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筍
(常州大學體育學院 江蘇常州 213164)
目前,雖然我國的很多體育教育工作者已經就體育教學與情感教育之間的內在聯系開展了廣泛的研究,但關于體育教學中如何實現情感教育的有效滲透仍舊是當前最值得探索的課題之一。
情感教育則是以學生為教育基點,教師通過對學生行為習慣的觀察和內心心理狀態的了解,在把握學生內心需求的基礎上,通過情感因素的滲透,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提高學生對于情感的控制能力,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生活態度,實現學生綜合素質有針對性的培養和持續性的提高。情感教育的影響因素是十分廣泛的,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愛的教育。在情感教育中,愛的教育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學生的自愛與對他人的愛,由于不同的學生的成長環境不同,對愛的理解與感受、對愛的接收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差異。高校中關于愛的情感教育主要包括愛祖國,愛人民,愛集體,愛父母、教師、同學、朋友等,體育教學中愛的教育則主要變現在愛體育、愛教師、愛團隊或集體以及愛同伴等。
(2)榮譽感與責任感教育。當代大學生需要具備較高的社會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所以教師在開展情感教育活動時,可以在體育課堂上以班級為單位,講解個人責任與集體榮譽之間的關系,講述我國作為體育大國所獲得的成就以及與個人之見的關系,進而在增強學生集體榮譽感的同時,提高當代大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隊協作能力。
(3)美育教育。通過情感教育中的美育教育,可以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審美能力,凈化學生的心靈,讓學生感受到人生的意義所在,美育教育的途徑和素材非常廣泛,如身邊的環境美、學生的儀表與形體美、力量美等,教師通過對美的傳達能夠讓學生在情感上得到一定的教育,實現情感上的升華。
(4)意志品質教育。體育運動作為一項融智力與體力于一體的項目,在高校體育課堂上需要大學生具備一定的耐力和意志力,尤其是隨著當前高校90后大學生的不斷增多,體育教學可以鍛煉學生吃苦耐勞、不怕困難的精神和意志力,養成良好的品格。
由于人在情感的需求上具有多樣性,并且情感是人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學生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容易出現情感上的沖突和矛盾,如大學生進入大學后需要擺脫家長的各種束縛,獨立自主的開展生活、學習活動,但是由于自身社會經驗和抗壓力等方面的缺陷,容易產生心理和情感上的障礙,影響到個人的發展。借助體育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可以幫助學生增強個人的意志力,提高學生人際關系的協調能力,舒緩在生活與學習中產生的各種壓力,避免學生心理疾病以及過激行為的出現,這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實現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的協調發展將是非常有利的。
良好的課堂氛圍,有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是課堂教學過程能否順利進行所依賴的群體精神狀態,它是師生心理活動中占優勢的、相對穩定的心理狀態,是教師、學生的心理過程與個性特征之間的中間環節。高校體育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可以密切教師與學生在情感上的互動與交流,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興趣和熱情,使得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得以充分的挖掘,調動了學生在體育課堂上主動探索的欲望。高校體育教學的實踐證明,大學生不良的情感和個人情緒會對教學質量的提升以及學生個人的發展產生副作用,壓迫式、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高校體育教師唯有充分重視情感教育因素的滲透與應用,通過情感教育激發學生的體育情感,減少或避免學生厭學、叛逆、抵觸等不良情緒在體育課堂上的滋生和蔓延,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健康與可持續的發展。
高等教育階段是大學生社會情感和集體榮譽感養成的關鍵時期,是大學生實現自身角色從學生向社會人轉變,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準備期。正如列寧曾經說過的:“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在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社會的開發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在各種負面影響和不良思想的侵襲下,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容易發生偏離,使得大學生在處理事情和判讀事物時眼光比較短淺,缺乏集體榮譽感,進而陷入到片面追求個人利益的個人極端主義當中,這對學生的發展顯然是非常不利的。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由于很多體育項目都是通過集體形式呈現的,如足球、籃球、排球等集體項目,都需要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有一定的集體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學生只有懂得如何處理個人與集體之間的利益關系,才能最終內化為個人對集體乃至社會的責任感和榮譽感。
為了實現高校體育教學與情感教育的更好結合,高校體育教師一定要結合高校體育教育的實際,提前制定系統、科學的情感教育方案,提高情感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對此,體育教師可以將情感教育有效納入體育教育體現當中,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和情感缺陷的基礎上,研究提出體育教學中情感教育滲透的重點和實施計劃,避免體育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片段化和零散化。同時,隨這高校體育教學中情感教育方案的不斷實施,高校體育教師要及時總結情感教育過程中的失誤和成功經驗,對情感教育的方案進行不斷的調整和優化,最終尋找到體育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最佳滲透策略和實施途徑。
在現實生活中,與情感教育相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乏有效的教育素材,所以高校體育教師應當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對情感教育的素材進行不斷的積累,一方面可以借鑒國內外知名高校體育教學中應用的情感教育素材;另一方面可以多閱讀一些與體育心理和體育情感相關的書籍,然后結合當代大學生的個性特征和心理偏好,不斷積累有針對性的情感教育素材,并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樣才能不斷提高高校體育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成效。
在高校體育的情感教育當中,教師無疑起著引導性的重要作用,因此高校體育教師的情感教育素質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情感教育的水平。因此,高校體育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情感教育素質,在教學實踐中重視自身情感修養的不斷提高。由于大學生具有一定的向師性,因此體育教師在體育課堂上的言行舉止、行為習慣和情感態度也在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體育教師必須重視自身情感意識的培養,發揮自身的模范示范作用,在體育課堂上主動的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激勵學生,給學生更多的自信心,通過教師的情感傳遞來激發學生的內心情感。其次,高校體育教師要掌握更多的情感教育方法,提高自身的情感教育能力,這樣才更有助于各個情感教育方案的有效貫徹與執行,不斷提高體育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水平。
高校體育教師在進行情感教育的滲透時,良好的課堂氛圍和育人環境更容易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所以體育教師在授課前,一點要多思考、認真備課,重視情感教育過程的構思與設計,進而營造出有利于情感教育的環境與氛圍,實現更好的教育效果。
體育運動雖然具有一定的競爭性,但這也給體育課堂注入了無窮的樂趣,高校體育教師只有在教學中做到“寓教于樂”,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收獲更多的成功與快樂,才能有效保持大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積極情感,實現情感素質的有效培育。同時,高校體育教師還需要意識到失敗、挫折等對學生情感發展可能產生的不良影響,要多激發學生追求勝利的欲望,培育他們樹立不怕困難的心態,懂得如何在體育課堂上處理好競爭與合作的關系以及如何在寓教于樂的競爭氛圍中創造快樂、分享快樂,只有在體育課堂上創造出更多健康、和諧的情感,才能促進大學生情感素質可持續的培養與提高。
[1]李貴芳,朱莉麗.淺析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才智,2009(1).
[2]王金軍.論高校體育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1(15).
[3]黎曉娜,馬琪山,何兆東.大學生應對方式與其心理健康狀況的相關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09(7).
[4]馬琪山,黎曉娜,何兆東.正確對待負性情緒 促進和諧校園建設——新時期大學生負性情緒產生原因及解決對策探究[J].衛生職業教育,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