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剛
(貴州省平塘縣平塘民族中學)
眾所周知,教學管理是教育者為了順利實現教學目標,結合教學特點和規律,對教學過程實施的全面管理,它與學生管理組成了學校管理兩個中心工作。我校是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十五所大型中學之一,現有教職工300多人,24個教學班級,學生4800余人,近年來,學校借西部開發機遇,從辦學規模、辦學條件、教育質量等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目前學校已經進入貴州省南部大型中學的前列。本文就該校近年來實施的教學管理改革進行總結,與同行們商榷。
理念是行為的根本,管理者管理理念決定一切管理制度和一切管理行為的實施。傳統的高中教學管理是在“高考”的指揮棒下運作,采用的是硬性管理模式,教師和學生受嚴格的規章制度控制,這種模式一定程度挫傷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許多教師創新性的工作還未開展就扼殺在初期,這也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針對這一弊端,對傳統的教學管理理念進行改進,提出了“一切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的辦學理念,以學生發展為本就成為教學管理的理念,在實踐中構建了學校新課程建設與管理的長效機制,全面認識“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逐步建立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現代教育思想和本校特色的課程體系,積極開展教育教學改革,推進基于模塊的課堂教學改革和教學方式的轉變,構建以學校為基地的教學研究、選課指導、學分管理等與新課堂實施相適應的教學管理制度,充分賦予教師教學的主動權,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熱情和創新性。整個教學管理過程充分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更加尊重學生主體經驗,發展學生個性,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另外,是加強學校領導與教師的溝通與協調,團結一致,關注學生個體的情況和差異,靈活機動,提高教學管理的效能。
“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教學管理也如此,平塘民族中學在“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的基礎上完善了相應的教學管理制度,豐富了“以學生發展為本”視域下的教學管理豐富的內容和要求。
采用分層推進、分類成功的教學管理體制,即形成教務處——學校課程委員會——年級組——任課教師四個層次,不同的學科群對教學進行管理,狠抓教學質量,提倡有效教學,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向“45分鐘要質量”,努力實現“低負高質”的目標。
注重教學常規的落實,一是學科群、教研活動,結合我校的校情、學情,積極探索出合適的教法。開展“四課”活動(集體備課、說課、聽課、評課),努力做到“三定四統一”(定內容、定時間、定中心發言人和統一進度、統一重點、統一檢測、統一規范要求),通過教研、教改活動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提高了教師教學、教研水平。二是抓好每位教師“備課、上課、布置作業、復習、檢測”的教學常規工作,提高每個環節的質量,促進教學成績的不斷提高。以備課質量的提高促進上課質量的提升;課堂教學要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和“導學,精講,練的教學模式”,有計劃、有步驟地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三是落實教學班級學生的學習方法的調研,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的配合,處了對教材、教法的研究,更主要的是要認識學生,掌握學生的學習方法,這樣教學才能有的放矢,逐步培養學生的自覺學習,自主學習的能力,最終達到“學生終身學習”的目的,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
通過分層推進、分類成功的教學管理體制,優化了課堂教學,提高了教學質量。近兩年來我校的教學質量有了質的提升,本科上線率近四年持續增長,2014年取得了一本上線205人,二本以上上線704人的可喜成績。被評為“黔南州教學常規管理規范化學校”、“黔南州普通高中教學質量”一等獎、“黔南州普通高中教學成績鞏固提高”一等獎等,高考教學成績在全州連續四年位列黔南州高考成績評比第一。
教育需要素質的教師隊伍。沒有高素質的教師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為提高師資質量,我校樹立“以教師為本”的思想,打造“肯奉獻、能吃苦、善管理”的教師隊伍。以校本教研為切入點,推動新課改、教改、考改在學校的實施。在教師隊伍的培養上做到“五個重視”:一是重視培養骨干教師,特別是中青年教師,抓好學科帶頭人。二是重視培養常規教學積極分子,以點帶面。三是重視發揮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的潛能,搞好傳、幫、帶。四是重視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做到因人制宜,合理任用。五是重視效果,對參加培訓的人員,經考核合格的學校報銷相關費用,否則費用自理。
學校積極鼓勵教師在職進修學習,組織教師參加各種形式的培訓,積極探索了“54321”教師在校業務研修模式,即讀5本書,做4套高考試卷,訂閱3本教學專業雜志,上好2節成功的公開課,寫1篇教育教學論文。在各級領導的重視和支持下,學校的教師隊伍的素質得到了提升,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建立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結構合理、充滿活力、能夠適應新課程要求和現代社會發展需要優秀師資隊伍。
總之,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教學管理已經不能適應新時期發展的要求,我校及時調整了理念,優化了管理體系,完善了教學管理制度,注重教師隊伍建設,通過這些教學管理的改革,提升了教學質量,使高中教學管理真正適應新時期的教學改革方向。
[1]沈忱.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教學管理改革與實踐工作研究[J].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2013,20(31):197 -198.
[2]王建.新課改視域下高中教學管理改革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24(15):209 -210.
[3]吳展望.高中教學管理現狀及對策探析[J].新西部(中旬刊).2014,(3):117.
[4]袁響.淺談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教學管理改革與實踐[J].中國科技博覽,2013,2l(5):96.