自己的長處,重新定位,從榜樣身上學習自己所欠缺的東西,真正改變自我。要引導他們認識不足,找到自己努力方向,以達到自我糾正的目的。讓榜樣真正起到引導和激勵作用。要不吝惜自己的贊美。教育是直指人心的工作,是人心靈的解放和重塑。而贊美在教育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使人看到正面的、向上的東西。學困生有了一點點改變和進步,老師都要及時發現,并給予適當的贊美,這樣,他們也有了前進的動力。
三、建立學困生工作網絡
學困生的轉化工作,要借助老師們的共同努力,可以根據各個老師的特點,把轉化工作具體落實到實處,增強轉化的實效性。例如,有的老師擅長做思想工作,有的老師善于專業知識,有的老師長于文體活動,這些都是做好轉化工作的重要基礎,也是能進入學生心靈的重要因素??梢詫⑥D化對象分為學習轉化和行為習慣轉化兩個部分。在此基礎上,老師們定期對轉化對象進行跟蹤和教育,由專門的老師對學困生的學習和行為進行轉化。同時,也可以考慮在班級建立一幫一互助小組,幫助學困生進步。扎扎實實做好上述幾項工作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只要真誠地關愛他們,學習上對他們進行耐心輔導,激發學習興趣,也要求這批學生對不懂知識多問同學、多問老師,還要及時地與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也參與到教育工作中來,交流主要以電話、面談的形式,盡可能地利用一切資源為學生服務。這樣,轉化工作就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四、教師要提高教學藝術
教師要盡力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使自己的課生動有趣。很多時候,我們在分析學困生原因的時候,只是停留在學生層面,很少有老師能從自身進行反思,找出老師自己的原因,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試想,如果一個老師的課上的枯燥無味,味同嚼蠟,學生還有興趣去聽課嗎?長此下去,很多學生就會討厭甚至放棄學習這些學科,時間長了他們也就成了老師們眼中的學困生。因此,作為老師,盡量使自己的課精彩些,使枯燥的知識傳授變得生動,真正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這也是新課改的理念和要求。
五、教師要付出愛心
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更離不開老師的愛心。教育是愛的藝術,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所以,有人說“教育的秘訣是真愛”。轉化后進生的耐心、動力,都來自于老師的愛。大而言之,是教師對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的熱愛,是“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高尚人格的體現;小而言之,是責任心在驅使。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愛心。愛自己從事的職業,把它當作自己的事業;愛自己的學生,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當作遺落人間的天使。所以,愛是構成教育的基礎,學困生之所以能轉化,就是有我們教師默默付出的愛。當然,在學困生轉化過程中,教師不能一味地去寵學生,甚至是討好他們,該批評的時候要批評,該嚴厲的時候要嚴厲,要把握好對學生的尺度,這也是愛的表現。
當然,學困生的情況不盡完全相同,作為教育工作者,只要我們秉承真心,付出愛心,那么,在學困生的轉化過程中,我們就能收獲一份份喜悅,看到的是每一個學生都能成才。
(西藏拉薩市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