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敏 周青 祁崇威
(浙江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 浙江金華 321004)
健美操課程在大部分地區普遍展開,但效果確實不盡人意的,健美操鍛煉青少年的哪些地方。能夠促進健康是人們所共識的,促進青少年的個性成長,又是怎么樣發揮作用的呢。如何在健美操課程中體現學生的個性發展,這是體育教師思索的問題,健美操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發展的同時,也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青少年在身體上的發展不外乎就是在身體外形、身體素質以及身體機能的發展。青少年的身體發育迅速,肌肉、骨骼、關節都快速發展。如果在一定的時間內一直保持不好的身體姿勢,可能會引起不良的行為習慣比如脊柱彎曲、含胸、駝背等。
青少年在健美操課程中身體外形的變化是非常明顯的,據調查顯示那些積極參加健美操運動的青少年比不參加的身體素質要好一些,長得比較高。長時間的健美操練習可以改善身體機能,促進肌肉、骨骼的和諧健康發展。健美操課程可以改正不正確的身體姿勢,培養優美的身姿和良好的體態,讓青少年在生活中展現出一種高雅的氣質。
根據有關數據調查顯示,可以看出健美操的練習能夠使心血管系統、心肺功能、耐力等多方面都得到很好的鍛煉。另外,長時間的練習還可以使青少年不僅改善內臟器官,還起到健美和增進健康的作用。[1]健美操課程中的身體練習是各種不同形式的,比如在步伐的練習中組織豐富多彩的練習手段,鍛煉青少年的靈敏性與協調性,增加下肢力量的練習,促進骨骼的生長與大腦、各內臟器官的發育,從而增強身體素質的。在練習的過程中身體體驗——自身感受器官的體驗性,這種體驗性必須要求學生機體進行親自的建構,別人是無法代替自身的感知。[2]
青少年個性的發展是指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素質基礎上,在一定社會背景的條件下,通過青少年對自身的認識與實踐,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個體獨特的態度和行為表現的綜合特征。[4]個性發展主要是指興趣、愛好、能力、氣質、性格等方面的發展。健美操促進青少年身體發展的同時,也極大地影響了個性的發展,如體育活動中的成功與失敗、各種緊張的氣氛與壓力、班級群體之間的相互溝通與理解,無一不在深刻地影響著興趣、愛好、動機、思維、情緒、意志等,只有好好運用,獲得良好的個性發展,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身體的發展。[3]
健美操是一項結合體操、舞蹈、音樂,在有氧練習的基礎下,通過展現健、力、美的形態,追求身心自我完善的一項體育運動。在音樂的伴奏下,可以讓青少年增添更多的樂趣,吸引他們更加努力的練習,從而增強對健美操的興趣性,讓更多的青少年喜愛參加這項活動。
體育老師用優美的教學用語表達教學的內容,創設盡可能愉悅的教學氛圍,學生才會讓自己投入到教學的情景中。根據教材內容的不同相應地變化語調、語速,包括形象逼真的描述,輕重緩急的語音、語勢,并可以適當地穿插一些幽默、風趣的語言,活躍課堂氣氛,融洽師生關系,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充分發揮情感教育的調節功能,實現最佳教學目標。
健美操不僅僅是一種活動,而是青少年感受到喜悅、滿足、向上的力量和堅毅的品質,獲得良好的個性發展。在課堂中,要充分挖掘教材內容中包含的情感因素,才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在體育教學中場地、器材的使用和布置是一個教學藝術化的過程,可以挖掘其中的教學情景素材。[5]健美操是一項表演性很強的活動,以特殊的身體動作變化表現自我,展現青少年的面部表情、身體動作與姿態的活力與激情,進而在享受美的過程中獲得身體技能,鍛煉自己的表現力與發揮水平。在與同伴的交往中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培養他們的團結合作的能力。通過對身體的感知與“自我”概念的逐漸增強,促進青少年形成良好的自豪感與自信心。在練習的過程中身體形態的不斷變化,腰腹部脂肪的減少,使得青少年的體態豐滿,具有優美的線條,展現出一種魅力與氣質。
健美操是與音樂的結合下進行的身體活動,讓青少年感受身心愉悅,調動精神力量和體力,培養和幫助青少年進入一種最佳的心情,并形成向往和追求美的心理趨勢。[5]健美操運動不僅僅是身體動作的簡單羅列,而是通過健美操項目具有的內涵與本質,去證明自己在特定方面是群體中的佼佼者,同時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她們更喜歡從中去展現自己的性格的特點。健美操與音樂密切配合,在音樂中輕松愉快地練習,激發了青少年參與的熱情,啟發和有利于他們更有效地練習,從而形成良好的性格。
在參加健美操的課程中,經過認真刻苦的鍛煉,集中注意力,一絲不茍,就會形成積極上進的性格特點;練習中遇到較難的身體動作時,會反復練習,在困難面前不退縮,經過自己的努力最終會克服困難,從而培養青少年不畏艱險的心理,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就不會有甘拜下風的行為表現。
在健美操的練習中,同伴之間需要相互交流,相互指導;尤其在團體項目中,同伴之間更需要相互合作,才會把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細節做得更加完美與形象,在這樣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團結合作,互相溝通的能力。健美操突出一個人表現力,更加促進他們善于表達自己,表達自己的想法,表現出自己所具有的能力,在以后的學習與生活中獲得獨立自主的特點。同時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與自尊心,對待事情熱情與大方的態度。
正如莊子所言:“形體保神”和“形全則神全”[莊子·天地],充分證明了精神世界依賴于身體,同時心理又伴隨著身體的改變而改變。“其形化,其心與之然”[莊子·齊物論],先秦時荀子提出“形具而神生”[荀子·天論]的命題,認為身體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是身體演變過來的。[2]
健美操課堂中需要教師課前的充分備課、完整的教學設計、合理的教學安排與組織,青少年的學習才不會變得盲目,才可以達到培養個性發展的效果。然而,學生的個性發展必須依賴于身體活動,單一的個性發展教育并不是健美操課程,這是健美操教師所認同的觀點。因此學生的身體發展水平依賴于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同時可以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體育課堂活動中學生的個性發展也是離不開身體的練習,兩者是和諧發展的。如果學生沒有集中注意力,沒有積極性與興趣,那樣就不會聽取老師的講解與指導,甚至都不會進行練習,結果學生根本不會學會這種身體技能,又何談促進身體發展。又如,學生具有活潑開朗的性格,很想去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心理上具有高度的信心,然而卻沒有一個好的身體,身體機能不能夠維持心理的需要,還是不能完成身體的發展。所以,健美操課程既能培養青少年的身體健康也能培養心理健康,身體與心理共同發展,兩者之間是相互協作,相互協調的。
[1]李曉新.體育舞蹈教學對促進大學生身心發展的實驗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12):1704-1711.
[2]邵偉德,胡建華,沈旭東.健美操課程“身心教育一元論”原理構想[J].體育與科學,2010,31(2):85-89.
[3]林崇德,李慶安.青少年期身心發展特點[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48-56.
[4]吳斌.中小學生個性培養略談[J].教育探索,1999(6):18-19.
[5]程肇基.生活體驗與青少年身心和諧發展[J].教師教育研究,2007,19(5):14-19.
[6]陳凱.兒童身心發展中的自然與自由[J].南京師范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7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