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秦瑛
隨著就業形勢的日漸嚴峻,大學生缺乏職業生涯規劃的問題也逐漸受到重視。來自教育部的信息顯示,2008年我國的畢業生人數是559萬人,由于2007年尚有70萬~80萬大學生未能就業,所以2008年需要就業的人數是600多萬。在2009年我國的畢業生人數達到610萬,鑒于2007年~2008年約有250萬人沒找到工作,因此,估計2009年的大學生就業人數為860萬人。尤其是大學新生對自身的職業發展規劃沒有太明確的目標與計劃,通過對作者所在學校大一新生的抽樣調查表明,大概72.7%的新生沒有制訂職業規劃的打算,78.3%的人不知道應該怎么制訂職業規劃書,47.1%的人感覺學校重視不夠,79.8%的人希望通過老師的幫助來制訂職業生涯規劃,20.2%的人覺得可以自己來完成職業生涯規劃的制訂,82.3%的人覺得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是非常必要的,43.5%的人覺得職業生涯規劃授課教師需要進一步培訓,90%的人認為職業規劃對擇業就業很重要,85%的人認為職業生涯規劃對今后人生奮斗目標的完成很重要。這表明,高校在對新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
對高職學生進行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利于學生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有利于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很多學校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不夠重視,尤其是領導者,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缺乏認識,沒有創造更好的條件,沒有一定的經費保障,更沒有認真組織人力物力對待。大多數學校把生涯教育滯留在就業指導層面,使職業生涯教育工作流于形式,難見成效。
目前,國內高職院校普遍沒能建立起完善的職業生涯規劃體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與職業發展咨詢隊伍的專業化程度過低。以筆者所在院校為例,一年級新生入學后,會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有課教師均由各院系負責黨務工作或學生工作的老師擔任,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的著眼點及理念大相徑庭,職業規劃教育師資隊伍還比較薄弱,一些授課教師沒有經過正規培訓和資格證書,就給學生上課,缺少工作經驗,對學生職業規劃實際調查研究少,不能真正廣泛了解學生的思想、心理動態,僅憑個人經驗,自學完成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教學工作,嚴重影響了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的科學性與專業性。尤其在職業發展咨詢工作中,在歐美發達國家,高校普遍由專業的職業規劃師從事此工作,職業發展咨詢也著眼于學生個人的成長與發展,而不是簡單地告訴學生應該如何去做,未經過專業理論、實踐及技巧訓練的教師也很難勝任職業發展咨詢工作。第二,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設置不盡合理。我國的職業生涯規劃起步晚,在大學之前生涯教育的缺失直接導致學生在專業選擇與學習中產生迷茫。因此,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適宜在一年級的春季學期開設,讓學生對大學生活以及個人定位有個緩沖過程。一般來說,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只能提供職業生涯規劃的理論及步驟,盡管在課堂內外會組織學生進行非正式測評或職業環境探索等實踐任務,但這種大班授課,遠遠不能滿足職業生涯規劃個性化指導的要求,不能完全解決學生遇到的具體職業發展問題。
1.沒有重視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從主觀上看,大學新生剛剛走進心中殿堂,很多學生對13年的寒窗苦讀抱怨不已,來到大學就想先好好休息休息,放松放松,對自己今后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怎么干,沒有明確目標,缺乏科學分析和判斷,沒有意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
2.高職新生的關注程度不高。剛入學的新生普遍沒有思考過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甚至有學生對現在就讀的專業也一無所知,不清楚即將要學什么,將來會從事哪類工作,更不知道自己的職業發展前景是怎樣的。但即便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在課堂上也往往表現出對講授內容的無視,課堂活動不積極,學生對測評敷衍了事,很多問題回答前后矛盾。這種情況使得學生不能從課堂教學和輔導服務中受益,阻礙了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以及職業發展咨詢工作的開展。當面對就業問題時,一些大學生就會出現就業不順暢,應聘時總吃“閉門羹”,而一些學生還出現異常心理問題等現象,嚴重影響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同時也影響高校的就業數量和質量,對我國社會發展穩定帶來嚴重危害。
因此,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問題需要從多方面多角度來分析,如何進一步解決這一問題,應該制定有效的教育對策。
大學階段是職業生涯的探索期,大學生在校期間是準備參加職業工作的準職業人,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就意味著職業生涯的開始。在大學生剛跨入大學就對其展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能促進大學生將來的就業。高校需要進一步加大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力度,指導幫助大學生更好地定位職業目標,規劃職業、規劃人生,提高重視程度,加大經費投入,加強對老師的培訓,這樣才能滿足高校新生的需要,才能培養出高質量、高素質人才。
要不斷完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培養一支專業化規范化的教師隊伍,組織教師學習培訓,提高業務能力和水平,結合學生特點和實際,制定可行的教學計劃,提高授課質量和方法,要科學合理地安排職業規劃課程,讓學生們能夠真正想去學、愿意學,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高職大學新生還要不斷提高職業生涯規劃意識,要對自己的前途負責任,對社會負責任,要積極主動地學習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與教師多溝通多探討,結合個人特點進行分析,對職業環境和社會環境進行分析,制訂一個人的事業奮斗目標,編制相應的工作、教育和培訓的行動計劃,并對每一步驟的時間、順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大學生需要從思想和行動中提升職業規劃意識。
高職院校要不斷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引導和培訓,樹立他們的職業自覺意識,使學生逐漸形成科學、合理的職業期望,更好地發揮自身優勢,揚長避短,順利走上并盡快適應工作崗位,為學生將來一生的職業發展打下夯實的基礎,使他們充滿自信的應對新世紀社會發展中各方面的競爭和壓力。
【1】常雪梅,陳靚慧.中國電力教育,2009年17期.
【2】魯偉.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10(11).
【3】蔣珩,曾曉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現狀與思考[J].教育學術月刊,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