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新課改正在全國范圍深入推行中,各個基礎教育學科正在按照新課改的要求進行著相應的改革。高中數學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就目前我國大多數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來看,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目標的實現。本文通過分析當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意識缺乏的問題,提出相關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新課改;課堂教學;創新意識
隨著社會的發展,“終身學習”、“人的可持續發展”等教育理念逐步得到人們的認同。教學是培養合格人才的基礎,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應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因此,創新意識的培養,對于正在求學的學生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
作為基礎學科,在高中數學教與學的師生互動中,怎樣的模式才算是高效與創新?創新就是發明創造嗎?對學生本人而言,其所思所做,能有新的意義,新的質,那么他就是進行了創新。下面就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談一下自己的認識和體會。
1 高中數學課堂創新意識缺乏的現狀
1.1 教師方面
受固有教育理念影響, 教師或未能高效地開展課堂創新教育。現代教育創新的最終目的是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客觀實際進行教學,不斷提升學生認知水平以及學生間的差距,使所有學生的能力都得以培養和提升。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一方面要千方百計地努力使全體學生達到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預定的最基本的教育目標和教學要求。
1.2 學生方面
第一,受以往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在課堂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依然停留在“等、靠、要”的學習思想中,學習方法呆板、缺乏主動探究獲取知識的意識。
第二,受高考指揮棒的引導,學生普遍重視的是知識的直接應用,問題的答案,而輕于對知識的產生,形成過程的探究。而知識的產生與探究的過程恰恰是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基礎,沒有了對這些方面的研究,空談創新意識的培養就是“無本之木”。
2 創新意識培養對數學教學的意義
只有進行創新教育,才能適應數學考試改革與發展的需要高中數學教育中創新教育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而數學教育也必須實施創新教育。數學考試尤其是高考,問題設計新穎、創新意識濃,活題、新題增多,以情境新、方法活體現對能力的考查,注重考查創新思維能力、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考查學生在未來學習中獲得成功的可能性。
我們認為在數學教學中要創設新情境加強能力訓練。課堂提問既要新穎、巧妙,又要準確、易懂,使新情境更貼近學生的經驗與理解的范圍,培養其創新精神與品質,提高學生創新能力。這既是數學教學的出發點,也是歸宿。
3 創新意識在高中數學課堂的培養
3.1 巧設問題情境,營造開放的思維活動空間,引發學生想創新
問題是思維的鑰匙。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依據教材和學生實際,創設多種問題情境,并巧妙地把問題契入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促進學生積極地去思維,去想象,去創造。
3.2 布置自主探究型作業,引導學生學會創新
新課程的建構性、生成性要求我們的作業要給學生合作與探究的空間,“當一個問題獲得解決時,并不是問題的結束而應該是另一個新問題的開始,要做原來的問題上,不斷提出新的問題,將原問題延伸和推廣”。教師適當地,合理的設計一些自主探究性的作業,就是給學生提供新穎、獨立的思考方法,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去感悟、去探究,在探究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學會創新。
3.3 讓學生敢于質疑問難,教師傾聽,適時介入,幫助學生收獲創新
創新意識的萌芽關鍵的因素是: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渴望解決問題是。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問題情景,進行角色變換,鼓勵學生去發現問題、并敢于和善于提出問題。例如,在講到2010年的遼寧高考圓錐曲線的大題的第二問時,學生對答案的解法產生了質疑,原題是這樣的:設F1,F2分別為橢圓的左、右焦點,過F2的直線L與橢圓C相交
于A,B兩點,直線l的傾斜角為,F1到直線L的距離為。
(Ⅰ)求橢圓C的焦距;(Ⅱ)如果,求橢圓C的方程.原題答案是常規的方法:設直線并與橢圓聯立,再使用韋達定理與判別式,計算量很大。這時,學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認為可以聯系2009年全國卷Ⅰ第12題的解法。當時教師是采用三角形的平行成比例來解決的。學生認為可以“如法炮制”。我及時表揚了這位學生肯動腦筋,敢于提出問題的好學精神,然后激發學生們進行討論:
學生解法是:如圖所示,分別過點A,B兩點作右準線的垂線,垂足為A′,B′。過B作AA′的垂線,垂足為H,不妨設,由橢圓的
通過課堂上學生們熱烈的討論,得出了結這一系列題目的方法與技巧。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大膽讓學生去創新,去研究,不但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遷移性”,還激勵學生對問題解決的標新立異、大膽打破傳統思維定式,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使學生在不斷的思維碰撞中,探尋知識的真理。
“創新是民族的靈魂”,創新是人生的燈塔,是一個人具備開拓精神、善于解決實踐中各種問題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素質。”作為基礎教育的數學,教師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要創新教學理念,通過多種途徑讓學生動手操作達到培養其創新意識,竭力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習動機,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火化。教師還應盡力從情境的創設、啟發性問題的提出中,捕捉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興奮點等,再通過引趣導思,創新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多動、多猜想、多發展、多創造中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2]孔企平,張偉忠,黃榮金:《數學新課程與數學學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金馬:《創新智慧論》,中國青年出版社1991年版
作者簡介
蘇昊,女,專業:數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