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娟
(寧夏大學附屬中學,寧夏 銀川 750021)
這幾年,全國各地都在學習河北衡水中學的成功,2013年9月我有幸也去衡水中學學習了一番,學習結束后,我最深的感受就是他們牢牢的抓住了課改的主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因此,對于廣大教師來說,當前最急待解決的就是如何通過自身的努力,提高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要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首先必須使其能夠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有了興趣才能有學習的動力,才能有主動探求的意識和愿望,因此,我認為在新課程教學要求下,一定要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入手,這樣才能在教學中實現基本的教學目的和要求。也就是,教師一定要千方百計地從教學的方方面面,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作為一名數學老師,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呢?
首先要讓你的學生對你這位老師有好感,學生只有喜歡這位老師,才會喜歡你所教的這門學科——數學,并產生興趣。因此,友好的師生關系與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有利于形成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課堂中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的過程,而應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要摒棄師道尊嚴的作風,加強與學生感情的交流,增進與學生的友誼,俯下身來和學生做朋友,在生活學習上多關心他們,熱情地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困難,使學生對老師有較強的信任感、親近感,那么學生會自然而然地過渡到喜愛你所教的數學這門課上了,達到“尊其師,信其道”的效果。
數學知識原本就比較抽象,不象語文具有描述性,美術具有的直觀性,體育具有的身體參與性。各種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無味。要使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易懂,就得從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知識,利用數學知識,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老師可以利用多種教學手段以生動的實例,描述枯燥的概念,使比較抽象的內容變得通俗形象。比如,老師在課堂上講一些與當天學習內容有關的數學小故事,可以令他們對所學習的內容留下更加深刻、具體的印象。而且以與當天學習內容有關的數學小故事作為新課的“開場白”,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課最能吸引其注意是老師講一些數學的課外知識。因此,教師結合教材,在教學上適時、適當地向學生介紹一些數學史、古今中外數學家故事以及數學趣聞,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楊輝三角,費馬猜想,華羅庚摸球試驗等,通過這些小故事,不僅可用數學家的勤奮治學精神激勵學生努力學習,而且還幫助學生了解數學公式、概念等理論的創始與發展過程,特別是數學思維方法的形成,更有利于今后在學習中借鑒。再比如,在課堂上盡可能多的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引發學生興趣。如:在教《等比數列》這一課時,可設計了如下一個問題:讓學生拿出一張盡可能大的紙張,如果這張紙可以無止盡地折下去,那么要折多少次才能厚到超過太陽到地球的距離?學生憑經驗往往會猜測“一百萬次”、“一千萬次”、甚至“上億次”……事實上,只須51次即可!簡直不可思議,著不僅引起了經驗與事實間的沖突,吸引了學生的注意,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讓他們有迫切解決問題的愿望,而且也親自動手嘗試了試驗,從而為本節課的教學起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興趣是帶有情緒色彩的認識傾向。在學習中,學生如果獲得成功,就會產生愉快的心情。這種情緒反復發生,學習和愉快的情緒就會建立起較為穩定的聯系,學生對學習就有了一定的興趣。在教學中,要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肯定學生的成績,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問題回答正確,都要加以肯定,給予他們成功的滿足。每個同學智力水平都不相同,教師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設計梯式問題和習題,讓所有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樹立自信心,增強學習教學的興趣,在學生探索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或出現問題時,教師要給與學生適時、有效的幫助和引導。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從而使他們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學生比成年人更具有好勝心,總希望得到成功,依據這一心理特點,課堂上有意把教材中一些似是而非的問題、容易上當的問題、難題、不易做好的實驗等,有意識讓他們進行爭論,以求在爭論中明理求知,這樣激勵的作用會更大,學習數學的熱情會大大提高。
數學課堂上最能吸引學生注意力還有老師用一些巧妙的方法解題或用多種方法解題的時候。好的解題方法不僅能事半功倍,而且還能促進對所學知識的融會貫通,伴隨著巧解題目成功的喜悅,又必然激勵學生去進一步攻克新的數學難關,使學生在“求技巧→興趣→求技巧”的良性循環中對數學的愛好得到加強。
教師既要注意課堂上的及時反饋,也要注意及時對作業、測試、活動等情況給予反饋,使反饋與評價相結合,使評價與指導相結合,充分發揮信息反饋的導向作用和激勵作用。當通過反饋了解到一個小的教學目標已經達到后,要再次“立障”、“設疑”,使學生始終充滿了學習動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積極參與學習過程的狀態,才能真正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總之,興趣是學習活動中重要的動力,是學習獲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條件。因此,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以數學發展的歷史、數學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課堂上以生動、幽默的語言,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引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平時指導練習時注重探索解題技巧,通過巧題巧解、一題多變、一題多解來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適當的語言鼓勵、表揚,肯定同學的成績,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就一定能獲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1]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九年義務教育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