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應友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8-0119-02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和實施,高中體育課堂也在進行一系列改革。但由于受過去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高中體育教學的現狀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高中體育教學的現狀分析
1.教師的素質、工作態度影響教學工作
有人認為,體育教師只要高大、健壯、會跑、能打球就足夠了。這種錯誤的觀點,沒有全面地評價一個體育教師應該具備的素質。體育教師的基本素質應該是有信念、善學習、強能力、精技術、愛創新。有信念就是能吃苦耐勞,有敬業精神;善學習就是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學習優秀教師的經驗,總結教學經驗教訓,不斷吸取新的科學文化知識;強能力、精技術就是要求教師有堅實的專業知識,應該起到“傳道、授業、解惑”的作用;愛創新是針對教育的對象是學生而提出的,學生是有血有肉的個體,具有不同的個性、愛好,應該因材施教,并適應新世紀學生的特點、創新教學內容和方法。可現階段,在高中部的體育教師,具備這些素質的還比較少,教師的工作態度受到許多方面的影響。例如:社會的認可程度,領導的重視,自己的愛好興趣以及追求,學生的尊重等等。
2.高中體育教學組織過于紀律化
在體育教學中,將正常體育教學的紀律要求機械化,片面追求教學組織的外在一體性,忽視教學效果的實效性,使體育教學成為按部就班的機械操演,失去了體育教學授之以道的真正意義。
3.教學評價籠統劃一
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存在忽視學生的個體基礎差異,不考慮學生的主觀努力和進步幅度,以籠統的劃一標準進行教學評價的現象,這既缺乏激勵性,又有失公允性。這些問題的產生與我國傳統的體育教學理念和方法不無聯系。
4.學生選項與學校體育師資、場地、器材等方面的矛盾
現今,原來學校體育所開設的運動項目仍然存在,電視、報紙等媒體又把世界各地層出不窮的新興體育項目介紹給學生,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使學生對選項教學有更高的期望,但學校師資力量、場地器材不能滿足學生如此廣泛選項的需要;小班化教學是不少學校在選項教學中采用的方法,也對學校的場地、師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矛盾給學校開設選項教學帶來了難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選項學習的積極性。
二、解決高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策略
1.學校管理者要提高對體育課的重視
學校管理者要重視體育課的設置,明確體育課的重要性。體育課是高中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管理者要注重課程安排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同時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體育課的重要作用,讓學生提高對體育課的重視,從而加強學習和訓練。
2.在課程設置上要注重時代性和科學性
學校在課程的設置上不能只開設傳統的體育項目,要緊隨時代的信息,引進街舞、獨輪車、滑板、自由搏擊操等訓練項目,這些新的科目富有時代氣息,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教師的創造熱情。而且,課程設置上要科學安排,根據學生體質和學校課時的需要進行安排,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
3.引進體育人才,激發教師積極性
要引進專業的體育人才,注重人才的培養和選拔,鼓勵教師進行體育創新,引進新的體育項目,認真進行課堂安排。學校要給予體育教師應有的待遇和地位,激發他們的教學熱情,真正把體育教學作為一項事業來對待。
4.挖掘學生的主體性
在新課程標準下,學生和教師的角色有所變化,學生逐漸上升到主體地位,要發揮自身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教師起到輔助和引導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學生自身也要充滿熱情和自信,在課堂上主動學習,課后主動練習。
5.制定全面的課堂教學目標
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突出體育教學的整體性,把學生間的個體差異作為確立教學目標的出發點,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多層次教學。當然,在層次的劃分上,一個學生一個目標是不現實的,但把學生分成幾個身體條件相接近的小組則完全是可以做到的。這樣能使每個學生都有相宜的目標,讓學生的個體要求和教學目標盡可能的統一起來,并使學生明確知道,只要自己達到這個目標,就是成功者。學生在學習時有了明確的目標后,就會努力去實現這個目標,一旦成功,他們就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激發其學習的興趣,為其終身體育奠定良好的基礎。另外,教師在制定課堂教學目標時,必須注意教學目標的全面性。
(1)直接性教學目標。即指向學生傳授“三基”,教學生一些必須的運動技術、技能和體育基礎知識,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
(2)發展性教學目標。即指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技能、意識和習慣。
(3)可持續性發展目標。即通過體育課堂教學開發學生智力,讓他們體驗良好情感、體會運動樂趣、陶冶高尚情操、塑造完美人格,努力實現體育課堂“啟智、求知、調心、健身”的目標。
6.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考評制度
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考評制度,要重視體育運動過程的考察,而不僅僅重視最終的考試結果。這樣才能鼓勵學生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注重練習和學習的過程,真正提高身體素質,樹立終身運動的體育信念,這也是未來培養多方面發展人才的最終目標。
(責任編輯 曾 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