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麗
摘 要 家庭是學生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場所,許多班主任和家長還遠遠沒有挖掘或提升其中的德育價值,使我們的德育沒有廣泛鋪開和深入挖掘。本文講述如何開好家長會,使其成為家校德育溝通的有效平臺及其對于合力教育的一些思考。
關鍵詞 家長會 德育 合力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8-0107-01
對于家長會,家長的心態是復雜的,一方面想了解子女在校的學習生活狀況,又怕孩子落后于人而沒面子,最怕的是有“問題”的學生的家長把家長會當成負擔,這是普遍的“家長會心態”。所以,家長會是每個班主任和科任老師必須面對和高度重視的一次家校有效溝通的會議,一次成功有效的家長會,將給家長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激發家長們關注學校教育的熱情。
[策略一:溫馨信箋]
通常情況下,家長們都是受命而來,聆聽學生學習成績的匯報和在校表現情況,或接受隆重的表揚或領受委婉的批評,畢竟優秀生少,所以惴惴不安者居多,這樣的方式引不起大部分家長的期待,而使參加家長會變成一樁苦差。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覺得有必要闡明家長會雙向溝通的目的,淡化學習成績的評比,打消家長們特別是落后學生的家長們作為“弱勢群體”的疑慮,讓他們有一種“安全感”,以激發家長們的期待感,為此,在后兩次的家長會前,我擬訂了一份親切溫馨的通知:
家長同志:您好,期中考試剛剛過去,你一定關注你的孩子在學校的成績和在校學習生活的情況,你的孩子非常懂事,可塑性很強,尊敬師長,人緣不錯。有人說兒子是父親塑造的,女兒是母親養成的,兒女們的素質就是父母品性的延伸,可見您很重視對您的孩子的家庭教育。當然一次考試成績是一時的學習狀態的反映,分數并不是一切,只是暫時的成績,這屬于孩子們和您的個人隱私,不予公開。不管進步或后退,你不必大驚小怪,您的不安將帶給學生更大的不安,我們的任務是幫助孩子們找到成績背后起決定作用的東西以及比成績更重要的東西,如習慣,道德,意志,責任等等,總之一切為了孩子。請您務必本周六在百忙中抽空光臨我們的班級,同時請您作好以下的《家長調查表》……
[策略二:心的碰撞]
1.學會做親子教育的粘合劑
我們開家長會的目的是從學生的行為反映出學生的情感態度、道德等問題,從分數的起伏反映出學生學習目的、習慣、方法態度,從而發現問題并找出原因以及時總結經驗,改變和調整我們的教育方法和理念,為此,三次家長會我確定了三個主題:“溝通——從心開始”“賞識您的孩子”“德才兼備,德育為先”。
個案分析:第一次主題確定:“溝通——從心開始”
家長會背景:剛擔任五(4)班的班主任時,在與學生的交談中,我發現有的學生與父母產生了一些觀念分歧,比如,學生劉某反映父母只知道要求其學習學好,感情上很少關心,甚至考差了,父母有斥責之辭,令他很傷心;學生黃某反映父母總叫她參加輔導班,寒暑假都不間歇,她也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但實在不適應有些超出她能力水平的輔導,效果不好……
家長會反思:人與人之間最遠的并不是地理上的距離,而是心靈上的距離,家長和孩子也是一樣,處在同一屋檐下,卻不能有效的溝通交流,是最大的悲哀,對于師生關系也是一樣。不管家長們多忙,不能用金錢代替感情的交流,一兩句暖人心窩的話可能激勵孩子的一生。子女孝敬父母首先是父母在精神上給予孩子許多寶貴的財富,這些是讓其受用一生的,而許多父母無原則的一味的進行物質上的供給則可能滋長孩子好逸惡勞的毛病,相信家長們回去后一定會反思多于憤怒,感動多于淡漠,懺悔多于責怪的。
2.加強德育理念的溝通
(1)成績是結果,也是暫時的,在分數的背后有一系列的因素支撐,如目標方法、態度、意志、考技等等,所以我們的任務是發現原因,彌補缺陷,找到方法,促其進步。
(2)言傳還要身教,子女的品行是父母品行的延伸,家庭德育刻不容緩,愛的教育,敬老愛幼的教育,鄰里和睦的教育,是每個家長都能夠做到的事情。
(3)父母對學生主要是一種人格教育,父母文化水平低同樣能教育孩子做人“求真、求善、求美”。
(責任編輯 劉 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