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韓大猛 胡萬慶
近年來,多媒體教學作為高校思想政課教學方法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普及。伴隨著運用多媒體教學這一新型教學方式,思政課課堂氛圍活躍了,以往枯燥、單調的思政課理論內容變得生動、直觀和形象,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在把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方式引入思政課教學過程、有效改善教學效果的同時,也不能忽視伴隨多媒體教學方式運用而產生的一些負面影響。筆者就以地方院校為例,談談高校思政課多媒體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解決措施。
目前,有些思政課教師對于多媒體教學方式的掌握仍然僅限于使用多媒體,并沒有把握其本質。他們以為,只要能使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音頻、視頻、幻燈片等,制造出圖、文、聲、像并存的教學環境,就是多媒體教學。很顯然,他們把多媒體使用與多媒體教學混為一談了,只看到了兩者之間的聯系,卻忽視了兩者之間的本質區別。
有些高校思政課教師接觸多媒體教學方式后,看到其諸多優點和長處,便索性拋棄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再利用黑板、粉筆、肢體語言等,而是在課堂上全部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因此,思政課教學中出現了“游走式”(在教室來回游走不板書)、“播音式”(不板書,固定站在話筒旁邊)、“角落式”(坐在電腦旁讀課件)等不良現象[1],缺乏師生互動,更不利于提高思政課教學質量。這些過分依賴多媒體教學方式的做法,忽略了傳統教學方式中的有益部分,違背了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原則,是不可取的。
高校思政課普及多媒體教學方式后,由于課件的制作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且要保證一定的質量,很多思政課教師便“圖省事、圖便捷”而直接下載其他高校的思政課課件,或是拷貝同事的課件,然后,要么稍作修改要么原封不動,直接當做自己的教案去上課。這些實質上是典型的抄襲行為,是完全的“拿來主義”忽視了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創新精神和創造力。
多媒體教學方式以其特有的集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為一體的形式,給傳統的思政課教學方式帶來了一場革新。高校思政課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積極適應這一現代教學方式,同時,要正確理解多媒體教學方式的內涵,力爭在教學過程中準確、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在思政課多媒體教學中,教師要發揮多媒體教學最本質的特點和功能——實現教學互動和人機互動,即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實現一系列人機交互作用,這樣才算得上在教學活動中真正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
筆者從近十年的多媒體教學的經歷中,深刻感受到多媒體教學并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藥,它也存在一個適度或合理運用的問題,多媒體技術是雙刃劍,過猶不及,多度依賴多媒體甚至忽略基本教學規律濫用多媒體,可能會帶來相反的效果。多媒體課件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只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不能隨意、盲目地使用,更不能完全替代教師的教學,否則教師整節課都被多媒體課件牽著走,會成為多媒體課件的機械的放映員,教學過程會被僵化、程式化。事實上,教學過程是教師言傳身教的過程,教師的語言、神態、動作、情感投入都會影響學生,這也正是傳統教學手段的魅力所在,再精美的課件也是死的東西,只有教師精彩的演繹才能使其活起來。所以,教師應該精心設計教學流程,把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結合起來,使其相得益彰,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如使用多媒體課件,輔之以適當的板書,攜帶麥克風和電子教鞭適當走動,用體態語、面部表情、口頭問答等方式與學生交流,通過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和教學風格去感染學生,通過富有情趣的講解去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的教學才能生動鮮活起來。
因為多媒體課件具有通用性,所以思政課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的過程中可以借鑒和參考其他院?;蛘咄碌恼n件。但是,在借鑒其他課件的基礎上,教師自己制作的課件一定要有所創新,有自身的思想在里面。教師要根據自身的教學風格,教學思想和學生的學習特點制作適合學生實際的獨特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從而防止課件的單一化,機械化和重復化。另外,思政課具有強烈的時代性,所以,思政課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不能僅局限于教材,而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緊密結合國際國內時政,結合社會關注的熱點和焦點話題,把握時代脈搏,以此豐富課件內容,制作出具有時代氣息,內容新穎的多媒體課件[2]。
總之,只要教師細心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多媒體教學的規律和技巧,把握好教學的基本環節,循序漸進,思政課的教學就不會流于抽象的教條的灌輸,而會逐漸變得生動鮮活起來。
[1]任爭恒.高校思政課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河南教育,2009(6).
[2]楊紅云.論提高高校思政課多媒體教學效果的具體措施[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09年第(4)期.
【注】項目來源: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JG20130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